APP下载

牢记为民初心 答好民生答卷

2021-11-19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办实事办事失业

□ 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人社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下真功、出硬招、强落实,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提高政治站位,拧紧为民办实事的“责任链”。树牢人民至上理念,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一是强化政治担当。对标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工作要求,主动认领省委第一、二批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将牵头的3 项民生项目细化为14 件实事,目前已完成8 件,年底将全部完成。同时,紧盯群众需求,积极谋划“自选动作”,筛选确定101 项民生实事,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人社部门的“履职清单”。目前已完成43 项,其余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受到企业和群众普遍好评。二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1+5+6”推进机制:“1”即成立1 个为民办实事工作专班,实行台账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高效化落实,建立周调度、月提醒、季通报制度,确保各项目有序推进;“5”即采取调研摸底、建账定责、精准解决、实效评估、建立长效等5 个步骤,确保活动走深走实;“6”即实施就业创业质量提升、人事人才管理提升、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提升、劳动权益保障能力提升、便民服务质效提升、“网办服务”速度提升等6 大行动,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完善政策宣传解读机制。常态化开展“人社政策畅通行”行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人社政策,扩大政策知晓率;建立人社政策解读库,让人民群众能够查询政策、用好政策。截至9 月底,人社系统发布宣传信息超过10 万条,群众点击量同比增长6.1 倍。

开展送社保政策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

全员“走流程”,找准群众办事的“中梗阻”。创新开展人社干部走流程活动,着力破除群众办事的“中梗阻”“绊脚石”。截至9 月底,全省人社部门开展走流程14126 次,发现问题4278 项,整改完成3792 项。一是奔着问题走。聚焦制定政策、落实政策、经办管理服务三个方面,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对政策和业务申请、受理、审核、办结开展全流程检验,重点检验群众所盼、政策知晓、业务流程畅通、办事材料精简、办理时限压缩、服务便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及时发现并整改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二是创新方式走。坚持两种身份、三种方式走流程,“沉”下去查问题,“提”上来找症结。两种身份,即人社干部分别以办事群众、经办人员身份,通过亲身办、陪同办、亲手经办,开展全流程检验。三种方式,即“交叉走”,各业务板块、处室单位交叉体验、换位思考,推动办事环节协调联动、高效衔接;“上下走”,瞄准集中统一的业务系统和网办系统,上级部门到基层一线体验实际应用情况,查找薄弱环节,提升系统功能;“重复走”,对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再体检”,确保整改到位。三是务求实效走。坚持“边走流程、边查问题、边抓整改、边促提升”,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通过立行立改和限期整改,疏通“堵点”,补上“断点”,攻克“难点”,优化打通政策制定的“最初一公里”和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聚力攻坚克难,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一是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紧盯重点群体就业需求,实施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推进行动,完善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制度,推动“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1-9 月,全省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4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1 万人,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0%以上,居全国前列。开展“社保政策你我他”宣传解读,连续17 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42 元提高至150 元,群众生活得到更好保障。二是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狠抓职称制度改革攻坚,探索开展新职业群体职称评审,创新开展新产业职称评审,畅通民营企业人才职称申报渠道,目前全省已评出新职业职称9311 人,让新职业人才更有获得感。狠抓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改革攻坚,打造农民工工资支付“数字化+监管”新模式,目前全省1.95 万个建设项目纳入平台监管,实名制信息384.9 万人,代发工资859.2 亿元,有效维护农民工权益。三是着力解决群众的“揪心事”。加大失业保障力度,落实失业保险政策,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截至9 月底,全省发放失业保险金34.5 亿元,为失业人员代缴医疗保险费5.3 亿元。制定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把平台网约劳动者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有力保障。

再造服务流程,提高群众办事的“新体验”。坚持问题导向,重塑服务流程,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给群众带来新的办事体验。一是推动“多样化”向“标准化”晋级。梳理全省159 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人社服务事项名称、依据、表单等省市县“三级十七同”,全部纳入山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统一工作规范、标准化办事流程,实现人社服务事项“全省通办”。二是推动“单件事”向“整件事”迭代。聚焦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把分散在不同处室、单位的事项按场景进行整合优化,探索“一链办理”,实现“跑一次腿、办多件事”。比如,将“失业”作为一件事,将社保减员、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培训登记、失业保险金、代缴医疗保险费等关联事项“打包”,推动社保、就业跨领域业务协同推进,失业待遇实现“畅通领、安全办”。三是推动“费力办”向“极简办”演变。实施“减证便民”,申请材料压缩64.63%,办理时限压缩50.5%,省级即时办理事项达到79 项,占比达到77%。对6 项社保业务和12 项考试报名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试点,证明材料由过去的“一大堆”压缩到“一张纸”。目前,全省86 万余名办事群众获得“无证明”体验。最近,将告知承诺制拓展到83 个人社服务事项,努力打造“无证明”部门。四是推动“线下办”向“掌上办”蝶变。依托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人社网上服务大厅等平台载体,打造24 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服务新模式。目前,网上申办的省级事项占97.3%,全程网办事项达到75 项。依托“爱山东”APP,将34 个高频事项“搬”到“掌”上,群众动动手指即可办理人社业务。

人社窗口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

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把为民办实事纳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是健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建立健全定期座谈、服务“体验日”、结对共建、基层联系点等制度,用好“12333”“山东人社”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等,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建立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年底对账交账。二是健全政策服务直达机制。推广“政策找人”,利用大数据技术,自动开展数据交叉比对,自动搜索特定对象,自动兑现各项政策,努力实现“免审即享”。建立常态化信息定向推送机制,运用短信、明白纸、政策大礼包等形式,向政策范围内的服务对象定向推送政策服务信息,为专属人群提供专属服务。常态化推进“周四在线”培训,组织省市县乡四级工作人员开展线上培训交流,让政策直达基层服务窗口。三是健全服务效果评价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特约监督员”,对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打分,促进服务质效提升。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组织开展暗访评价,实施“窗口吹哨、处室报到”常态化机制,让群众真正成为人社工作的“阅卷人”。

猜你喜欢

办实事办事失业
有了“红色代办员” 村民办事不出村
为群众办实事,崂山区打出“跨域通办”组合拳
心系困难群众 践行为民宗旨
——江西省审计厅走进党家巷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帮扶活动
为农民读者办实事
——十五年风雨守护农民读者,十五年倾情关爱留守儿童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各自为政
失业预警
陇县建立“第一书记”办实事好事制度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明天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