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绘本创作教学研究

2021-11-18黄兰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小学美术

黄兰

摘 要:绘本是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其起源于欧洲,被理解为“图画中的故事书”。“话”与“画”的高度融合使学生更乐于参与绘本这种妙趣横生、形象简洁的美术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绘本中精彩的画面、精巧的设计、精美的印刷为学生美术学习提供丰富优质的感觉食粮,有效激发学生的绘本创作兴趣。文章具体探究小学美术绘本创作教学策略,探讨如何为学生设计以绘本为载体的美术活动,以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完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本创作;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现阶段教学更加强调“自主构建、合作交流、趣味生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开展美术绘本创作教学可以给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艺术平台,让学生在精美丰富的绘本资源中更好地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让学生在绘本创作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小学美术绘本创作教学优点

绘本以精良的图画、简洁的文字相结合,更适合于儿童的阅读学习,其图文并茂、妙趣横生、情感丰富的表达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能够点燃学生的绘画创作兴趣。绘本中以图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图画共同叙事,使得绘本具有紧密的逻辑性、连贯性,易于让学生读懂其中的故事情节,有助于引发学生与绘本的情感共鸣,强化学生的艺术欣赏感受,从而使学生在绘本的启发下更乐于、易于进行艺术创作表达。绘本是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设计的,绘本的主题与内容都富有趣味性、教育性,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民俗風情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学美术绘本创作教学策略

(一)“启发+总结”活动模式,激活学生想象创意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美术创作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思维受限是教学中的一大弊端,在特定的文字主题下,学生的艺术想象空间没有被完全打开,学生局限在文字的框架中,不能进行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创造性表达。“启发+总结”活动模式可以打破学生美术创作的僵局,在教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与启发下,学生能够从主题各异、画面精美的绘本中总结出不同的绘画规律,激活想象创意,从而画出充满个性的绘本作品。

例如,在让学生创作《春天来了》绘本时,笔者给学生搜集了许多与“春天”有关的绘本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这些绘本中共同的美术元素是什么,促进学生对美的思考与情感体验。在绘本中,学生发现春天来了,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太阳升起来了,花朵盛开了,浪花冲出薄薄的冰层,小草钻出了地面,蚯蚓探出头来,大树发新叶,小鸟宝宝破壳而出,动物们出动了,春天从各个角落冒出来。绘本中描绘的故事都来源于生活中,其中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在绘本创作中,学生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春天事物进行表达。学生受绘本作品的启发,创作出各种主题各异、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的绘本作品。如,春天来了,人们脱去厚重的冬装,换上简易的春装,来到户外放风筝、野餐;春天来了,白兔先生一家准备去春游,在篮子里装满了胡萝卜与青菜,还碰见许多森林中的动物伙伴。学生通过对原始绘本的情境加以自己的独特思考与创造性表达,形成全新的、新颖的、有趣的绘本,激活了想象创意,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展现自己眼中的美。

(二)“临摹+创作”活动模式,提高学生表现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美术思想、艺术表达仍处于不完善的发展阶段,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绘本教学,给学生提供优质、丰富、精美的教学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让学生对美了解与感悟得更加全面深刻。绘本给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具体明确的参照物,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绘本中的美术元素、语言技巧、表达形式都较为成熟,学生从优秀的绘本作品中可以吸取其中的营养,增强自身的绘画能力,完善自身的绘画技能,使学生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绘本作品。

例如,在小学绘本《老鼠嫁女儿》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自主浏览绘本,了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绘画主题有初步认识。学生发现绘本讲述的是“老鼠娶亲”的故事:老鼠村村长的女儿想要嫁给世界上最强的新郎,但太阳能被云遮住,云能被风吹走,风能被高墙挡住……这个绘本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笔者给学生选择与民间娶亲文化相关的绘本作品,让学生临摹创作,如抬花轿、搬嫁妆、敲锣打鼓、抛绣球等,让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对传统民间结婚活动有更清晰的认识,了解绘本作品中蕴含的美术元素、语言技巧等。最后,笔者让学生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结婚活动以绘本的形式展现出来,探寻当今的结婚活动与过去的有何不同,使学生实现绘本临摹到绘本创作的过渡转变。尽管学生在小学阶段艺术思想与创作表达的能力不完善,但其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临摹+创作”活动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更多新奇有趣的事物,引领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绘本作品。

(三)“探究+合作”活动模式,增添课堂学习乐趣

在小学美术绘本创作教学中开展“探究+合作”活动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师将学习主题抛给学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序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主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在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在发表个人的绘本创作想法的同时,也会聆听到他人对绘本创作的见解,也因此打破沉闷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合作学习中感受到交流互动的乐趣,在美育教育的同时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共同努力,创作出优秀的绘本作品。

例如,在《种子的故事》绘本创作教学中,笔者先带领学生回顾本学期共同学习的绘本,总结出绘本具有色彩鲜艳、文字简洁、内容有趣的特点,之后给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绘本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以“种子的故事”为主题的绘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绘本故事的创编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种子的故事就是种子成长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如“生根—发芽—长成小树—长成大树—开花—结果”;有的学生补充认为种子成长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暴雨、狂风、雷电等各种挫折,树苗可能会被外力破坏,因此可以在绘本中增添树苗如何渡过难关、恢复如初的故事情节。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大胆想象、集思广益,共同构思一个故事,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使绘本的情节更加丰富,更为完整,每个小组都创作出不同故事情节的绘本。在课堂最后,笔者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讲自己的绘本故事,在学生绘声绘色的演讲中,学生认识到绘本创作的无限可能性,感受到绘本创作的独特魅力。

三、结语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绘本创作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使艺术创作过程变得趣味横生、简洁生动,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艺术平台上尽情地想象创作,全方位、多途径地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绘本的独特艺术魅力,挖掘绘本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利用空间,有助于赋予美术课程一个全新的、鲜活的面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感受绘本创作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吕娜.立足生本,凸显1+1>2的魅力——初中美术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实施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7(1):19-20.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小学美术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