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宾夕法尼亚大学费舍尔图书馆
——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大学图书馆

2021-11-18

居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费舍尔内斯阅览室

魏 昱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中有一座用红砖砌筑的城堡型建筑,它就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费舍尔艺术图书馆(Fisher Fine arts Library)。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宾大由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者富兰克林于1740年创建,是美国最早的非神学背景的综合性大学。现在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艺术、人文、商学等教育中占有领先优势,共有36名校友及教职员工获得诺贝尔奖。250年后的今天,学校已拥有大小图书馆15个,馆藏图书超过570万册,同时订阅4万种以上的期刊,拥有400多名管理员,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费舍尔艺术图书馆,见图1。

图1 费舍尔图书馆(笔者自摄)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图书馆始建于1750年,最初的藏书来自制图师路易·艾文斯家族的捐赠。20年后,时任教务长威廉·史密斯远渡英国筹集资金以扩充藏书。到了19世纪末,原先的老式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藏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所以学校董事会决定建立一个集图书藏书与读者阅览为一体的新型大学图书馆。

费舍尔图书馆在1888年10月奠基,在1891年3月建成使用,在此后的71年中,一直作为宾大最主要的图书馆。许多华人著名学者,如梁思成、林徽因、冯友兰、贝聿铭等在宾大求学时,都是以费舍尔图书馆作为主要的学习中心。梁思成先生在其上学的绘画手稿中还曾以费舍尔图书馆为主体。

1962年费舍尔图书馆西北面的Van Pelt图书馆建成,费舍尔图书馆成为了宾大的艺术分馆,主要存放与美术史和人文类相关的英语图书;另外,宾大图书馆的古籍部也在费舍尔图书馆。

费舍尔图书馆是由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富内斯Frank Furness设计,在建筑外部的设计上采用砖红色色调,犹如一个哥特时期的教堂,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早期其他建筑蓝绿的冷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内斯希望其设计的图书馆可以给人明确的指向性,让人们在千篇一律的建筑当中迅速找到图书馆。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富内斯并未沿用哥特的教堂结构,而是大胆的使用了当时流行的工业风格,在原有的建筑工艺上进行了创新,例如在屋顶的骨架全部用钢梁,而非教堂传统的肋拱。其楼梯等皆使用钢架,而非木质楼梯,给人以古朴与现代的结合感。在阅览室的楼梯的设计上使用了旋转楼梯,为典型的19世纪末的洛可可风格,如图2所示。

图2 富内斯关于费舍尔图书馆楼梯以及门窗洞口设计图纸(来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在图书馆的建筑布局上,富内斯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教堂的环形空间(rotunda)。但是与教堂的平面流线不同的是,设计师将图书馆的入口放在了侧面的钟塔处。富内斯在回忆录里提到其平面布局的灵感来源于19世纪费城的工厂建筑。工厂通常把次要功能包括楼梯、卫生间放置在一起,将整块的大空间留给机器。富内斯在费舍尔图书馆的设计沿用了这一想法。费舍尔图书馆并没有给入口处留下巨大的空间,而是将图书馆的入口设置在了一个20m高的钟塔处,如图3所示。

图3 富内斯绘制的费舍尔图书馆平面(来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钟塔北侧是环形的阅览空间,南侧是藏书室。尽可能把更大的空间留给读者和藏书。在平面布局的细化上,富内斯曾与著名的图书馆专家麦尔威·杜威和贾斯汀·温瑟尔合作。杜威是著名的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的创造者,费舍尔图书馆也是美国最早使用杜威分类法的大学图书馆。今天的图书馆藏书虽然只有人文艺术部分(自然科学部分藏书主要在van pelt图书馆)但是在二楼藏书室的标牌上依然可以看到“400”等数字字样。

早期的费舍尔图书馆收藏有各种语言的关于艺术的图书,其中中文的珍品包括了清末的四库全书影印版。但是在van pelt图书馆建成后,费舍尔图书馆藏书室部分的图书均是当代出版书籍,且以英文和法文为主。藏书室部分的空间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其建筑在1960年代为了增大藏书量,曾经经过大的改造,所以室内原有装饰基本被移除。由于60年代美国的建筑推崇功能至上原则,故其内部装饰只是简单的混凝土地板和墙体,并无过多的装饰。但是,在改造中藏书室增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用以放置桌椅,这样的桌椅被称为“carrel”:a small cubicle with a desk for the use of a reader or student in a library.如图4所示。

图4 费舍尔图书馆的carrel(笔者自摄)

Carrel是美国大学图书馆一种常见的设置,它仅为具有研究基础的博士生或者老师准备。但是与中国大学图书馆不同的是,美国大学的carrel允许使用者将图书“redirect再定位”到它自己的carrel上,而且书的数量原则上是没有上限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图书并不在藏书室的书架上而是在某个carrel上。这样的设定是研究者比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人员在某一特定领域更加了解其相关联的图书。例如某学者是研究建筑学的学者,其可能把不同语言的,关于建筑设计,建筑结构甚至建筑材料的书籍放置在其carrel上,但是在普通编目中,上述三种书籍分别属于各自不同的门类。而且按照现行通行的分书方法,非英文和法文书籍(例如,中文书籍)则自成一类,例如中文的建筑设计书有可能和中文的汽车工程书放置在一起,而不是与英文的建筑设计类书放置在一处。根据笔者观察,这样的靠高级读者的二次分类可以极大的提高图书的搜索速度以及降低可能出现的图书分类不准确的问题,更有效率的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率。此外,与国内图书馆不同的是,费舍尔图书馆绝大部分藏书一种一本,没有复本,且大部分允许外借。笔者随机查询了几本图书馆类相关文献,发现其丢失率极低。此外,美东大学的图书馆形成了极为有效率的borrow-direct直接借阅系统,宾大的学生可以在该系统内快速查到美东12所著名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并且可以免费互借。一般的运抵时间为3个工作日内。国内的图书馆虽然也建立了馆际互借系统,但是效率和使用率还没有美东图书馆高。

藏书室的南侧是环形的阅览室空间,设计师在此尤为注重采光的设置,如图5所示。其最初建造是一个五层通高的大型空间,利用上层的窗户进行充分的采光。同时,在阅览室上又进行了若干的分隔,形成了六个研讨室如图6所示。在空间尺度上为不同的学习形式提供不同的空间。在室内装修上,富内斯也贯彻了20世纪初的“纽约风格”,墙壁用大型的石块堆砌,在入口处的左侧还设置了可以生火取暖的壁炉。屋内的装饰使用了古典主义以来诸多的室外建筑的元素,例如每层檐口的出挑以及窗户上拱顶石的放置。其阅览室极具古典主义特色,虽然没有牛津哈佛等图书馆的室内装饰沿用洛可可的华丽,但是古朴与简约的风格在美国大学的图书馆里也是极具古典特色。由于墙体和门窗上有诸多的装饰,即使在一个三层通高的大空间中,也没有像教堂一般给读者带来压抑感,学生置身于此更有在家中读书的感觉。与国内新建的大学图书馆相比,费舍尔图书馆的尺度相对较小,但是采光更佳,更有助于读者专注地读书学习。费舍尔图书馆在壁炉附近还设置了一系列的沙发,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学习环境。由于阅览室是一个单层的大空间,虽然采光极佳,但是座位数量有限,所以在之后的改造中,在下图拱顶处的二层和三层加设了三排carrel用以增加座位数量。由于是后期改建,通往座位的流线只有铜制的金属楼梯。二楼的空间较为狭小,且空间利用率极低,所以整体的使用程度不高,如图7所示。

图5 费舍尔图书馆的大型阅览室(来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图6 费舍尔图书馆的研讨室

图7 环形楼梯(来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富内斯将图书馆的服务台设置在一圈拱廊之下,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醒目感,让读者能一目了然的看到服务处的位置。其次拱廊的位置并非在入口处,而是在阅览室与藏书室的中间,是整个图书馆平面的核心。图书馆虽然历经多次改建,阅览室部分的功能排布并没有大的变化,可见富内斯当时的设计极具前瞻性。杜威曾经自豪的宣称,他与富内斯设计的费舍尔图书馆是当代大学图书馆中最佳的案例。

在入口处的东侧是费舍尔美术图书馆的珍本室,正式名称是帕金斯珍本图书馆(Perkins Rare Books Library)。它位于美术图书馆的底层,拥有大约3000本珍本、图纸和历史地图如图8所示。该珍本室的基础是维特鲁威·波利奥(约公元前90~20年)的一部伟大著作,之后图书馆逐步收藏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五个人物的作品:阿尔贝蒂、斯卡莫齐、塞里奥、维尼奥拉和帕拉第奥。由于最初的收藏是1865年由G. Holmes Perkins建立的,他从1851年到1871年担任佩恩大学美术研究生院院长,所以该珍本室以帕金斯命名。与国内图书馆不同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珍本室向所有的学生开放,只需要经过预约以及简单的培训,学生即可以有机会亲手接触到文艺复兴大师们的手稿。

图8 珍本室珍藏的手稿原件(来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在阅览室的正上方是一个宴会厅,此前层一度作为毕业典礼的举办场所。宴会厅的入口并不与阅览室相通,而是需要通过入口处的塔楼。如上文所述,早期的设计中费舍尔图书馆的塔楼承担了主要的交通功能和卫生间等辅助功能,在之后的扩建中,虽然保留了主入口的楼梯,但是其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交通通道。在入口的前廊处又扩建了两间小型的展览空间,使得图书馆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的窗框以及玻璃也别具匠心,它们大部分是由几何图案拼接而成的,如图9所示。虽然图书馆历经改建,都尽可能的保留了近150年前的玻璃以及上面的铭文。这些铭文均出自莎士比亚的著作。由设计师富内斯的胞兄霍内斯·霍华德·富内斯设计。霍华德·富内斯是当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董事,也是著名的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图中的铭文“Talkers are no great doers.空谈者不是伟大的实干家”在图书馆主入口通往阅览室的门上,选自莎士比亚著作《查理三世》第三章352节。

图9 费舍尔图书馆的玻璃门窗(来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费舍尔图书馆从设计到使用一直都是美国顶级大学图书馆的标杆,作为常春藤大学之中较早的公立图书馆,其设计理念到建筑布局都别具匠心。

猜你喜欢

费舍尔内斯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忘却歌
德国在华顾问的神秘另一面
摔出来的创意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费舍尔:奥地利总统大选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