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11-17沙峰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9期
关键词:电力配网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

沙峰

摘  要:本文先分析了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监测数据类型相对较少、运检信息沟通不畅、操作技术人员综合能力较低等;又通过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门禁安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动力操控系统以及巡检机器人等论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

前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力配网更具规模化和系统化。然而,在电力配网系统实际运行期间,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造成总体效率低下。基于此,则要求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配网智能监控系统之中,以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1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监测数据类型相对较少

当前,在电力配网系统实际运转期间,通过分析其智能监控管理的结构和形式,发现监测数据类型相对较少,这样则会引发以下诸多问题:第一,由于监测数据类别较少,则会降低通信资源管理的实际效率,使得远程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进而影响了智能检测管理装置系统的安全程度。第二,在电力配网持续运行的时候,一旦其站内的设备出现故障问题,诸如电容器松动、开关触点连接不良等,则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第三,分析电力配网装置中的监测数据信息,可以发现其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实际运作效率水平较低;不仅如此,诸多电力企业在数据核查环节当中,经常会出现数据监测持续性能不强、数据信息分析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样一来则会使得智能检测系统在整体上降低了使用成效,不利于相关电力行业的高效率发展[1]

1.2运检信息沟通不畅

根据电力行业的综合特征可以知晓,电力配网管理需要涉及到很多专业领域。因此,在电力设备进行维护与监管期间,由于使用设备种类较多、信息数据量庞大等方面的制约,使得设备管理规划方案趋于形式化,并没有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进而也无法改善电力配网系统在运行与维护管理期间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在传统模式下针对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管理方面,由于设备之间的连接性和互通性较差,造成电力系统的相关设备出现相互独立、无法高效沟通的现象,使得电力配网运检信息无法及时加以传遞和输送,进而降低了配网运维检测的实际效率。基于此现象,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以及管理人员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自身运行与实际运检状况,选择相对完整的操作规划方案,来增强智能配电网的应用价值,充分运用物联网科学技术来提升电力系统使用设备的运行效率,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2]

1.3操作技术人员综合能力较低

目前来看,电力企业中的操作技术人员普遍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综合素养相对低下等问题。例如,针对电力配网系统运行的相关设备管理与维护操作中,由于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有限,无法对配网系统运行期间的具体数据信息加以合理的整合和分析,而造成数据资源使用率降低的现象,不利于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向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严重降低了配网系统的协调性能和维护监管功能[3]

2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

结合电力配网智能监控与管理操作方案,电力系统可以通过相关平台来获取开关站以及配电站设备的具体运转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加以调节,以此来提高数据信息的整合效率。在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当中,针对人机交互界面的数据信息搜集和系统设备运维,则需要将一体化设备当作关键部分,这样能够使得电力配网与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充分融合,进而提升电力相关系统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输送质量。

2.2智能化门禁安防系统

针对门禁安防系统,可以在其中运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将数据信息维护与管理当作重点环节,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防盗监控被入侵、安全信息泄漏的现象发生,使得站内设备在运行与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在风机联动自动化设备运行与维护中,也可以在配网智能监督管控中应用智能化门禁安防系统,以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效果和可靠程度。

2.3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

基于智能配电网系统中的视频监控装置,主要是运用网络高清红外球机、全景摄像机等来进行操作,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协调状况,来实时采集系统运行期间的数据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针对数字化图像技术的实际运用,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将智能化视频监控管理当作系统核心,再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合理使用来增强数据信息资源的综合使用率,进而提升系统设备的运行质量。

2.4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

分析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的运行特征,可以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与电力系统智能设备的融合作用,设立相对应的智能化环境监测管理系统,此项监测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温度与湿度状况、SF6气体含量等方面,来实时监测管理方案是否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协调性,这样可以直接增强远程操作系统的安全效果和维护效率,进而达到更高水平的节能目标。例如,在电力企业的智能系统可视化数据采集当中,应结合温度与湿度监测管理系统、变电站运行特征等方面,来制定出科学且有效的系统调节规划方案;针对电力企业中的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其应及时意识到设备运维管理的重要价值,运用合理的设备管理方案来更好维护环境监测系统,确保设备之间具备良好的协调性,以促进电力配网系统智能管控工作得以持续发展。

2.5智能化动力操控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效、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程度和稳定效果,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可以根据智能化动力操控系统的综合特点,制定关于电力系统设备的智能操作监管方案,并且将其中的物聯网技术监督管理机制加以优化和精细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物联网技术与电力配网的高效结合,需要制定风机系统、除湿机装置和空调设备的综合管理与应用方案,实时监督并合理控制智能电力系统的相关数据信息,采取相对应的数据处理措施来提升智能化设备的数据采集效率、增强动力操控系统设备的实际协调效果。第二,结合配网智能化监管实施方案,针对数据搜集、远程操控装置等设定,应将温度与湿度调节当作核心内容,积极落实并开展远程系统管控工作,以实现物联网技术与智能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充分结合。

2.6智能化巡检机器人

结合电力行业运行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为了更好发挥物联网应用技术的优势效果,可以将智能化巡检机器人运用于电力配网智能操控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应用巡检机器人方式,来整改和完善传统设备管理机制中的不足和缺点;创建系统性、全面化的机械设备检测管理机制,采用配套全面的电力设备,尽最大限度提升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故障诊断效果和探测巡检成效,以促使电力企业加快智能化发展步伐。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物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科学设定智能配电网巡检程序和传感器装置等,加强对各项设备之间的管理与维护,以增强配电站的巡检效率,为相关电力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的实际运行状况,为了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的预期发展目标,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在相关设备进行维护与管理期间,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于电力系统监控之中,以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程度和安全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聪华.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1):3-4.

[2] 黄鑫.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2):189-190.

[3] 刘德山.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8,44(08):202-203.

猜你喜欢

电力配网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
研究电力配网运维管理问题
电力配网的生产过程管理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清查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及其技术应用
基于Arduino的物联网技术下校园路灯控制的实现与应用
探究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