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金地上的红色传承
——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持续加强党建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纪实

2021-11-17郭银虎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矿务局西山党组织

文/郭银虎

百年风华正青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高举旗帜跟党走、砥砺奋进闯新路的65年。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山煤电初心不改,使命如磐,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代代传承红色基因,持续加强和创新企业党建工作,切实发挥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发展企业、奉献社会、造福员工,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旖旎画卷。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心向党斗志坚

1949年4月,西北煤矿第一厂解放,西山矿区建立了解放后第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人,到1949年底发展到28人。1956年,西山矿务局成立,党员人数增加到1822人,企业党组织建设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人民当家作主的矿山焕发出勃勃生机。数万名复转军人、知识分子、技术工作者从四面八方奔赴西山,把人民军队作风、民族团结作风和科学文化带到了矿区。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以“多出煤出好煤,建设社会主义”的豪情壮志,“头顶一片青天,脚踏一片荒原”,投身火热的矿山建设。西山矿务局创造性运用“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理论,每个队组都建立了党支部和党小组。干部职工不为名、不图利,不怕苦、不畏难,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一心为公,支援国家建设,煤炭产量节节登高,矿山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建企之初,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西山矿务局相应实行了局(矿)长负责制。1961年以后,西山矿务局党委及时总结“一长制”的经验教训,落实上级精神,推行党委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1976年底,西山矿务局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局(矿、厂)长负责制。在此期间,西山矿务局先后开展了整党、整风运动,集中解决煤矿管理民主化、企业化过程中的思想问题,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密切了党群关系,为领导恢复生产和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组织保证。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西山矿务局党委深刻认识到,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效益、最大的稳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各级党组织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确保职工生命安全的根本职责,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党的工作“主战场”和重要内容,思想一刻不放松,管理一刻不松懈。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山矿务局推行“合格牌工作面”交接班制度、“日循环插红旗”活动,在技术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保安全、抓生产,筑牢了职工遵章作业的思想防线。特别是在井下遇到地质构造,处理急、难、险、重等问题时,党员亮出身份,身先士卒发挥作用,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改革开放新时代高歌猛进党旗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建设步伐全面加快。西山矿务局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及各个理论“禁区”,克服“左”的错误,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方向上,铺开了矿区大发展、大跨越的壮美画卷。

从1978年至1997年,历时19年,西山矿务局开发了古交矿区,奠定了千万吨级发展的雄厚根基。党组织团结带领数万名建设者扎根荒山,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劈山开巷,筑路架桥,用心血和汗水,打造出一座璀璨的煤海新城,并创造出享誉全国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古交精神”,成为率先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典范。期间,67名建设者牺牲,把生命写入了永恒。

从坑木、轨道支护到树脂、玻璃钢锚杆的研制应用,从电牵引采煤机、综合掘进机的引进,到全自动刨煤机、智能化综采设备的推广应用;从提出“建设成以煤为本、多种经营、跨地区、跨行业集团”战略构想,到建成“煤炭—电力—建材” “煤炭—焦炭—化工”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西山矿务局经历了从工厂制向公司制改制,“三改一加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重大改革,实现了“西山煤电”股票的成功上市,也直面了市场经济大潮对干部职工思想的冲击。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用“发展的思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用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企业在改革中遇到的矛盾、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企业走向市场遇到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了独特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员责任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站”“党员分片联络网”为主要载体的“区站网”活动,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鼓舞斗志的作用,成为全国煤炭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拳头品牌。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西山培育形成了“团结、奉献、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1994年1月,江泽民同志视察西山期间欣然题写了这八个字。2001年,山西焦煤组建后,这一精神成为山西焦煤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多年来,不论是煤炭市场低迷的困难时期,还是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泥石流自然灾害期间,不论是遭受非典侵袭的危机时刻,还是新矿区开发、新项目建设的重点工程建设中,这一精神始终成为干部职工战胜困难、创造新业绩的精神动力。西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奉献社会、造福职工的目标,创立了“责任法人制度”,实施“温暖工程、素质工程、阳光工程”,建立了“3110”帮扶机制,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企业党的建设真正做到了“全覆盖、正常化、有实效”,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不断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企业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1981年,原煤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后,一路高歌猛进,至2011年,西山煤电的煤炭产能达到5000万吨,有力支撑了山西焦煤的跨越式发展和山西省的经济与社会建设。

世纪征程转型路强根固魂拓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山煤电继承和发扬半个多世纪积淀的“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光荣传统,公司及所属各级党组织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加强党建“三基”工作,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职工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转化为应对各种困难风险考验的巨大勇气,凝结为推进企业稳健发展的强烈共识。

西山煤电各级党组织坚持党的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修订完善了公司章程,党组织内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重一大”等事项全部由党委前置研究讨论,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依照国家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开展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层层传导压力。建立“13710”督察体系,全面督察重大改革、重点事项、重要指标推进情况,倡导真抓实干、马上就办,促进了各项部署落地生根。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反弹,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企业风气持续好转。

同时,创造性开展了“双培训、双考核、双评价”活动,确保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全覆盖培训,持续开展“四好班子”“五好党支部”创建评比活动,整顿软弱涣散,减少党员空白班组,推动了党建任务落地见效。创新“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无隐患、无违章”等活动,使党的工作融入到安全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体现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之中。各级班子成员包片联点、深入基层督导调研制度化、常态化,通过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实现了从严治党和规范治企的有机统一,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在建设现代化企业的征程中,西山煤电坚持党建统领,推行“党建+”工作法,实现了党建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变革、转型发展等工作深度融合,构建了“三融三化三联三创”党建工作新模式。瞄准“六大突破”“三个领先”目标,坚持“一党委一品牌一亮点”,打造了党建工作的品牌矩阵。着力建设“红色教育+绿色发展”生态文化示范基地、“清洁生产+智慧高效”精益文化示范基地、“转型发展+实操培训”人才文化示范基地、“智能发展+企地联建”创新文化示范基地,推进新焦煤文化重塑落地,“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员工的普遍共识与行动自觉。

35个党委、1115个党支部扛旗攻坚,强根固魂,成为山西焦煤实施“三个三年三步走”战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的强有力引擎和战斗堡垒。

建企65年来,西山煤电累计给社会奉献了12亿吨煤炭、千亿度电,上缴税费近千亿元,吸纳社会就业30余万人。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到南方冰冻雪灾,从抗击非典疫情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工业反哺农业到助力脱贫攻坚,在天灾人祸面前、特殊时段关口,捐款捐物、安全保供,充分彰显了党有号令、我有行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国企担当。西山煤电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瞩目,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西山视察指导,给干部职工以巨大的鼓舞。

历史雄辩地证明,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传家宝,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有力保证。西山煤电党委坚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国有企业才能持续稳健发展,才能确保在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质量完成历史赋予的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党执政基础、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矿务局西山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走向市场经济的国有煤矿先行者——枣庄矿务局1992年在全国率先放开煤价迎来新春天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观西山
西山闲笔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安居乐业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