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媒介素养的对策研究

2021-11-17白竹雪长春人文学院传媒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19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素养

白竹雪(长春人文学院传媒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7)

书 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作 者:尹婷婷,张静,杨素祯

出版单位: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定 价:98.00元

ISBN:9787519906733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保障,在高校学科体系中,思想政治课程已经完成了在多学科领域的渗透,并实现了以课程思政为代表的“大思政”模式的推广应用。然而,虽然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丰富了大学生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但融媒体的平台开放性和信息复杂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政素养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塑造媒介素养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一书以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思政素养的要求为切入点,针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思政创新教育策略。

融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新途径,依托融媒体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转变传统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范围,将塑造媒介素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方向之一,从根本上解决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首先,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融媒体信息。融媒体平台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大学生的主观思想认知相对薄弱,有时无法确保融媒体信息提取与个人思想政治素养相一致。因此,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使其了解主流思想认知的具体内容,并能够具备主动屏蔽网络文化糟粕的能力。《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中第四章重点讨论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情况,而关于媒介素养的相关讨论就是大学生主观思想认知能力的提升,从而使网络媒体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思想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学生准备相关融媒体素材,并对每一组学生提供的融媒体素材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的同时,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

其次,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多来自于教材,由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导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相对枯燥,缺乏创新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相对偏低。融媒体平台具有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能够满足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创新的要求,同时,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方面有着一定的帮助。借助新媒体平台,使传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能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中第四章指出主导内容教育为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以“工匠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为例,教师可以搜集融媒体平台上关于“工匠”的个人事迹,并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分析和讨论,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在时代楷模的身上发现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性,并以此指导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即媒介素养的成功塑造。

最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融媒体思想政治教学平台,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个人思政素养。在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与教师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普遍偏低,进而影响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塑造。因此,融媒体时代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能够发挥媒介的载体作用,使传统思政教学内容通过融媒体平台进行展现,而学生则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并针对个人理解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通过对交流内容的分析,可以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调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基于融媒体的思想政治教学平台设计,虽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但是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该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