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萎凋方式对武夷红茶“金骏眉”品质的影响

2021-11-17林燕萍张渤张见明陈荣冰黄毅彪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19期
关键词:红素武夷热风

林燕萍,张渤,张见明,陈荣冰*,黄毅彪

(1.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2.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产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始祖[1]。红茶因品质独特,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销量占全球茶叶销量的80%左右[2]。“金骏眉”红茶是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创新工艺研发的高端红茶[3]。萎凋为红茶品质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萎凋的进行,细胞膜透性增加,鲜叶中也展开了各种反应,鲜叶经萎凋后,部分香气物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4]。武夷山桐木关“金骏眉”萎凋一般采用自然萎凋[5]。部分茶农采用电烘箱进行热风萎凋,这种萎凋方式对品质的影响有待研究。目前科研工作者已开展了萎凋对红茶品质影响的相关研究。陈键等[6]研究表明热风萎凋的萎凋效率最高,远红外地暖加温萎凋恒温控制效果最好,自然萎凋茶样有较好的感官风味。邓倩等[7]研究室内自然萎调、紫外线照射、做青3种萎调方式对红茶品质的影响,以室内自然萎调效果最好。孙云南等[8]研究表明通过调温调湿萎凋、做青/摇青萎凋等处理过程,云抗10号红茶中主体香气组成没有改变,但对相对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张娅楠等[9]研究表明随萎凋程度的加重,茶多酚、儿茶素总量表现出减少的趋势。乔小燕等[10]研究表明日光和鼓风萎凋对金萱红茶香型差异性有积极作用。抽湿萎凋和碰青工艺则增强香气的丰富度和持久性。AI Z Y等[11]研究表明黄光处理的茶叶感官评分、儿茶素、茶黄素、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的含量均最高。YE Y T等[12]研究表明,适度萎凋工夫红茶比长时间萎凋好,适度萎凋和长时间萎凋均优于不萎凋。科研工作者还开展了对武夷红茶的相关研究[13-18]。然而不同萎凋方式对武夷红茶“金骏眉”品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以武夷红茶“金骏眉”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萎凋方式对“金骏眉”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以期为红茶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鲜叶来自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村,选用武夷老枞菜茶单芽。热风萎凋处理(RW)温度26℃,湿度62%~75%,萎凋时间2.58 h。自然萎凋处理(ZW)萎凋温度13℃~20℃,湿度68%~90%,萎凋时间20.88 h。

1.2 试验试剂

氯化钠、乙酸乙酯、甲醇、碳酸氢钠、碳酸钠、碱式乙酸铅、草酸、正丁醇、茚三酮、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浓硫酸、氯化亚锡(以上均为分析纯)、福林酚试剂(生物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正己烷(色谱纯):默克Merck公司。

1.3 仪器与设备

7890B-7000D气质联用仪:美国安捷伦有限公司;MM400球磨仪:德国莱驰公司;MS105DU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BSA224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UV-320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有限公司;DL-6CH-4烘焙机:泉州得力农林机械厂。

1.4 方法

1.4.1 感官审评方法

按照GB/T23776—2018《感官审评方法》和DB35/T 1228—2015《地理标志产品武夷红茶》对武夷红茶“金骏眉”进行感官审评。

1.4.2 主要生化成分的测定

水浸出物的测定:参照GB/T 8305—2013《茶水浸出物测定》。茶多酚的测定:参照GB/T 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检测方法》。氨基酸的测定:参照GB/T 8314—2013《茶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咖啡碱的测定:参照GB/T 8312—2013《茶咖啡碱测定》。可溶性糖、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参照文献[19]中的方法。

1.4.3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测定

1.4.3.1 茶叶香气成分的萃取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茶叶香气成分。从-80℃冰箱中取出样品进行液氮研磨,涡旋混合均匀。准确称取1 g茶样加入到20 mL固相微萃取顶空瓶,加入1 mL饱和氯化钠溶液。采用全自动化样本萃取检测,进样前250℃老化纤维头5 min,样品放入振摇器,60℃加热10 min,让萃取瓶内香气物质达到平衡,再将纤维头推出,在60℃条件下吸附20 min,结束后插入进样口解吸5 min,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开始进行样本检测;解吸完成后将纤维头插入老化装置250℃老化5 min。

1.4.3.2 茶叶香气成分的分析条件

采用GC-MS对试验茶样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GC)和质谱仪(mass spectrometer,MS)具体分析条件如下。

GC条件: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 40℃,保持 5 min,以 6℃/min升温至280℃,保持5 min;进样口250℃;无分流;传输线280℃;载气为He,柱流速1.0 mL/min。

MS条件:EI源70 eV;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质荷比(m/z)30~350,间隔1s。

1.4.3.3 定性与定量方法

化合物的定性方法为搜索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的商业数据库 20版本(简称NIST20),参考www.chemicalbook.com网站检索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并按照匹配度≥80%进行筛选。

1.4.4 数据处理

生化成分含量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将香气成分数据导入到SIMCA14.1,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结合 t检验的 P 值(P<0.05)、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FC>1.50 或<0.67)和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VIP≥1.00)筛选出差异显著化合物。FC值为热风萎凋(RW)处理“金骏眉”香气成分峰面积与自然萎凋(ZW)峰面积比值。采用0rigin 2018绘制主成分得分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感官审评特征

不同萎凋方式的“金骏眉”感官品质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萎凋方式对“金骏眉”感官品质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withering methods on sensory quality of“Jinjunmei”

根据DB35/T 1228—2015《地理标志产品武夷红茶》进行审评,热风萎凋(RW)处理的“金骏眉”香气呈花果香、稍青、滋味甜醇略涩;自然萎凋(ZW)处理的“金骏眉”花果蜜香馥郁、滋味甜醇甘爽。在外形、汤色、叶底方面,热风萎凋(RW)处理、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的感官品质得分差异不显著。陈键等[6]研究表明热风萎凋效率高,香气品质好,但涩味重;自然萎凋感官风味较好,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2.2 不同萎凋方式对“金骏眉”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不同萎凋方式的“金骏眉”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可溶性糖含量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萎凋方式对“金骏眉”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withering methods on the main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Jinjunmei”mg/g

由表2可知,热风萎凋(RW)、自然萎凋(ZW)处理的武夷红茶“金骏眉”茶多酚、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差异显著;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茶黄素会进一步氧化形成茶红素。茶褐素是由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的褐色高聚物[20]。自然萎凋茶多酚含量较少,而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更高,是因为茶多酚进一步氧化产生茶红素、茶褐素。构成红茶滋味的物质比例适宜、组成协调,是形成红茶良好品质的基础[21]。自然萎凋处理武夷红茶“金骏眉”感官品质优于热风萎凋处理,可能是因为各组分相对协调。可见,热风萎凋(RW)、自然萎凋(ZW)处理的武夷红茶“金骏眉”茶多酚、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差异显著。

2.3 香气成分分析

2.3.1 香气成分PCA、OPLS-DA分析

香气成分PCA、OPLS-DA主成分得分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得分图(PCA)Fig.2Score plot(PCA)

图2 得分图(OPLS-DA)Fig.2Score plot(PCA)

应用GC-MS检测不同萎凋处理武夷红茶“金骏眉”的挥发性成分,以检测的挥发性成分峰面积为指标进行PCA(图 1)、OPLS-DA 分析(图 2),发现热风萎凋处理(RW)与自然萎凋处理(ZW)各聚成一簇,区分显著,说明热风萎凋处理(RW)与自然萎凋处理的“金骏眉”挥发性物质存在明显差异。

2.3.2 香气成分分析

热风萎凋(RW)与自然萎凋(ZW)处理武夷红茶“金骏眉”香气成分峰面积如表3所示。

表3 “金骏眉”香气成分峰面积Table 3 Peak area of aroma components in“Jinjunmei”

续表3 “金骏眉”香气成分峰面积Continue table 3 Peak area of aroma components in“Jinjunmei”

由表3可知,热风萎凋(RW)与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样品中共检出挥发性成分72种,其中醇类13种、含氮类10种、内酯类2种、醛类7种、碳氢类20种、酮类9种、杂氧类1种、酯类10种。热风萎凋处理含量较高的成分有2-苯乙醇、香叶醇、β-蒎烯、苯甲醇、水杨酸甲酯、δ-3-烯、芳樟醇、3,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反式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醛、柠檬烯、苯甲醛、3,5-辛二烯-2-酮、十五烷。自然萎凋(ZW)处理含量较高的成分有2-苯乙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β-蒎烯、苯甲醇、δ-3-烯、3,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芳樟醇、反工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醛、柠檬烯、苯甲醛、十五烷。热风萎凋(RW)与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香气成分类型如表4所示。

表4 “金骏眉”香气成分类型Table 4 Types of aroma components in“Jinjunmei”

由表4可知,热风萎凋(RW)与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香气成分峰面积为424 655 149.73、491 335 930.88。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挥发性香气成分峰面积高于热风萎凋(RW)处理。热风萎凋(RW)、自然萎凋(ZW)处理醇类分别占54.18%、51.15%,含量较高的成分为2-苯乙醇、香叶醇、苯甲醇、芳樟醇、二氢芳樟醇。含氮类分别为0.62%、0.34%,含量较高的成分为N-乙基琥珀酰亚胺、吲哚、乙基吡嗪。内酯类分别为0.08%、0.06%,含量较高的成分为茉莉内酯。醛类分别为3.66%、2.95%,含量较高的成分为苯乙醛、苯甲醛。碳氢类分别为27.68%、28.55%,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β-蒎烯、δ-3-烯、3,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酮类分别为2.44%、1.29%,含量较高的成分为3,5-辛二烯-2-酮、甲基异己烯基酮、β-紫罗兰酮、顺-茉莉酮。杂氧类成分乙酰呋喃分别为0.04%和0.02%。酯类分别为11.30%、15.64%,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水杨酸甲酯、辛酸乙酯、顺-3-己烯己酸酯。可见,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挥发性香气峰面积高于热风萎凋(RW)处理。武夷红茶“金骏眉”香气成分以醇类、碳氢类、酯类、醛类和酮类为主,本研究结果与侯冬岩等[13]、刘春丽等[14]类似。

2.3.3 热风萎凋(RW)与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香气成分差异分析

香气成分差异显著化合物如表5所示。

表5 香气成分差异显著化合物Table 2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ounds of aroma components

统计分析发现,热风萎凋(RW)与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香气成分共存在15个差异显著化合物(VIP>1.00,FC>1.50或<0.67,P<0.05)。热风萎凋(RW)处理10个化合物显著高于自然萎凋(ZW)(VIP>1.00,FC<0.67,P<0.05),具体物质为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乙基吡嗪、乙基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咯、2,5-二甲基-3-乙基吡嗪、己醛、α-法尼烯、α-紫罗兰酮、苯乙酮。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乙基吡嗪、乙基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咯、2,5-二甲基-3-乙基吡嗪具有烘焙香,但在样品中所占的比重不高。自然萎凋(ZW)处理5个化合物显著高于热风萎凋(RW)(VIP>1.00,FC>1.5,P<0.05),具体物质为反式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环戊醇、叶绿醇、水杨酸甲酯。反式芳樟醇氧化物似甜花香、柠檬香、果香,香叶醇似花香、玫瑰花香,水杨酸甲酯似冬青油香、薄荷香,这些成分含量较高,且自然萎凋(ZW)处理挥发性香气成分峰面积高于热风萎凋(RW)处理。这可能是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花果蜜香较为馥郁的原因。

3 结论

以武夷红茶“金骏眉”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萎凋方式对“金骏眉”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感官审评发现热风萎凋(RW)处理的“金骏眉”香气呈花果香、稍青、滋味甜醇略涩;自然萎凋(ZW)处理的“金骏眉”花果蜜香馥郁、滋味甜醇甘爽。热风萎凋(RW)、自然萎凋(ZW)处理的武夷红茶“金骏眉”茶多酚、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差异显著;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自然萎凋(ZW)茶多酚含量较少,而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更高,是因为茶多酚进一步氧化产生茶红素、茶褐素。共鉴定出的7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13种、含氮类10种、内酯类2种、醛类7种、碳氢类20种、酮类9种、杂氧类1种、酯类10种。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挥发性香气成分峰面积高于热风萎凋(RW)处理。武夷红茶“金骏眉”香气成分以醇类、碳氢类、酯类、醛类和酮类为主。热风萎凋(RW)与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香气成分共存在15个差异显著化合物。热风萎凋(RW)处理“金骏眉”10个化合物显著高于自然萎凋(ZW)。反式芳樟醇氧化物似甜花香、柠檬香、果香,香叶醇似花香、玫瑰花香,水杨酸甲酯冬青油香、薄荷香,这些成分含量较高,且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挥发性香气成分峰面积高于热风萎凋(RW)处理,可能是自然萎凋(ZW)处理“金骏眉”花果蜜香较为馥郁的原因。

猜你喜欢

红素武夷热风
《武夷天下秀》
热风微波耦合技术在果蔬中的研究进展
武夷岩茶
荔枝果实热风干燥特性研究
雷公藤红素下调NF-κB信号通路延缓肝细胞癌发生的作用研究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蔷薇
雷公藤红素对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热风诗二首
浴室迷你暖风机电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