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江县会仪镇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现状与策略

2021-11-17刘旭富

乡村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价生态

刘旭富

(绥江县会仪镇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云南 绥江 657702)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对国家长期发展极为不利[1]。林业生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着力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2]。

1 绥江县会仪镇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现状

会仪镇隶属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距绥江县城34 km,全镇辖箭头社区、会仪村、和平村、黄坪村及三渡村等行政机构,总面积达100.89 km2,其中耕地面积1 626.27 hm2、林地面积988.00 hm2。会仪镇约有2.6万人,以汉族人口为主,也有彝、苗等部分少数民族人口。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对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领域的关注度,会仪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高于地区平均水平。然而,取得成绩的背后,会仪镇仍面临诸多困境,尤其在林业生态工程领域。受推广因素、资源因素、条件因素等局限,会仪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转型升级,加速林业经济发展。

2 绥江县会仪镇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特点

2.1 工程地域涉及较广

绥江县会仪镇地理条件相对复杂,988.00 hm2林地范围内以山地、沟壑为主,加之受到复杂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一定难度。在以往的林业工程建设中,通常更侧重于分散实施方案,采取多点开发的方式,虽然可以做到全面兼顾,使其实际建设效果在短期内难以显现。因此,根据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要求,所有项目的开展均应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以适应会仪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特点,尤其要依托基础环境条件,注重统筹规划工程建设实施路线,做好总体谋划与细节统一,通过改善地区林业环境,实现防止水土流失、保证水质和改善气候的目标[3]。

2.2 建设周期长、难度大

目前,绥江县会仪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于偏远山区,受不同地域林业资源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实际的项目管理与投入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同时,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施工方式、气候条件、物资保障及人力资源供给等方面,这些因素会对工程实施带来巨大挑战。会仪镇林业生态工程结构较为复杂,呈现“多点开花、点多面广”的特征,而且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过度强调“大而全”的建设理念,忽视了各区域间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难度,并延长了其建设周期。

2.3 工程造价较高

2017—2020年绥江县会仪镇林业生态工程资金预算与实际投入如图1所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别于其他项目,其所需的工程造价难以估算,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保障,特别是面对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如苗木采购价格、运输价格、人力成本、苗木成活率及病虫害防治成本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均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林业生态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要求工程造价必须预留一定的变动空间,以避免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造成影响[4]。

图1 绥江县会仪镇资金预算与实际变动幅度

3 绥江县会仪镇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策略

3.1 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管理办法

目前,绥江县会仪镇应根据林业生态保护的特点,重点完成对辖区林地面积管理责权的确定。会仪镇应依照国家林业资源管理规定及绥江县各项政策,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外,相关部门要加紧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法治体系,充分发挥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范开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持续提升。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与招标中,必须严格依据各项政策要求和管理规定,选择最佳的工程实施方案和建设主体,因地制宜地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同时,会仪镇政府应发挥统筹引导作用,以各区域林业生态为基础,强化林业管理部门的监管与引领作用,加强工程方案的优化和落实,确保林业生态工程惠及全域,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屏障,营造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

3.2 优化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方法

一是加强造林管理。树苗种植完成后,应加大管护力度,科学实施灌溉、施肥,确保造林的有效性,提升生态林建设的高效性,降低整体成本投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改善土壤结构。绥江县会仪镇应针对山地的土壤特征,加强对土壤结构的研究,选择合理的生态工程造林方法,如合理选择树种、发展林下经济、加强生态管理等,改变原有的土壤结构特点,满足植被生长需求,保证生态工程建设高效推进。三是引进先进技术。根据现代林业发展特点,注重造林技术和理念的革新,以最低成本换取最高收益。

3.3 结合实际制定管理制度

在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落实生态治理模式,加强其在林业资源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切实了解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促进地区林业生态有序平稳发展。在林业生态领域,会仪镇应通过对山、水、林、田和路的综合治理,展现原生态林业风貌,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会仪镇应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林业生态工程管护制度,如构建责任追究机制、技术推广服务机制等,使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工作贯穿林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确保林业生态工程高质量发展。

3.4 保证林业生态工程资金投入充足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属于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必须注重资金投入,提升林业生态保护效率[5]。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仪镇应突破资金规模与渠道的限制,在资金投入来源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积极与省、市、县等各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合理的财政拨款投入,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自筹资金渠道,即引入当地企业、合作社等,采取责任承包的方式,遵循“谁建设、谁管理、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需要突出科学化、系统化的特点,以确保林业保护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保障林业生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作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代表区域,绥江县会仪镇需充分结合当地林业发展特点和基础,寻求林业生态工程的创新发展之路,不断推动当地林业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造价生态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生态养生”娱晚年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与解决方法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