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茗冠茶树新品种引种繁育技术

2021-11-17姚为锋陈建芬谭景成

乡村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韶关市茶树新品种

姚为锋 陈建芬 谭景成 曾 多

(韶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韶关 512023)

茶产业是广东省韶关市绿色产业中的代表产业。茶产业的发展需要定期引进优良品种,以丰富当地茶树品种,增加茶叶产量。然而,我国茶树引种经验略显不足,在茶树新品种引种实践中需要攻克诸多难题。韶关市基于当地的茶树种植实际,积极探索茶树新品种的有效引种繁育技术,希望能够丰富当地的茶树品种,改良茶树的品质,取得更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韶关市茗冠茶树新品种引种繁育项目概况

茗冠茶树是从武夷山白鸡冠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茶树品种。茗冠茶树属灌木型小叶类茶,茶产量较高,抗小绿叶蝉能力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市场价值高。由其制作的绿茶有花香,滋味清醇;制出的乌龙茶花香较浓,味鲜醇爽[1]。将茗冠茶树引种至韶关市对当地茶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既可以丰富当地茶品种,又能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然而,韶关市茗冠茶树引种繁育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人们对茗冠茶树在韶关市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等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报告。因此,积极开展茗冠茶树的引种繁育研究及区域性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茗冠茶树新品种引种繁育试验是韶关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该项目主要就茗冠茶树在粤北区域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品种特性进行系统研究[2]。该项目实施于2018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选择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亚历亨茶叶基地为试验区域,设立3.33 hm2茗冠茶树标准化良种试验示范区,其中0.33 hm2作为种质资源基因库,并设立茗冠茶树品质、抗性专业鉴定点,测试茗冠茶树在当地的生长情况、茶叶品质等。

2.2 试验方法

2018年10月,相关种植人员开始对试验区的3.33 hm2园地进行机械清杂、开垦。同时,在园区内安装灌溉及施肥发酵、存放等基础设施,并购买12万株茗冠茶苗于试验园地进行种植。

2.2.1 田间布置。试验田四周空旷,地势较平坦,土壤结构良好,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同一试验区肥力一致,土壤pH值为4.5~6.0。试验田附近有水源,排水良好。试验对照品种为瑞香、金观音、青心乌龙,专业鉴定点应增加相应的境外主栽品种。参试茶苗应符合《茶树种苗》(GB 11767—1989)要求,每个品种不少于2 400株,3个区试点各种植700株,专业鉴定点种植300株。小区内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长度9 m,面积13.5 m2。小区设保护行,双行双株侧窝种植,大行距150 cm、小行距40 cm、穴距33 cm。

2.2.2 栽培管理。首先,选择壮苗。选用秋冬扦插一年生及以上的茶苗,且苗高必须在20.00 cm以上,根茎处直径在0.25 cm及以上,无病虫害,叶片数不少于6片。其次,科学起苗。起苗前一两天用水灌透苗畦,并及时排水;起苗时可用锄头挖,注意重点保护根系,在起苗过程中去除杂株,剔除病虫株。再次,做好定植前的准备工作。苗木定植前需用黄泥浆蘸根,以双行双株形式排列,要求株行距规格为30.00 cm×30.00 cm,如果每穴有2株,则株间距在6.00 cm左右。种植前应使茶树根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定植后需及时覆土压紧并浇水。最后,进行定型修剪。第1次修剪在定植时进行,修剪高度为15.00~20.00 cm;1 a后,于每年春茶采收前在前一次剪口位置向上提高10.00~20.00 cm进行第2、第3次定剪。第3年夏秋季开始打顶养蓬。

2.2.3 施肥与耕作。每年至少施1次基肥和2次追肥。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日期参照当地丰产茶园的管理,每个区的施肥量需保持一致。一般需按照“一基”“三追”“多喷”的施肥理念,均匀合理施肥。“一基”指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茶树地上部分于处生长休眠期),在茶棚垂直下方挖20~30 cm的施肥沟,结合茶园深耕开沟的施肥要求,施入全年施肥量50%左右的氮肥和磷钾肥。“三追”指于春茶开采前30 d追施速效性化肥,可以分3次进行。“多喷”指于茶树生长旺盛期,对根外喷洒1%硫酸铵和0.5%尿素溶液,主要喷施茶叶叶面及叶背,于茶树一芽一叶初展时喷施效果最佳。中耕在秋季进行,中耕时需及时人工除去杂草。

2.2.4 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生物防治法,利用生物制剂防治茶树病虫害。例如,针对茶小卷叶蛾,可连片采用性引诱剂诱杀其成虫[3]。

3 试验结果

对试验区采集的茗冠茶树的茶叶进行多级工艺加工,制成干茶后将其送至质检机构进行品质鉴定,茗冠茶树引种繁育生长情况和茶叶品质鉴定结果见表1。

表1 茗冠茶树引种繁育后的相关指标

检测结果表明,引种试验的茗冠茶叶品质好,产量较高,抗小绿叶蝉能力强,适应性强,综合效益和经济价值高。茗冠茶树试验区每667 m2年产优质干茶叶质量在40 g以上。该茶叶在深圳经济特区的销售价格在1 000元/kg以上,3.33 hm2示范基地年产值可达200万元。引种定植的第2年,茗冠茶树自然成活率达到98.3%,且无须过多的人为干预即可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此外,茗冠茶树芽叶分生能力强,生长旺盛,苗大小均匀,生根速度较快,叶片对强光耐受能力较强,且在对抗恶劣天气时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可在当地实施规模化种植,实现茶产业集聚化发展。

经过3 a的试验,韶关市茗冠茶树产出的茶叶已开始量产[4],并制成茶叶。经有关专家鉴定,无论是茗冠茶树茶叶的外观品相,还是其汤色、香气、滋味以及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含量均优于同茶园的对比试验品种瑞香。另外,经权威机构测试,韶关市茗冠茶树茶叶中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等多项指标均达到甚至超出茗冠茶树在武夷山地区的生长水平。

4 韶关市引种繁育茗冠茶树新品种的重要意义

4.1 丰富当地茶品种

韶关市引种繁育茗冠茶树新品种,既丰富了当地茶树品种,又优化改良了当地茶树品种的品质及产品结构,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推动了当地茶产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进而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税收。

4.2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民耕地面积严重不足,由于无法经营林木采伐,大部分农民赋闲在家,经济收入渠道少,生活水平低。而发展林下经济特别是经济林等产业(如茶产业),恰好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增收问题。

4.3 增加茶企业收入

参与该项目合作研究的始兴县亚历亨茶叶有限公司,利用试验项目成果制成茗冠茶叶产品(绿茶、红茶),远销深圳、广州等地,为企业增加年产值150万元以上[5]。而作为外来的优质茶树品种,茗冠茶树产品在市场上走俏,广受消费者认可。

5 结语

试验表明,茗冠茶树引种至韶关市后表现出良好的芽叶性能及较强的抗逆性,且产出的茶叶香气高雅,滋味鲜爽、浓厚,耐冲泡,且市场反响良好。因此,将茗冠茶树引种至韶关市具有现实可行性。此外,韶关市具有适宜茗冠茶树种植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此次引种繁育试验丰富了韶关市茶树品种,同时提升了韶关市茶叶的市场影响力,为当地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韶关市茶树新品种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介绍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中国西南 茶树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韶关市举行首届新诗教育经验交流会
茶的箴言
韶关市腹泻患儿肠道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美丽的山茶树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