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巾帼助力,谱写“耕读前黄”振兴篇章

2021-11-16马哲

莫愁·智慧女性 2021年11期
关键词:黄镇武进区常州市

马哲

前黄镇首届稻米文化节启动现场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10月11日,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首届稻米文化节在联庆村拉开帷幕。水果、蔬菜、粮食组成的春夏秋冬图,艺术地展现了丰收的喜庆;专业人员为各种农产品销售做着现场直播……在前黄镇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中,女性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发展贡献着巾帼力量,如武进区第一位开插秧机的女农机手黄亚惠、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徐洁芬、常州市祝庄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敏……她们用心用情助力前黄农户增产增收,成为前黄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缩影。

近年来,前黄镇妇联结合工作实际,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耕读红盟”为核心引擎,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发展力量,激励广大女性积极作为,全力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奋力谱写“千年水乡、耕读前黄”的美丽篇章。

发展绿色生态种植模式

前黄镇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南部,东临太湖,西濒滆湖,是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农产品资源丰富,素有“常武粮仓”的美誉。

随着粮价竞争压力的增加,农民积极转变思路,由传统的售粮向出售优质大米转变。“在农产品方面,我们倾向于‘创意‘优化和‘优质,着力打造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儿子大学毕业后把自家的农产品搬上了网络,做起了农产品电商,让我们家的农产品远销上海、北京等地。”黄亚惠每每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都喜上眉梢。

俗话说:“村里有个好嫂嫂,联庆姑娘齐学好。”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时候,正是在黄亚惠的影响下,很多村民放下锄头,走进了工厂。黄亚惠全家承包了80余亩抛荒田、低产田等,起早贪黑辛勤耕种。随着时代的发展,黄亚惠家订购了一台插秧机,走上机械化农耕之路。几年后,她家承担了农业部优质水稻区域生产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成立了武进区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时至今日,黄亚惠家已成立家庭农场,拥有蔬菜、葡萄钢架大棚30余亩,水稻、小麦600余亩。

近年来,前黄镇妇联积极开展“乡村振兴 巾帼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用打造家庭农场的方式,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农户,运用物联网智慧种地,种出更香甜更生态的稻米果蔬农产品。

在前黄镇妇联指导下,黄亚惠对家庭农场模式进行了诸多探索。稻鸭共存是一种新型生态种养模式,在稻田里养鸭,让鸭子承担为水稻田捉虫、除草、施肥的重任,很好地践行了“减农药、减化肥、减除草剂”的三减绿色生态粮仓的要求。“江苏省好大米”银奖、“常州市好大米”金奖、“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黄亚惠的家庭农场获得诸多荣誉。

在“党建+农业振兴”的发展思路下,前黄镇以坊前片、大成丁舍片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示范的粮食种植项目成效显著,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绿色优质率。

崇尚绿色食品,享受健康生活,通过舌尖上的乡村味道,很多人记住了前黄这个美丽小镇。

高级农艺师助力水稻生产

稻米产业是前黄镇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如何引导农民把稻米融合发展的带动效应、增收效应、致富效应持续放大?前黄镇积极发展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的同时,专门邀请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徐洁芬通过科技助力农场发展。

徐洁芬从扬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位于家乡前黄镇的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工作。她第一天到水稻研究所上班,就摔在了水沟里,浑身湿透。做秧田、选种时,尽管手掌心和手指磨出一个个血泡,可徐洁芬不怕苦和累,始终坚守着多育良种、造福百姓的初心。

“每年从1万余份材料中才可能育出一个新品种,而一个新品种要经历八代到十代选育才能稳定下来,从而变得好吃、抗病、高产。”徐洁芬说,育种就像养孩子,要付出大量心血。她每年参与2万余份育种材料的整理、筛选,每份材料都要经过播种、育秧、移栽、田间观测记载、配组杂交、选种收获等全程跟踪。她推动了武进水稻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水稻稻瘟病抗性,缩短了育种年限。她参与育成水稻新品种十余个,累计推广应用3000余万亩。

十年磨一剑,砺得稻花香。多年来,徐洁芬走村入户,从水稻品种选择到配套栽培技术运用,在田间地头为农户答疑解惑,手把手教他们应用農技耘软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累计指导农户180余户。“从青涩的学生妹转变为农民信任的专家,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切实提高种田科技含量和种粮收益。”徐洁芬赢得农户们的交口称赞。

望着金黄的稻浪和农民的笑脸,徐洁芬高兴地说:“我要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水稻新品种,让农民朋友笑得更欢、更甜。”

“花样事业”妆点美丽乡村

“人养花,花养人,种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常州市祝庄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敏,每天都会整理办公室和家里的花卉。自从创办公司开始,李晓敏便决定做一些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从调整产品结构到优化技术团队,她树立了一个目标:十年内让祝庄园艺成为江苏乃至全国花卉产业的一个标杆。

“前期是靠自己的原始资本投入,但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大量资本。由于土地是流转的,没有产权,所以很难融资。”正当李晓敏一筹莫展时,前黄镇妇联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前黄镇党委、政府和妇联的帮助下,经过与武进区农业局协调对接,祝庄园艺获得了社会资本和现代农业产业基金的支持。

李晓敏每天和时间赛跑,把更多新鲜的想法带到工作中。她以女性管理者的细腻和用心,融入农村,走进农户,带领50余名村民共奔致富路。“努力春来自种花”,李晓敏乐于做一个懂得科技应用的现代花农,立志要用自己的辛劳与智慧,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祝庄园艺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红掌和凤梨生产园区,品种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公司现在建成智能联栋温室5.6万平方米,年产130万盆鲜花,优品率达到95%以上,在全国享有盛誉。

发展智慧农场、培育优良稻种、妆点美丽乡村,前黄镇妇联通过实施“新型女农民培养工程”,促进农村女性自身进步,为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前黄镇现代农业发展的累累硕果,开启了当今农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为前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武进区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图片由常州市武进区妇联提供

黄亚惠在采摘葡萄

李晓敏展示花卉

徐洁芬(右)在稻田采集科研数据

猜你喜欢

黄镇武进区常州市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小学教师作品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中考有约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破解”方案设计类问题
借助数轴易解题
夜空T台
The Mice Marry off Their Daughter老鼠嫁女
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任上的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