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农业信息化技术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1-11-15马晓鹏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内蒙古库伦旗0800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白音花镇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库伦旗08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整地品种玉米

马晓鹏,曙 光(.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内蒙古 库伦旗 0800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白音花镇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库伦旗 0800)

农业信息化是将农业信息技术作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革新转变的主要方式,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作为生产工具更好的融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知识为出发点,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化发展。农业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展到一定程度的时代产物,它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高级体现,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逐渐渗透的一个重要过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近几年,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农业生产,尤其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并且在很多机械设备上会搭载一些智能监控设备、智能识别设备,自动化地识别田间的种植情况、玉米的生长情况,然后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分析之后,将各种分析结果及时向农民群众呈现,为科学种田、科学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玉米作为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快信息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传统玉米种植模式的创新调整,提升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坚实的技术支撑。

1 种植地处理

农业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玉米种植过程中应该进行全过程的针对性管理和有效控制,所以就应该从玉米的种植初期入手,保证所选择的种植地符合玉米的生长发育条件,满足玉米的生长发育所需。在今后玉米生产过程中,应该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构建玉米生产模型,将玉米从出苗阶段到吐丝阶段、叶片的生长形态变化、植株高度、雌穗、雄穗的生长状况以图形或者表格的形式动态地显示出来,同时在该图形和表格当中还能够显示播种后的天数、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展叶情况、穗部分化程度、根系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模拟生产过程和控制反馈机制,能够优化种植地的选择和田间水肥管理,并按照目标产量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保证合理管理,合理栽培,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诸多土壤环境当中健康生长。但为了保证产量和品质,更好的满足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生产需求,应该综合选择玉米种植地,通常要选择那些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层较为深厚,排灌较为方便,地势较高,通风良好的种植地。妥善选择种植地之后,应该制定完善的整地技术方案,玉米根系生长较为旺盛,要想保证玉米良好生长,就需要做好妥善有效的整地工作,为玉米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应该选择相应的整地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整地处理。在种植地翻耕种地时,应该逐渐由旋耕整地向着深耕或者深松方式转变,通过深松或者深耕整地能够进一步拓展土壤有效层,将犁底层打破,为玉米根系生长营造更好的土壤空间。此外在机械化翻耕过程中,应该在机械设备上搭建相应的监测系统,土壤翻耕整理时,监测系统能够对土地的条件,尤其是有机质、水分、养分含量进行全面的检测,以此来确定最佳的施肥方案、整地方案,确保整地之后土壤疏松[1]。对于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玉米,造成土壤层逐渐变浅的,应该选择使用深松机进行间隔性的深松作业,为土壤更好地增加养分奠定坚实基础。

2 优选玉米品种

玉米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多种土壤环境下生长,但是要想切实发挥玉米品种的生产能力,提高玉米的抗病性能,增加玉米的产量,就需要从玉米品种角度入手。优良的玉米品种实现增产稳产的前提基础,能够大大提升田间的玉米产量和品质,更好的解决粮食生产与良田种植面积较少的矛盾。目前种子市场当中的玉米品种种类繁多,不同品种适合在不同地区种植,有着各自的生育周期和抗病能力。一些不法分子在玉米宣传过程中故意夸大玉米产量,造成不适宜的玉米品种在基层地区得以有效推广,经常引发坑农害农事件。一些农民群众对优质玉米品种的鉴别能力较差,很容易盲从,轻信非专业人员的讲解,造成所选择的玉米品种与当前的种植制度不相适应,种植之后不能很好的生长发育,多种病虫害发生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产。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利用各项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指导农民群众科学选择玉米品种,加强选择玉米品种的有效宣传。应该加快构建农业信息化平台,并加强信息化平台的有效宣传,手把手地指导农民群众如何在信息平台上检索自己想要的农业信息。农忙时节可以利用信息平台的交互模块与农民群众进行有效的交互交流,也可以使用官方微信、微博等方式向农民群众推送玉米品种选择的各种知识,同时向农民群众推广适应本地区的优质玉米种子。在具体种子推广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以及生产现状,社保所推广的玉米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具有增产潜力大的特征,满足种植需求。品种确定之后,可以使用智能化的选种设备进行种子精选,提高种子的净度。有条件的种植户,在正式播种之前应该进行发芽率试验,掌握种子的发芽情况,以确定最佳的播种量和种植密度[2]。在正式播种之前还需要做好种子的有效处理,连续晒种2~3天,增加种子的吸水特性,为发芽奠定坚实基础。利用阳光,将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杀死,为培育壮苗奠定坚实基础。

3 加强田间管理

依托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能够实现玉米田间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北斗导航全球定位系统有效结合,能够实现对玉米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动态监管,综合了解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养分情况、水分情况,并结合玉米的实际生长需求,科学灌溉,科学施肥,促进幼苗健康生长发育,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玉米田间管理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GIS软件,将示范区实施地图矢量化操作,加快建立区域化的数字地图,同时定期采集所在区域的土壤进行化验分析[3]。GIS软件还可以对土壤当中各个养分的含量情况、稀缺情况进行有效的差值分析,然后得出养分空间布局图储存到数据库当中,通过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调阅检查,就可以查阅不同阶段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质的含量情况和玉米的实际施肥情况。利用现代化的农业信息技术,还能够实现对玉米病虫害的针对性防控。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将玉米田地的地理空间信息化,玉米病虫草害信息可视化,可以让农民群众更加了解玉米各类病虫草害的实际发生情况,流行规律,并分析判断玉米病虫草害未来的发展态势,以便在发展关键阶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从而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病虫害产生耐药性。另外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监测玉米的生长发育状态,整个种植区域的产量年际波动状况,确保农民群众能够精确地掌握当年玉米的生长态势,并合理地确定玉米的储备规模。同时依托各种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系技术适时的发布玉米的收购预测性价格指导,调整种植计划和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为玉米产量分析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保障玉米产量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农业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和高效生产技术的推广,确保了玉米生产的高产稳产。在今后玉米实际生产和种植过程中,就需要农业种植人员提高认知,充分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对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加快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加大先进生产技术,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为玉米健康生产,实现高产稳产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最终实现智慧农业。

猜你喜欢

整地品种玉米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收玉米啦!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我的玉米送给你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狗狗的常见品种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