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健康传播中编辑力的重构与提升

2021-11-14赵卓鹏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5期
关键词:健康传播微信公众号

赵卓鹏

摘要:社交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健康传播的有力途径,其中“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颇具代表性。本文基于对“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分析,总结其编辑特色与不足,由此思考当代健康传播中编辑力的新要求。探究健康传播的独特性,提出在社交媒体编辑工作中提升编辑力的路径。

关键词:健康传播;编辑力;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

一、健康传播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从国家层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了有效进行健康知识的科普以及满足公众对疫情形势的把控,做好健康传播成为媒体的重任。

所谓健康传播,可以认为是以生命健康为主题的信息传播活动。健康传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杰克逊在1992年提出的。他指出,健康传播就是以大众传媒为信道来传递与健康相关的资讯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二、“生命时报”微信公众號编辑实践分析

“生命时报”是经过微信官方认证的优质健康类订阅号,由人民日报主管,环球时报主办,2013年4月正式运营,“做你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为该订阅号的定位。其媒体单位的名称为《生命时报》社,属于全民所有制出版单位,是《生命时报》融合发展与立体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选题设计的丰富性

微信公众号数量众多,竞争激烈,想要争夺流量、脱颖而出,最根本的是要以内容为王,明晰自身定位,做出有特色、多样化的内容,增加与同类微信公众号的区分度。

“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推文主题的丰富性与合理性。从推文可以看出“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大众化+窄众化”的编辑选题方针。大众化即致力于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预防疾病健康生活一直是人们的追求与期望。饮食与生活习惯是关乎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也是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贴近生活实际的推文使读者易于接受,能够以科学知识指导生活。而美容瘦身、药品用法、科研成果、育儿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只有部分读者关注,可以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体现了“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编辑的设计选题能力出色,在关注大众化的同时不忽略窄众化传播,广泛全面而又有所侧重。

(二)排版形式的多样性

健康传播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将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传播给受众群体,其中应特别关注的一点就是做好传播的易读性与趣味性,使受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微信公众号作为微时代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分享,“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推文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是最常规的组合方式,在所有推文中占据主导地位。文字能够更准确的表达传者意义,配上图片辅助理解,并增强阅读的趣味性。采用列标题、分板块、区分字体的方式,符合了微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习惯。除此之外,值得肯定的是“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还致力于探索其他的推文形式,长图推文、视频推文、漫画推文等区别于传统的图文形式,丰富活泼,即能够对健康信息进行多方位、立体化的呈现,又能够加强阅读的趣味性,增强用户粘性,是微时代健康传播的有益尝试,也体现了“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编辑拥有较强加工整理、发排校对能力。

三、提升健康传播编辑力的路径思考

(一)坚持“内容为王”,建设专业队伍

在微时代社交媒体语境下,“内容为王”仍然是编辑秉持的核心理念,通过优质内容与精心编排来吸引用户在新媒体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手机订阅多个公众号导致信息过载的状态时,只有精品推文才是吸引用户持续关注与支持最有效的办法。

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要求编辑具备较高的发现力,发现力即发掘独特、新颖选题的能力。对健康传播来说,可以针对近期出现的热点事件进行回应,推出相应的知识科普推文,例如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态势下,如何正确把握当前的形势以及对疫情防范知识进行普及都是较好的选题。内容的高品质、专业性需要编辑人员不仅有良好的编辑技能,而且需要具备丰富的健康医学知识,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是建设编辑队伍的重要举措,同时加强媒体与医学专家合作也必不可少。

(二)丰富呈现形式,转变传播话语

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相比,微时代社交媒体在信息呈现和内容发布上限制更少,能够以多种形式结合来进行内容输出。“内容为王”是编辑人员秉持的核心理念,但在内容优质的基础上用新颖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无疑是锦上添花,为自身树立品牌和积累受众。这就要求编辑具备呈现力,即通过媒体以多种形式展现信息、传播内容的能力。

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传受模式在微时代社交媒体中已经不适用,社交媒体编辑更应关注与转变推文信息的传播话语,采用通俗化、幽默化的语言风格,使用户能够轻松愉快的获取信息。对于健康传播而言,编辑工作的重点也是转变话语,专业的医学知识枯燥难懂,不适宜直接传播给普通大众,编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转码功能,利用文字符号及图片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优化互动机制,增强用户粘性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现实社会人际交往行为是一种客观性行为,他提倡交往行为,以建立相互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微时代的传播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通过线上互动建立交互作用的传播关系。微信公众平台虽然互动的方式很多,但挖掘和应用的程度不高,尤其是对于微信语音的应用缺乏。

新媒体编辑针对于健康传播双方渴望交流和需要交流的特性,进行更高效的互动,对于推文的留言积极回复是基础,并结合微信的语言功能挖掘更有效的互动渠道,建立良好高效的互动机制。此外,编辑需要有很强的决断力,在互动中把握近期公众关注的热点与健康知识盲区,从而为选题策划提供新的思路。

四、结语

健康是与公众息息相关的话题,也是专业性较强的传播主题,做好健康传播并非易事。在微信成为健康传播主渠道的今天,增强社交媒体编辑人员的编辑力是时代的新要求与新挑战。健康传播编辑力的重构与提升是新兴媒体与传统健康传播的全面融合,符合微时代传播新语境。

猜你喜欢

健康传播微信公众号
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实践视角的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探
采用开源路由器实现多功能智能监控报警系统
江苏生鲜产品微信公众号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
《燕赵都市报》做好健康类新闻的认识与实践
新疆乡镇居民健康信息传播类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