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话原型下盖茨比的欲望悲剧解读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阿尼玛潘多拉黛西

张 萌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四平 136000)

一、盖茨比与神话原型的联系

神话原型理论中的神话是指运用神话中的象征方式投射到现实世界,而原型是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典型形象,原型包含了人类集体无意识,反映出人类的精神世界。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来表现这部作品的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神话原型是“潘多拉魔盒”与“阿尼玛情结”。“潘多拉魔盒”的象征意义是欲望带来的灾难,在希腊神话中,作为诱惑的化身,潘多拉的出现会带来争执、嫉妒、欲望等一系列的人类原始冲动。在小说中,黛西的美丽外表和与众不同的品味吸引了许多男人的目光,男人们为了她争风吃醋,她的丈夫为了她也处心积虑去陷害其他男人,盖茨比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盖茨比没有黛西想要的物质化生活,所以他所缺少的地位、金钱、爱情对于他来说都是潘多拉式的欲望。阿尼玛情结的象征意义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成分。阿尼玛身上有男性认为女性所有的好的特点。在遇到自己的阿尼玛女性时,他们会体验到极强的吸引力。盖茨比的阿尼玛表面是黛西,为了得到黛西,他选择了权力、地位、金钱,因为这都是黛西和他在一起的前提。所以盖茨比会产生得到地位和金钱就得到了爱情的内心想法,他的欲望就会得到满足,这是神话原型理论下盖茨比欲望产生的原因。

二、欲望的神话原型

神话原型的象征意义是用来分析盖茨比欲望的关键所在,“阿尼玛情结”是男人心中最完美的女性追求,而“潘多拉魔盒”会勾起男人之间最原始的争斗心理,这两种原型在盖茨比身上都有着明确体现。

(一)盖茨比的阿尼玛情结

在现代社会中,神话原型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的。“潘多拉”作为小说中的神话原型,它是勾起男人们之间勾心斗角的源头,是欲望的化身。在西方社会,一直都是父系氏族,女性作为男性权力的象征,历来都是男人们所争夺的。“潘多拉”作为女性完美的象征,必然会勾起男人们内心的阿尼玛情结,他们把追求女性当作追求力量,把这种力量作为成功的表现,于是男人之间的争斗就代表了对权力、女性的争夺。

盖茨比一心想要跻身上流社会,但他的财富并不能改变他的地位。他想要得到黛西,但黛西需要的不只是金钱,她还需要一种高贵的社会地位来维持她作为贵族小姐的尊严。盖茨比要想得到黛西的青睐,进入上流社会是最佳的选择。黛西就像“潘多拉”一样,她勾起了男人们争斗的心理和占有的欲望。黛西的丈夫汤姆为了不让自己因为妻子被抢而名声受损,不断地向黛西揭发盖茨比的发迹史,参与走私、混迹黑帮等污点,让黛西意识到和一个走私犯在一起一定会身败名裂。所以在丈夫谋害盖茨比时,黛西成了帮凶。

盖茨比的阿尼玛情结从初识黛西到他生命结束,从未减弱。无论是他在贫穷时对黛西的爱慕,还是在发迹后对黛西的感情,相比来说他的阿尼玛情结越来越严重,不过一直得不到满足。他相信有了地位和金钱就能拥有爱情,当初黛西投入汤姆的怀抱就是因为他贫穷、没地位,现在他有了丰厚的资产,可以通过金钱来打动黛西。不仅如此,因为黛西出身贵族,盖茨比还可以因为黛西的裙带关系跻身上流社会,正可谓一箭双雕。在这一时刻,盖茨比对黛西的爱情已经变为对于物质的欲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阿尼玛情结已经不单单是对于爱情的欲望,更多地掺杂了对地位的欲望,他对于成功的渴求已经占据了阿尼玛情结的大部分,充满了功利性因素。只有打动黛西并拥有地位,盖茨比的阿尼玛情结才会得到满足。

(二)盖茨比与潘多拉陷阱

黛西本人是充满魅力的,但追求者们所在意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更能引起追求者们争斗得头破血流的关键是黛西出身于名门的身份地位。对于黛西的丈夫汤姆来说,她是保持其社会地位的工具,因此面对盖茨比的追求,汤姆也只是担心失去了黛西会让他身败名裂。所以黛西的人物原型就是引起男人们争斗的“潘多拉魔盒”,拥有了黛西就相当于拥有了地位,而盖茨比对于黛西的感情就是对于汤姆地位的挑战,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汤姆不惜去谋害盖茨比,所以黛西对于盖茨比来说就是“潘多拉陷阱”。

在这样的条件下,黛西成为了主宰男人们权势的主体,虽然她并没有让男人们为她争斗,但是却被动地被卷入到争斗漩涡之中,这是由于她的个人价值观所造成的,她被称为“潘多拉”,是因为她选择男人的条件就是地位和金钱。从本质上来说,她是依靠男人来生活的,所以她必须去迎合男人,只有这样,男人们才会为了她去争斗。黛西懂得如何满足男人对女人的要求,在小说中当尼克第一次见到黛西时,就被黛西的衣着品味所打动,她时尚靓丽,并具有强烈的美感和优雅的现代气息。所以对于盖茨比来说,黛西是一切美好的象征,黛西的美丽就像是个温柔陷阱让他不可自拔。而盖茨比也明白,要想得到黛西,就必须拥有她所看重的金钱和地位。因此,从深层意义上来说,黛西让盖茨比对于地位的追求变得更加的疯狂。

三、异化欲望的悲剧

盖茨比的欲望总体上来说是20 世纪20 年代的美国的一个社会缩影,商品经济的爆发式发展,让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金钱、地位、美女成了人们生活的目标,所以盖茨比的欲望是被时代所扭曲的结果,也就必然是悲剧性的结局。

(一)欲望悲剧的个人原因

因为物质的缺乏,所以盖茨比对于金钱、地位和美女极度热衷,他的欲望悲剧也就来源于这些。财富梦他实现了,但地位与爱情对他来说依然无法得到满足。财富只是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但是上流社会还是拒绝了盖茨比。当盖茨比和别人谈及自己的过去时,他对于自己的农民家庭闭口不谈,反而编造出一系列的谎言来掩盖自己的出身。小说中他在对尼克进行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是出身于名门、家人早已过世、并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的富家子弟。他用这种虚假的身份来满足自己对于身份地位的渴望,继而磨平内心来自贫苦家庭的自卑。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让盖茨比抓到了救命稻草,似乎他的谎言都有了根据,底气也变得充足起来。不仅如此,盖茨比的欲望悲剧也和他对黛西的欲望有关。黛西本身就是一个浑身充满欲望的女人,她对物质生活的热衷是盖茨比无法想象的,她并不在乎感情和婚姻,只是把这些当作是换取浮华生活的筹码,她靓丽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一颗冷酷的心,极端的自私才是黛西的本质。对于这点,盖茨比也是有所觉悟的,但他还是痴迷不改,这也使他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他想要给黛西一切美好的东西,但是盖茨比低估了商品社会对于人的异化,黛西是不可能被满足的。所以盖茨比得不到黛西的爱,于是把他人的欲望转变成自己的欲望,从而被欲望驱使,这是盖茨比欲望悲剧的深层原因。

(二)欲望悲剧的社会成因

20 世纪20 年代的美国因为商品经济的爆炸式发展,金钱关系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层面,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也就变成了衡量一个人的财富与地位。个人的理想追求被这种异化的社会价值观改变,变得充满利益化和功利性。个体对于欲望和梦想的选择就成了一种人生的抉择问题。盖茨比对于黛西的爱也在这种金钱观至上的时代变得不再纯洁,对于美女和地位的欲望取代了原本单一的感情,而黛西对于盖茨比也没有感情基础,所以在这种社会价值观面前,爱情变得充满铜臭味,人们致力于享乐和消费,变得纯粹的物质化,盖茨比的欲望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下变得畸形。他的欲望等同于对金钱地位的欲望,他认为爱情可以满足一切其他方面的需求,所以对于黛西的欲望更符合权力地位的替代品。

因为社会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制造商们之间的销售竞争也异常激烈,这种争斗的心理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消费不是单纯的满足需要,炫耀财富也变得平常。盖茨比对黛西的占有欲就是具体的体现,因为黛西的魅力,相当多的追求者希望得到她的青睐,黛西也因此变得更为抢手。小说把商品社会的异化价值观变成了对于女人的占有欲,盖茨比赢得黛西的芳心不仅仅是得到了爱,同时也得到了这场竞争的胜利。黛西变成了一种战利品,或者说是男人的尊严象征。所以在金钱消费观异化下的欲望让盖茨比对黛西的感情充满了功利性。从象征意义上来说,小说通过盖茨比表现的就是战后美国人的生活现状和精神状态。不过最终盖茨比的欲望随着他的死亡而消失,也代表了商品经济的异化价值观的失败,这说明被异化的欲望一定会以悲剧结局。

注释:

①高市政.神话原型理论初探[J].烟台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1986,(1):42.

②潘雁飞.多维文化视野下的神话原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23.

③刘孝绰.浅析神话欲望理论[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1860.

④张学军.美国近代发展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254.

猜你喜欢

阿尼玛潘多拉黛西
周韶华作品
阿尼玛卿,常在于险远
摄影《阿尼玛卿冰川》
上海夜色714定制影院 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
科技的“潘多拉”
潘多拉手袋
空位
魔鬼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