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舞蹈编创中儿童绘本元素的渗透价值探讨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绘本舞蹈动作

程 冬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 盐城 224005)

开展符合幼儿理解认知能力的审美教学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陶冶幼儿的情操,引导幼儿形成阳光健康、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品质。而幼儿审美教育主要让其感受自然之美,体验音乐、绘画等艺术人文之美,从而帮助幼儿掌握正确欣赏美的方法,构建其创造美的能力。绘本舞蹈是当前深受幼儿欢迎,同时也比较容易开展的新型舞蹈教学模式,其理论概念为老师引导幼儿根据平面的绘本故事激发想象力,用舞蹈动作将绘本故事的具体情节演绎出来。对幼儿来说,绘本舞蹈具有提升艺术审美情趣,开拓思维想象空间,促进手脑并用,增强创造力的作用。

一、幼儿舞蹈编创融入绘本元素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情感认知

绘本舞蹈是舞蹈教学中的新概念,是对传统幼儿舞蹈教学的一次突破创新,能够让幼儿快速建立对美的基本认知,并事半功倍地完成幼儿美育教育目标。幼儿美育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既定的时间周期,需要教师用最能激发幼儿审美情趣和认知理解积极性的方式,达到循序渐进的教育效果。绘本舞蹈对于幼儿而言,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审美教育。首先,它能够让幼儿进行阅读,绘本的色彩形象,编创的故事情节可以帮助幼儿激发色彩感知度,增强形象理解力,提升基于故事内容的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它能够带动幼儿在符合绘本故事情境、气氛的音乐背景下,让幼儿通过舞蹈动作进行表演,从而帮助其锻炼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提高音乐舞蹈艺术表现能力。由此可见,绘本舞蹈融合了多元化的艺术形态,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塑造更加直观具体化的艺术综合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幼儿沉淀潜在的艺术综合素养,让审美教育变得更加直观具体,有据可行。让幼儿通过舞蹈动作来展现绘本故事,就能让幼儿直观感受故事情节中蕴含着的最基本最朴素的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其充满真善美的情感认知。

(二)有利于引领幼儿社会性正确发展

幼儿绘本是通过文字与图画的结合,按照幼儿的理解水平,将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以故事串联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图画读本。根据人类智力成长研究成果,身处3 到6 岁的幼儿,主要通过形象思维来对万事万物进行系统思考。而绘本能够推动他们的思维跟随书中的内容进行想象,在大脑中形成生动形象的认知,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能够对绘本中人物的动作形成深刻的印象。这对于绘本舞蹈编创来说,等于提前在幼儿大脑中形成了良好的基础。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载体,而通过绘本阅读可以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舞蹈动作与故事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幼儿不再机械式地完成几个简单的动作,而开始懂得动作背后的价值。由此可见,教师创造性地把绘本故事情节融入舞蹈表演之中,是对故事阅读与音乐舞蹈无缝衔接的艺术创造,这是对传统幼儿教育的颠覆与革新,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其内心世界,使其实现社会性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活认知

幼儿处于学习意识最强烈、人格塑造最关键的阶段,在此期间,正确生活常识的积累和人生价值观念逐渐形成,这对其人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绘本故事的主题基本上都是对生活常识的提炼与浓缩,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明白在生活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就像绘本《大卫不可以》体现的那样。很多幼儿都有逆反心理,面对爸爸妈妈要求的事情,他们知道是对的,就是不愿意做,比如早期刷牙等,若是幼儿老师将刷牙的动作融入舞蹈之中,就能帮助幼儿了解刷牙的诸多好处,进而主动刷牙,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加容易让幼儿接受。

另外,很多从绘本故事中延伸而来的舞蹈,可以是一个人跳的,也有可能是几个人相互配合,这有利于幼儿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塑造。虽然绘本上会讲述一些相关主题的故事,但是舞蹈则能够让幼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方面的作用,从而更加认同这些优秀品质,让其思想道德境界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幼儿舞蹈编创中渗透绘本元素的途径分析

(一)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

绘本阅读具有图文结合、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的特点,符合幼儿追求色彩鲜艳、故事内容简单、能够引发强烈模仿兴趣的身心发展特点。由此可见,教师在以绘本故事为依据进行舞蹈动作创意改编时,也要让舞蹈中音乐背景、动作幅度等元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绘本故事主题的挑选要适合编舞需要,尽量挑选故事情节简单,舞蹈动作适宜孩子表现自我的题材。二是要尽可能倾听和尊重幼儿的想法,比如可以开展绘本故事讨论会,让幼儿们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内容,老师要选取绝大多数幼儿都读过的,并且能够明白其中蕴含着什么意思,然后再进行舞蹈动作的改编,提升幼儿运动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做到教育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三是舞蹈动作不能太复杂,不能超出幼儿的身体承受范围,在舞蹈节目中要做到层次分明,衔接有序。

(二)要让舞蹈动作融入多样化的艺术元素

教师在编舞中融入绘本元素,要明白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舞蹈动作要生动反映绘本故事内容,要合理地融入多样化的艺术元素,如果仅仅只有舞蹈动作,那么将不会起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音乐元素是舞蹈艺术表现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如果舞蹈没有衬托其主题的音乐,那么就会变得单调无味,艺术效果会大打折扣。幼儿舞蹈音乐与其他形式的音乐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旋律起伏要与舞蹈过程相契合,整体曲调要明快简单,要有辨识度等。为此,教师在创编融入绘本元素的舞蹈动作时,要选取合理的音乐曲风来衬托中心思想,要确保整体的氛围是一致的,切不可南辕北辙,相互矛盾。

(三)要让舞蹈表现像绘本那样具有画面感

绘本的特点就是插图多,截取的场景画面多,通过生动直观的视觉形象来表现出应有的内涵。而绘本风格并不是单一的,有时候会融入多种绘画表现形式,比如一些绘本将铅笔素描与水彩画相结合,有的色彩构图十分夸张,能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舞蹈作为人体肢体语言的一种展现方式,每一个动作都能够定格成为画面,都是连续性的视觉艺术呈现。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更加喜欢色彩鲜明的画面,为此,在舞蹈创编中,教师可以参考绘本中的画面表现,同时借助服装、道具,在这些元素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够进一步让儿童沉浸在舞蹈氛围之中,在表演中激发展现自我风采魅力的兴趣。

(四)要让舞蹈内容集中体现绘本故事最核心的部分

绘本故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并不是每个都能适用于舞蹈改编,而且绘本故事有时候是一个完整的结构,老师不能机械式地将整个绘本故事内容都植入到舞蹈中,这样必然会导致舞蹈表现得不伦不类,突破传统幼儿舞蹈的时间限制,让艺术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可以用提炼法对绘本的故事情节进行浓缩,选取其中最重要的关键点,对于绘本故事内容中的细枝末节可以合理忽略,再以此为线索进行舞蹈动作编创,能最大限度地突出主题,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就是有价值的编创。

比如,根据绘本《点点点》改编的舞蹈,其表现元素是点,但是通过点连成线,再从线串联成为形状来创编舞蹈,表现出来将会千变万化,如果得不到统一的规范,将会让舞蹈动作杂乱无章。为此,老师应该通过点线面选取一个方向来延伸,比如在舞蹈中只表现正方形、圆形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对形状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舞蹈编创中融入绘本元素,是不同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创新之举,值得在幼儿教学中大力推广。但是,舞蹈编创作为相对专业的创意行为,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展现绘本中的可取之处。这其中,老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幼儿的立场来选取舞蹈主题。舞蹈与绘本相结合能够推动幼儿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全面进步,只有这样,幼儿舞蹈才能够体现应有的价值,让幼儿教育质量得到跨越式提升。

猜你喜欢

绘本舞蹈动作
绘本
绘本
绘本
冰上舞蹈搭档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和舞蹈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