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表演艺术中的美学问题分析

2021-11-14张冬莎

戏剧之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表现力琵琶演奏者

张冬莎

(河南理工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琵琶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重要的一种,流传至今已经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结合了无数音乐者的智慧和结晶,将一首首乐曲的艺术风格完美地演奏出来。琵琶乐曲的风格各不相同,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琵琶的演奏不只是靠单纯的手指技法的弹奏,从最开始的手指轮弹的技艺和转换配合,需要演奏者不断地进行练习,以不断达到一定的技艺程度,对于演奏者来说,要将每一部琵琶作品中融合自己对于其的理解和感受,不断加以磨练和改进,改善自己演奏方面的缺陷。

一、琵琶演奏中的技艺美

琵琶演奏的主要要点在于把握点与线之间的关系,琵琶演奏中流露出来的声音的美感、音乐的旋律,在琵琶的演奏下具有不一样的音色美,营造出一种非凡的气氛和意境。而要掌握琵琶弹奏中的技艺美感就要求演奏者注意演奏的方式方法。琵琶属于弹拨类型的乐器,演奏技法相对其他乐器而言较为复杂,是以要求手指的灵活性和精妙运动为基础的,这是最基本的动作要领,从弹奏到按挑等手法来看,演奏的主要动作不仅要求技艺的精准,而且要掌握练习的运用和配合,因为琵琶演奏的练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练习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期以往的练习才能自如掌握。演奏者在熟练练习指法技艺的同时,乐曲的演奏必须合乎作品的情境和意境,演奏者需要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融入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能够与观众产生互动和共鸣,这就是要依靠着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随着演奏者年龄的增长和技艺的提升,演奏者的技术会更加熟练,在演奏时也会更加自然,收放自如。

音乐作品技术的表达和艺术的表现是需要相互配合增长的,不能顾此失彼,因为演奏的技术是艺术的基础,音乐表现力并不是单纯的依靠技术就可以的,但是缺少了技术的支撑,任何音乐也就没有了自己的表现能力,对于创造的艺术也就无从谈起了。琵琶演奏是依靠琴弦的触摸声而发出的声乐,发出的声音或清脆或明亮,随着琴弦拨动的位置和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色的变化,所以不同的技巧所表达的情感不同,随着幅度和音色的变化,演奏者会表现为或激昂或柔情的音色变化。不同的演奏音乐所带来的情感诉说是不同的,传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也是不同的,若声乐欢快而鲜明,听众能够感受到愉悦轻松的氛围,若声乐高昂而嘹亮,听众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沉而悲壮。演奏者需要运用技巧来表达声乐的力量与节奏,情感与色彩。优秀的演奏技术是音乐表现力的奠基石,演奏者要对个人技巧的提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锻炼,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具备成熟的状态和良好的演奏能力。

二、琵琶演奏中的气韵美

演奏琵琶时同样需要正确的气息,气与韵同样与作品的表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气息与语句同样离不开演奏者自身的演奏能力,演奏者在练习自己的发音和指法时需要注意到这两者是练琵琶演奏的关键,演奏者要尽量地演奏相对较为不同的乐曲,查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地训练气息与手法,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艺。气息的呼吸与运用配合都体现着不同的看法和技艺。在一些深层次的表达上,演奏者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还是应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对此演奏者应当长时间保持基本功的练习和学习,使演奏者能够不断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进行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坚持树立起对于基础练习及能力培养提升的演奏能力水平。

琵琶演奏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象作为表现意境的中介,对于每一个琵琶演奏者来说都极为重要。人们在音乐演奏中需要借助于内心的想象、联想以及审美中丰富的情感体验,使演奏主体内心变得更加充实。音乐表现力需要一种创造性能力,是在这种创造性活动的主体下所发挥的能动性,创造性活动就是艺术家的想象能力与水平。作为琵琶演奏者,在进行琵琶演奏训练的过程中,相信每一位演奏者都会借助艺术想象来表现自己的作品。中国古典歌曲的旋律和艺术表现形式,也就是起、承、转、合的音乐结构,在演奏时适当地加以气息的运用到起承转合的演奏思维。演奏者应根据音乐作品的内涵来运用气息,有助于音乐情感的表达和作品情感的表现。除了“气”之外,“韵”也是演奏中不可缺少的。琵琶演奏中不只是为了传达出音乐的美感和动听的旋律,最重要的是传达出作品所富含的深刻的内涵和精髓,包括作者原有的情感,还包含着演奏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以及与听众的相互交流沟通。演奏者需要不断培养各种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广度,对自己所要演奏的乐曲有着丰富的见解和领悟,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历来主张的以迹会神的传统美学观念。

三、琵琶演奏中的意境美

一般而言通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便能判断其内心与思想。琶曲也是一样的,除了形象的传神,演奏形式的具体化也更能将乐曲的主题思想展现出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音乐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单单依靠情感而形成的,更多的是通过音乐弹奏者结合经验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表达。这就是演奏过程时作品中包含的感情和听众的个人感受会有差别的原因。

琵琶表演作为一种传统的表演艺术,演奏者将琶曲表演得形神兼备就是对整个琵琶音乐演奏的极高境界和层次,技术更丰富,文化更多元,内涵更深刻,创造演奏的深层次改变和提升,让演奏不再拘泥于教条的弹奏,而是变得更加灵活和灵动,演奏者需要用自己的内心来感受音乐,以此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之中,用自己的情感来表现音乐,这样的音乐表现力才是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将自己全身心地置身于每一次的舞台表演中,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中稳步提升自己的音乐表现力,让自己的演奏作为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态,在生活和各种情况下能够自主地联想到不同的创作能力,将形神结合起来,表达出连贯性和相连性,传递给观众和听众一种美的享受,视觉盛宴也是听觉盛宴,让不同的观众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因为不同人的审美能力多有不同,一些音乐方面的理解也是大不相同,对于现场效果的传达,一些听众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琵琶这种乐器是一种独特的完整表达的音乐形式,在按照乐谱演奏的过程中,将整个旋律和乐曲表演出来。对于琵琶这种独特而重要的音乐文化来说,如何提高琵琶演奏者的音乐表现力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对于某些音乐的展现来说至关重要。针对以上所述,就要求演奏者不断加强自我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地丰富自我的同时能够对于整体音乐的走向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需要拥有结合各种演奏技巧的能力以及全面审视的能力。

四、琵琶演奏中的形神美

琵琶演奏中的美是多元的,要具备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方法,表演讲究的不只在于技术和能力的提升,更在于能否表达出演奏者自身的想法和能力,使听众能够全身心地浸润到弹奏者的氛围中去,获得与弹奏者相同的感受和思想,达到情感的共鸣,感受琵琶独特的魅力,欣赏琵琶弹奏中的艺术意味。演奏者只有把这些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达到音乐内涵的共鸣的要求,音乐才有感知力和表现力,音乐表达中的审美与表达是不同音乐的归纳和概括,是整体音乐内涵的核心所在。

琵琶用独特的乐曲和内涵向不同的人展示着声乐的魅力和感染力,向听众诉说蕴藏的情感和能力,这样有机结合在一起就能真正把握作品的基调走向,传达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内涵和形象。虽然演奏者掌握了很多的琵琶技巧,学会了很多曲目的演奏,但也不能忽略了最为根本的需要即将乐曲深层次的精神和内涵表达出来。音乐的感性审美需要表现出来,而对于声乐的把控就需要弹奏者做到技巧与能力的配合与感染,结合自己本身的情感,配合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方法,运用各种演奏技巧的同时,尽力表达出作品本身以及演奏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这就是一个优秀的琵琶乐曲的精神所在,也是难点核心所在。将音乐中的感染力表达出来,就需要考查到表演者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对自己所要演奏的乐曲的理解力,加入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歌曲之间产生情感,并需要专业的动作和姿态来增加内涵。演奏者在演奏中既要注重作品的穿透力,还要注重作品的连贯性,要配合自如,另外还要注意控制与状态的形神配合,并把它们完美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必须用心来感受音乐,表达音乐的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演奏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最高的水平。如何将演奏配合一些其他的文化、知识、素质、涵养来通过这些自然、和谐、朴素地表达出来,这就展现出了琵琶演奏之中的美感和能力。

琵琶是具有传统美的一种中国器乐,它的音乐表现力颇具特色,能够得到不同的处理和表达方式,对于琵琶演奏的美学研究,不同的演奏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将琵琶演奏的技艺和气息、情感的传达和意境的表达等等方面,仍需要加以深究和改进,如何将这些方面融合起来,并且不断结合实际的演奏应用,所追求的是审美意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艺术作品是从心出发的,要让作品富有表现力,就必须注重演奏者内心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性能力,表达出来的丰富内涵是演奏的核心所在。

猜你喜欢

表现力琵琶演奏者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窈窕淑女琵琶妹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我的“反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