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吐字演唱者唱腔

张 霞

(南阳文化艺术学校 河南 南阳 473000)

戏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拥有历史底蕴,也富含文化底蕴,在我国音乐事业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戏曲唱腔的独特韵味是其他音乐表现形式所不具备的,这也正是其特色所在,在艺术形式多样化发展的当前,越来越多创新型音乐形式中都开始追求与戏曲艺术的融合,借助传统音乐艺术并展现其传统特性,让音乐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现代化音乐事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二者的融合,探讨声乐演唱技巧和戏曲唱腔的融合对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声乐演唱和戏曲艺术概述

(一)声乐演唱和戏曲艺术的差别

声乐演唱主要是通过对声音、语言以及节奏等方面的把控而实现的,尤为注重气息的控制以及咬字的训练。声乐演唱中对气息、节奏等的差异性把握造就了其技巧的多样性,如传统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以及原生态唱法等,展现出丰富的审美艺术价值。演唱者以声乐形式进行演唱时,通常会采用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对自身的气息、咬字、节奏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从中总结经验、把握技巧,由此提升自身的声乐演绎效果和表现力。

相比之下,戏曲艺术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并展现出独特的中华民族特点,其无论是从唱腔上,还是从发声技巧上来看,都充分体现了艺术价值。戏曲艺术的具体形式同样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地域性差异上,如河北梆子、豫剧、昆曲等,以地区文化和方言为基础而构成的戏曲形式,地域色彩浓厚。也正是由于地域性差异,戏曲艺术在不同地区的接受度和接受人群也各不相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相对复杂。戏曲唱腔除了对曲调和唱段要求严格之外,对演唱程式也十分关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通常要求演唱者把握多个关键点,以聆听、观察等方式真正把握戏曲唱腔的演绎。

(二)声乐演唱和戏曲艺术的相同点

虽然声乐演唱和戏曲艺术各具特点,但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演唱方式上具有共性,声乐演唱技巧和戏曲唱腔中都应用了头腔共鸣发声方式,即注重声音和呼吸的应用,要求在演唱时运用口腔、鼻腔以及胸腔等部位产生声音的共鸣,实现音律的增强。头腔共鸣方式中也强调演绎状态要保持放松,吐字必须清晰,呼吸也要随着音律音调的变化而合理调整,如此完成灵活的演唱声音转换。其次,在音调运用上具有共性,声乐演唱技巧和戏曲唱腔都讲究对演绎氛围的艺术追求,通过对一些音调的调整和改变达到与音乐旋律的一致性,如增加装饰音、添加花舌音等,都能够增强演唱的效果,并且更易于表现出演唱情感。最后,在风格韵味上也具有共性,主要体现在声乐演唱中对戏曲唱腔的艺术借鉴,声乐演唱除了要求吐字清晰、发音准确之外,也注重对情感的表达,而简单的演唱通常无法充分展现出情感意蕴,因此便对手势、眼神等方面也提出了演绎要求,配合一些手眼肢体动作来呈现情感,这与戏曲唱腔中的舞台表演风格存在相似性,即为二者之间的共性表现。

二、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

声乐演唱技巧与戏曲唱腔的融合是对新时代音乐创新发展的一种体现,把握有效的融合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声乐艺术的进步,而且还能够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同时对现代化音乐事业的发展有着建设性作用。

(一)演唱通道保持一致

在声乐演唱和戏曲演绎中,演唱通道是非常基础的要素,只有保持全程一致且轻松,才能够为演绎效果提供保障。一方面,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主要运用胸腔和腹腔进行呼吸调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唱,维持一种完全开放的状态,以提升演唱质量。胸腔和腹腔的呼吸带动不仅能够让演唱者的发声部位保持松弛,也可以更好地将声音送出去,使音律得以扩张。另一方面,在演唱过程中也要保持音色的一致性,从演唱初始到演唱结束,都应该做到音色上的统一,这对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水准要求。只有音色协调统一,才能够真正引起听众的共鸣,为了实现这一点,演唱者需要经过重复且多次的演唱训练,把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让音色在整个演绎过程中能够一致,以此带给人们更好的音乐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注意对气息的灵活运用

气息是声乐演唱和戏曲唱腔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演唱的最终效果,因而对气息的灵活运用是演唱者演唱中需着重关注的点。对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一般以腹部呼吸法为主,小腹呼吸法最有效果,通过小腹呼吸法的应用可以为演唱者提供稳定的呼吸支撑点,有效防止气息上行以及肆意游走,更容易保持演唱过程中气息的稳定性,进而将呼吸深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小腹呼吸法的前提下,也必须把握气息运用的灵活性,声乐演唱和戏曲表演中,虽然作品的情感不同、节奏不同,但是对灵活性的把控要求都相对较为严格,声乐演唱技巧中可以借鉴戏曲唱腔中对气息的运用技巧,如真假声的混声唱法,这种气息的灵活转换不仅能够让演唱者的声音更加圆润,也可以充分展现出演唱作品的风格特点,带给听众不一样的音乐体验,传递独特的音乐审美艺术观念。

(三)把握吐字发音的准确性

吐字发音在音乐演绎中同样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如果一个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能清晰地将曲段或者歌词传递给听众,那么听众只能感受到单一的音乐节奏和音调变化,而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情感,真正的艺术价值也难以传达出去。传统的戏曲演绎中,对吐字发音的技巧是比较看重的,甚至对每一个字节都会赋予不同的发音标准,其也是传递情感的主要途径,并且演唱者的吐字发音效果还直接体现了其戏曲演唱功底。声乐演唱中对于戏曲唱腔中的吐字发音技巧可以进行借鉴融合,根据不同的情感需要和情绪要求,对各段音乐的音节进行仔细分析,注意咬字技巧的灵活变换,如有些地方需要相对柔和的吐字发音,而有些地方则需要较为高亢的吐字发音,一张一弛,才能够提升表演的水平。

(四)把握风格形式的多样化

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语言和文化也存在非常明显的不同,而声乐演唱和戏曲唱腔也在这些差异中呈现出风格形式上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戏曲唱腔都极具地域特色,如北方的戏曲形式以快节奏为主,豫剧、河北梆子就是代表,其中对于吐字发音主要讲求连贯性,不拖泥带水,高亢而干脆,也正体现了北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而南方戏曲则体现着南方的风土人情,以黄梅戏为例,其中对唱腔的运用婉转柔和,音色灵活变换,既有起又有落,对情感的把控也逐层递进,将南方水乡的温和与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戏曲唱腔中这种地域性的差异在声乐演唱中也可以加以融合,以多样化的演绎方式呈现出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风格,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让演唱和表演都更加新颖和活跃。

(五)着重表现情感的传达

无论是声乐演唱还是戏曲艺术,其中都蕴含着一定的韵味,听众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也时常将韵味作为演绎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韵味包括声韵、字韵和情韵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情韵是核心,要求演唱者在艺术表演中必须具有充沛而真挚的情感,能够完整传达演唱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引起听众的共鸣。而情韵的把握则需要演唱者对所演唱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变化,运用合适的演唱方法和音色技巧将情韵更好地展现出来。另外,声韵是演唱的主要支撑,在对情感、情绪进行把握的基础上,也要合理运用音色、音调,其也是影响情韵输出的重要因素。准确把握声韵、字韵和情韵,更好地表现演唱内容,清晰地吐字、清脆地发音,让声乐和戏曲都以声情并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如此达到的音乐艺术效果更能满足人们的艺术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声乐演唱和戏曲艺术都是音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音乐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多样化的艺术需求促使音乐形式也要随之创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实际上,声乐演唱和戏曲艺术既存在个性也具有共性,因而为声乐演唱技巧和戏曲唱腔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为促使二者能够更好地融合,并发挥出各自的艺术优势,则需使演唱通道保持一致性,注意对气息的灵活运用,把握吐字发音的准确性,同时也要把握风格形式的多样化,着重表现情感的传达,互相融合、互相借鉴,促使声乐演唱和戏曲艺术能够同步发展,这对于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吐字演唱者唱腔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