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摩梭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研究

2021-11-14康雅馨谭春艳

戏剧之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摩梭摩梭人民歌

康雅馨,谭春艳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101)

一、四川摩梭民歌概述

(一)四川摩梭民歌的艺术概况

摩梭人是现今聚居在云南和四川交界处的一个族体,存留了独特的母系及婚俗文化。因为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使摩梭民歌成为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历史、习俗等的重要载体。摩梭民歌是摩梭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编创,并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传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形式。

摩梭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和独特的音乐价值,四川凉山地区的摩梭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按照体裁形式可分为:传统古歌、风俗歌、情歌、劳动歌谣、阿哈巴拉调等类型,都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他们对日常生活劳动的态度、情趣,涵盖了摩梭人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

摩梭民歌是摩梭文化的一部分,它时刻伴随摩梭人的生活,产生于摩梭人民的社会生活、劳动生产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各个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感情。作为摩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摩梭民歌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纳了藏族、彝族、纳西族、普米族以及汉族的文化精髓,同时沿袭和继承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寓意风格独特,可谓中国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

(二)四川摩梭民歌的社会功能性

1.人生礼仪功用

摩梭民歌的社会功能性主要表现在礼仪功能性和祭祀功能性上。摩梭民歌的礼仪功能贯穿于摩梭人民人生的四个阶段,即诞生、成人、婚姻、死亡。

例1:过了一天又一天,过了一年又一年,月份在前面引路,领来了新的一年。

三十个吉祥的晚上,积累成月;十二个美好的月份,积累成年。

——摘自《成年歌》

这首歌是摩梭人家年满十三岁成人仪式上的歌曲,举行成人礼就标志他们从此是社会的一个正式成员,需要肩负社会责任并享有社会权利。

例2:我们结成亲的这台事,要让居住的大地听见,这事就像土地一样广阔无边。

我们结成亲的这台事,要让山谷知道,这事会像山谷一样漫长。

——摘自《结亲歌》

这首歌是摩梭人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中举行婚礼唱的歌曲。婚礼是摩梭人重视的终身大事,更有专用的歌曲及规定。

例3:树叶黄了就要落,时候到了祖先就要接你走。

你不要心慌意乱,人生总有离别时,你安心的去吧!

——摘自《安魂曲》

摩梭人的葬礼文化是摩梭人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摩梭人葬礼文化内容的有二十余篇《丧葬歌》。

2.祭祀与驱邪功用

摩梭人有十分突出的自然崇拜现象,认为万物有灵,自然界的变化都有神的意志。每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会请“达巴”祭祀诸神,念经祈祷,消除灾害;每当人有疾病、死亡,便会祭祀祈祷,以消灾避难,保佑平安。

例:这家人的子子孙孙,向你们叩头敬拜,请你们赶走所有的鬼,

禳除全部的邪恶,乞求你们喜降福泽,乞求你们保佑我们吉祥安泰。

——摘自《祭山神》

3.交际功用

情歌作为异性间交往的媒介,是我国许多民族中民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功用。青年男女从相识到定情,往往要有一定过程,对歌的内容也就形成了一套程序。

例:男:阿夏呀,要是你的心坚贞,我愿在刀口上给你铺路。

女:阿珠呀,要是你的情义厚,我愿在马鹿角上给你搭桥。

——摘自《我愿在刀口上为你铺路》

二、四川摩梭民歌发展面临的挑战

摩梭民歌产生于民间,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它是摩梭人表达日常情感的精神寄托,在摩梭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摩梭民歌正逐渐走向衰退,并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所以为了摩梭民歌更长远的发展,我们应该正视其面临的挑战,让摩梭民歌在当今社会中继续传承发展下去。

(一)现代化进程加快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冲击,传统民族音乐在当代城市化主流音乐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地传统原生艺人的思想态度也受到了巨大冲击。摩梭民歌原有的生存样貌、生存方式正逐渐面临消退,民歌数量也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如不加以抢救性的整理与保护,将会濒临失传的危机。

(二)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不同的时代,大众的音乐审美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随着网络歌曲,港台地区音乐和外国流行音乐的不断侵袭,现代人对旋律通俗、节奏简单、内容老化的摩梭民歌无法产生共鸣,这无疑体现出摩梭民歌发展以及关注度逐渐低下的困境,也印证了民歌逐渐衰退的迹象。

(三)多元文化的巨大冲击

摩梭民歌的内容多以人民的社会生活,表达日常劳作的喜怒哀乐为主,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其题材、语言等都受外来文化影响相对较小,是在发展环境较为独立的文化氛围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思想新风潮的来临,以口口相传的摩梭民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摩梭人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没有得到构建和巩固,面对自己的民族歌曲“啊哈吧啦”“甲蹉舞”,听多了单纯的民调民歌,觉得俗气。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民族文化的断层。

三、四川摩梭民歌保护、传承的措施及对策

(一)四川摩梭民歌的静态保护

所谓静态保护,就是指对摩梭民歌现有的内容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摩梭民歌蕴涵了摩梭人独特的人文思想和生活情趣,也体现着摩梭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摩梭民歌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摩梭民歌的静态保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制定保护机制与加大财力投入

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不仅在政策上支持,也需要给予一定经济上的扶持,对于那些为摩梭民歌传承作出贡献的传统原生艺人,应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另一方面,应在政府的帮助下,加大摩梭民歌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的摩梭民歌传承的专项资金,扩宽多渠道以对摩梭民歌进行宣传。具体结合新时代的媒体,通过网络等传播力度大的途径加以宣传。同时可以举办摩梭民歌传承人选举比赛,提高摩梭民歌的传承发展力度。

2.书面整理保护

现存的文献资料中对摩梭人的走婚、建筑、服饰、文化方面描述较多,但是,专门针对摩梭民歌的文本资料较少,相关的音像资料更是匮乏,并且摩梭民歌是以“口口相传”这种不稳定的传承方式进行传承的,所以民歌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如不加以抢救性的整理与保护,将会濒临失传的危机,严重地影响其传承与保护。因此要把民歌翻译成简谱或五线谱,并记载歌曲背景、思想感情内容,以文本、谱例、录音录像的固化形态进行留存,使得摩梭民族歌曲得以保护和传承。

3.开展“口述史”研究

口述史是一种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了兼具采集和记录历史记忆、挖掘传承人口述技艺最必不可少、也是最得力的工具性手段。摩梭民歌作为口口相传的民间音乐文化艺术,运用口述史方法对摩梭民歌传承人进行采录,把储存在摩梭民歌传承人以及传唱者头脑中的记忆,通过专业的口述史方法不断发掘以及重现,最大限度地挖掘摩梭民歌历史中的记忆,记录摩梭民歌较为久远并独具特色的摩梭民歌,将口述史方法运用到摩梭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中,对于摩梭民歌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

(二)四川摩梭民歌的动态传承

所谓动态传承,指的是运用现代理念和眼光,把摩梭民歌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与当下符合大众审美的现代音乐元素、艺术表现形式等相结合,注入新的艺术内涵,在发展和创新中的传承和保护,即动态传承。对摩梭民歌的动态传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让四川摩梭民歌进入学校课堂

摩梭民歌作为摩梭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因此将摩梭民歌作为基本点,将相关的民族历史、文化风俗、宗教礼仪、语言文学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们感受到摩梭民歌的魅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觉,将摩梭民歌的传承作为一种责任铭记在心中。通过借助教育的桥梁将摩梭民歌融入音乐教育中,可以改善如今传承艺人不足的局面,有助于壮大和稳定传承艺人的队伍。因此学校应该成为摩梭民歌传承的重要阵地。

2.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功能,把四川摩梭民歌推向大众

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乐谱、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产业和技术。在当今的大众传播时代,我们应当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宣传功能,更好地促进摩梭民歌的发展,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传播的单一性,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让摩梭民歌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3.与旅游业相融合,打造文化特色

文化旅游是继传统风景旅游、购物旅游之后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以秀丽的自然风景及迷人的母系社会文化吸引了许多外来游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摩梭民歌旅游产业的发展,坚持开发和保护共赢的原则,打造特色摩梭民歌旅游,逐步凸显摩梭民歌的价值。不仅为游客的旅途增添丰富多彩的内容,使他们欣赏到摩梭文化和音乐的美妙之处,也为摩梭人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摩梭民歌是摩梭人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是一种口传心授的民间艺术。通过对摩梭民歌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摩梭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传承和保护民歌既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义务,实施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双结合的方式,让包括摩梭民歌在内的我国传统民族艺术历久弥新,永葆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摩梭摩梭人民歌
Mosuo on the move
MOSUO ON THE MOVE
摩梭人的婚姻风俗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摩梭姑娘
摩梭阿妈
穿花衣 唱民歌
浅谈摩梭人的婚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