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的影响及对策
——以“山东环卫工被顶替教师岗”事件为例

2021-11-14

声屏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网民受众信息

事件概述

网络反转事件都会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和缓释的过程,以“山东环卫工被顶替教师岗”事件为例。

一、事件爆料期。2020年7月3日一位名为“山东教师遭顶替26年”的网民袁某发布微博称其26年前通过公办教师选岗考试,教学成绩优异,但被校长口头通知落选。之后干过搬运工、环卫工,一次偶然机会得知自己名字在受聘教师名单中,上面有校长签字手印,在后面就是接连不断的投诉无门,上诉被控。

二、事件发酵期。随后@我爱青岛转发了袁某的微博原文,但并没有在公众中掀起风浪;7月4日18:53,@中国新闻周刊发博#被迫下岗后现为环卫工人中袁某表示,确认自己被顶替后,更坚定了维权的立场,希望能尽快得到真相和公正的处理结果;7月5日,@西安商报漩涡视频,发博持续转发跟进此事件,转发495次,评论1583次,舆情热度小范围上升。

三、事件爆发期。随后,@观察者网以及部分网络大V转发了相关博文,舆论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学籍顶替,工作顶替”“山东把热搜买断了?”“26年,人的一辈子职业生涯能有几个26年”等一系列偏向环卫工袁某的舆论,各种同情、支持、力挺等情绪不断蔓延,希望尽早查明真相的呼声不断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相关新闻不断刷屏,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四、事件缓释期。7月6日晚间,@头条新闻、@环球时报、@新浪新闻等媒体相继报道了山东东营市利津县调查组发布的结果,结果显示:袁某分数低落聘,手中是已被纠正的无效文件,因强闯中央机关被依法拘留,其成立了物业保洁公司为公司实际控制者。

反转新闻原因分析

自媒体传播价值观的异化。自媒体时代,以获取流量为最终目的,新闻专业主义不是自媒体遵循的第一要义,阅读量和转载量才是自媒体最终追逐的目标。自媒体信息发布者能够在短时间内与受众分享新闻事件,但也忽视了对事件真实性的考察。比如此次“山东教师遭顶替26年”事件,网络大V在尚未得知事件真实性前提下,不核实真相抢发新闻,影响网民判断,转发煽动网民情绪,片面追求时效性、点击率、阅读量。这违反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体现了自媒体传播价值观的异化。

自媒体网络环境的泛自由化。自媒体碎片化的叙事风格使网络热点事件中很多重要的信息出现不完整的传播,导致信息的传播失真,广大网民的浅阅读习惯也容易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事件的全貌,失去独立思考、客观分析事件的能力。此次“山东教师遭顶替26年”事件中网民们看到“工作顶替”等敏感字眼,就特别容易引起强烈关注。

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自媒体传播环境的复杂性,信息传播碎片化使很多受众形成了浅阅读的阅读习惯,受众先入为主的心理因素,使其在没有全面了解事实真相就妄下定论,同时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让受众得以自由地表示自己的观点而不必对自己的话语负责。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使其在后真相时代的反转新闻中迷失。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误,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感觉到的义愤填膺,很大可能是从别人的反应、言论中产生的。网民在自媒体环境中容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自媒体时代反转新闻产生的影响

积极影响。首先,助推事件真相的还原。反转新闻在自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体现出公众参与意识的强化。随着自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给受众带来了更多便捷的互动技术,加上网民参与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进行维权,对抗社会的不公正现象。网民在利用自媒体表达民意的同时,也在时时行使着舆论监督的权利,面对热点事件时虽然有时会因为信息的碎片化做出错误的判断,但从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对事件的关注,才促使媒体持续跟进并作出持续报道,媒体的深入推进也能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使热点事件的真相一步步还原。以此次事件为例,此次事件冲上了微博热搜榜,促使相关部门核实事件真实情况。

其次,揭示社会深层问题。自媒体传播环境下报道的新闻事件多与时下的社会热点或者焦点紧密结合,通过在自媒体平台的极速传播,相似的热点事件通过网络的转载、评论、热议被聚合在一起,通过自媒体信息发布者和网民的推动下,热点事件反映出来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得以显现,推动社会各界对事件的进一步深入探索,积极寻求解决方法,防止事件被进一步扩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极影响。首先,损害社会公信力。自媒体环境的信息传播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网民对于信息的接收又是碎片化的,往往不会对内容深入研究,导致对接收到的信息产生误读,反转新闻经常发生在人们关切的问题上,比如民生、教育、医疗等,与社会的焦点切合度较高,成为网民情绪宣泄的主阵地。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围观和吐槽来寻求自身的暂时安慰,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引发无数次的反转新闻,加剧社会对立关系,导致社会信任体系进一步消解,有损社会公信力,带来整个社会的冷漠与焦虑情绪。

其次,冲击了网民对自媒体的信任度。自媒体是网民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一些网络大V,在网民心目中有很好的信誉度,随着自媒体时代激烈的新闻竞争以及追求流量和点击率,自媒体信息发布者在抢时效新闻过程中难免会带来新闻的反转,每一次新闻的反转也会给网民带来舆论的颠覆,引起网民对一些网络大V公信力的质疑,即使是没有发布反转新闻的自媒体,也会受其影响,导致媒体与受众的隔阂加深。

自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的应对策略

平台方面。自媒体平台在运营方面应该对症下药,首先建立责任问责制,规范自媒体失范行为。一旦出现新闻反转现象时,迅速找到相关自媒体进行责任问责,对其进行罚款处理,严重者按程序追究法律责任,提升信息失真成本。其次强制实施平台实名认证。要严格审核账号注册者和使用者身份,并强制进行实名验证。最后发挥主流媒体的示范作用,主流媒体具备较强的社会公信力,在面对反转新闻时主流媒体应明确导向作用,及时澄清事实。

政府方面。反转新闻之所以能引起强大的关注,主要在于负能量的传播,容易造成公众的恐慌等影响社会秩序的因素,只有当违法成本大于造谣的成本时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反转新闻的产生。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民利用自媒体可以发布虚假信息的不良行为。其次,加强完善网络环境监督力度,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密切跟踪各项网评工作,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网络舆论,及时化解炒作行为。

个人方面。自媒体运营者要提升新闻职业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在如今复杂的传播形势下,自媒体信息发布者更应该坚守品格和底线,做有公信力的自媒体。首先在报道或者转载新闻事件之前要做到多信源求证,从源头上避免新闻失真。其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深入一线调查事实真相,深入走访事件当事人、知情群众等相关人员,最大可能还原事实,做到用事实说话。

自媒体用户要做到理性上网。对于受众来说,要做理智的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时要辩证看待新闻事件,理性分析冷静思考,不盲目跟风,防止被网络舆论影响,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

在网络受众复杂化的时代,网民素质良莠不齐,自媒体的传播能力完全消除了舆论在传统地域和时空上的传播限制,无限放大了自媒体信息发布者以及网民的素质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力。重塑自媒体生态环境,要多方合力,共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抑制反转新闻的频频发生。

猜你喜欢

网民受众信息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订阅信息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展会信息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