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阈下主持人在自媒体中的人格化语言表达分析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13期
关键词:人格化传播学语言表达

肖 蕾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现阶段,自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信息发布与获取的新途径。自媒体吸引了大量的使用群体,积极地促进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在自媒体的时代,普通大众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但主持人仍然是最为专业的发声者。主持人能够借助自媒体便捷地完成信息的获取、整理和传播等过程,加强和普通大众的互动与联系,大众也能够加深对主持人的理解。为了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地位,主持人需要注重在自媒体中的人格化语言表达,来实现自身的职业转型与发展。

一、自媒体时代特征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大众都会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因此信息的发布十分自由,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限制,然而这些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是无法保证的。自媒体发布与传播信息新闻十分便捷,其时效性十分强,利用互联网技术,人们通过社交网络能够实现新闻信息的迅速传播。自媒体具有信息新闻传播迅速和及时的特点,可以很快引发社会舆论。在自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传播有广泛的覆盖面,这是因为自媒体有很强的开放性,社会内部任一阶层和任一职业都能够参与其中,进而针对新闻事件表达自身观念,这能够促进大众对新闻内容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分析。

二、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传播行为与传播过程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传播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来了解社会信息的系统和其运行的规律。在传播学的研究中,传播的过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的内容和传播的效果等内容。且传播学的研究重点包括信息传播的过程、媒介和手段、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果,传播的目的和控制,且包括借助传播媒介如何建立相应关系。

三、自媒体时代主持人语言传播的意义

在自媒体时代下,主持人是职业的信息传播人员,他们的每次出场和亮相,均呈现出标签效应,他们的语言表达,呈现出自身人格化特色。在自媒体新闻中,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呈现出个人化的风格,如明确的思路和生活化的形象等,且主持人的评论也更加个性化,和传统新闻报道的长篇大论以及模糊观点的表达截然不同,在此过程中,受众更加关注主持人本身,关注其是谁、说了什么内容和怎样表达。

在传统媒体发展中,主持人在信息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自媒体时代下,受众对信息的获取就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主持人对信息的传播也不仅仅通过传统媒体来实现。主持人在自媒体中,需要让自己的形象更加生动化和亲近化,他们的语言表达也需要具有很强的人格化特点。当借助自媒体进行信息传播时,主持人人格化的语言表达,能够和大众传播实现完美地融合,在信息传播中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四、传播学视阈下主持人在自媒体中的人格化语言表达

人格化语言表达是主持人的能力,也是个性,除了先天因素,其实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后天培养。自媒体时代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的特点,主持人在自媒体平台上,每一次语言表达,都在展现着自己的能力与个性。但是很多主持人难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造成主持人难以形成属于自身的人格化语言表达。除了难以形成人格化语言之外,某些主持人还在语言表达的专业功底上略有欠缺,因此这也成为传播学视阈下主持人在自媒体中的人格化语言表达的重要影响因素。主持人需要在时代的浪潮下,通过自媒体平台,重新塑造个性化的、具有时代特性的形象。

(一)主持人人格化语言风格的形成

主持人在自媒体平台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群众的关注,通过自己极具个性化的与充满魅力的语言表达,主持人能够快速积累粉丝。所以主持人在传播学视阈下需要利用好自媒体平台,通过对市场及受众需求的了解,让个人化语言成为吸引观众的关键,主持人人格化语言风格的形成后,需要借助自媒体这个平台实现信息的传播。

目前,很多专业的电视台主持人都参与到了自媒体的节目中,这些节目大多都获得了很高的播放量,迅速拥有大量的受众。自媒体平台为主持人的身份转变提供了良好条件,而这也是在自媒体时代下主持人传播新闻的一种新尝试。在自媒体平台的节目中,很多主持人的语言表达风格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而他们具有个人魅力和内涵的语言,为观众提供了更加深刻的视听体验,迅速获取很多的观众喜爱。而想要得到这样的效果,需要主持人对市场、文本、对象和语言风格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不断的尝试、思考和调整,来塑造自身人格化的语言风格。

(二)主持人语言的专业化表达

在自媒体时代,要想让新闻传播更加专业与真实,就需要主持人不断提升自我,保证所选择的内容符合需求,确保语言表达的专业性,不会让新闻产生歧义。在自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呈现出鱼龙混杂的局面,很多杂乱和碎片式的信息都能够在网络中被人随意发布与传播。而此类非专业化和随意的语言信息,因为存在不确定性甚至错误性导向,很可能对受众产生消极的影响。主持人作为专业的信息传播人员,一定要做好语言的专业化表达,严加防范上述情况发生。在准备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主持人不要完全依赖文本,要做好对文本的合理创作,从文本的内容、基调、方向和风格方面进行选择,通过慎重地考量与甄别,再进行信息新闻的传播,这也是他们身为职业的媒体人需要恪守的准则。同时,主持人在传播新闻时,还要具备缜密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在表达信息时要注重主次分明,对重点和核心内容做好掌控,要用独到见解和明确的语言表达个人的观点,而他们思维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他们的最终传播效果,关系到其公信力。

五、主持人语言表达风格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语言暴力

语言言论的表达水平直接体现了主持人的文化水平和自身素养,且他们的语言对舆论的导向有着直接影响。主持人在自媒体的节目中,一定要尊重观众,避免语言暴力现象的发生。尽管独到的见解以及犀利的语言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但若为了获取娱乐性而过于追求“毒舌”,出现对别人的过度贬低,没有考虑语言暴力产生的不良后果,这长期以来会影响受众的观感,对主持人自身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二)避免“网红化”趋势

在自媒体的时代下,很多自媒体的平台对内容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很专业,这也导致很多传播朝着“网红化”方向发展。不少节目频繁出现很多不良的语言表达,如嗲声嗲气的语言形式、对港台腔的模仿、中英文的夹杂、网络语言的滥用等,这对节目内容的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主持人身为专业人员,一定要注重提升语言表达的质量,要避免此类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准确把握好身为媒体人的角色定位,塑造良好的自媒体传播形象。在自媒体时代中,主持人一定要对自身身份和角色效用有清晰的认识,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实现自身职业和自媒体平台的有效融合,防止传播内容出现低俗化的情况,从而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三)注重语言的文化性

在自媒体的时代中,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在受众心中的认可度,为了确保语言表达的效果,主持人需要注重语言的文化性。在对语言风格的重塑中,主持人要做好对创作思路的梳理与设计、对语言的结构进行思考、对语言做好风格和技巧的设计,从而来优化语言表达的效果。同时,随着目前受众的审美标准不断提高,因此主持人需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标准,他们需要对自身的语言进行合理设计,通过语言表达来体现其文化内涵与品位。如在历史类节目中,主持人要通过自身的语言表达来体现其对文化的思考,表现出个人的审美意识,对一些晦涩内容进行清晰地阐述。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播学的视阈下,在自媒体的传播平台中,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名人效应,需要他们做好在自媒体新闻传播中的人格化语言表达,并明确自身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只有这样,他们的新闻传播才能够满足当下受众的新需求。

猜你喜欢

人格化传播学语言表达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民营企业发展人格化模式简析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