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 激情 求真
——关于穆青的记忆片段

2021-11-13陈二厚

中国记者 2021年3期
关键词:穆青会场

□ 陈二厚

作为“喝延安奶水”成长起来的新闻记者,人们称赞他为新闻界的“常青树”“旗舰人物”“三贴近的典型”。他的新闻作品和长达60年的记者生涯,直到现在还被人们从不同层面进行着研讨和解读。

他就是穆青。

我曾在他身边工作过5年,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岁月,浮上心头的总是几件小事和一些挥之不去的细节。

真纯的感恩

对党和人民,穆青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这种真纯的感恩,常常流露在他的公开讲话里、他和别人的闲谈中。在我的记忆里,穆青经常提起自己的两段经历。

“我是1939年在冀中前线的炮火中参加共产党的。我永远忘不了的是在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就是1940年,敌后解放区缩小,日本鬼子到处扫荡,冀中已不能在地面战斗,转入地道战了,晋察冀根据地也在缩小。当时,条件极其艰苦,没有粮食,我们就整天吃黑豆、小米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牺牲很大。就在这时,党把我从前方调回延安。后来和我一起在前线的战友有的牺牲了,有的被俘了,是党把我保存下来了。”

每当讲到此处,穆青都会眼眶湿润:“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

让穆青念念不忘的另一段经历,是从延安奔赴东北的场景——

“抗战胜利后,我随小分队由延安奔赴东北,沿途几乎都是徒步行军。经过山西雁门关地区时,天降大雪。一天行军下来后,我的靴子冻在腿上,怎么也脱不下来。同行的人建议用热水烫,这时,留宿我们的老乡赶忙阻止。他打来一盆冷水,先把我双腿浸在里面,让冰碴子一点点化开,再小心翼翼地脱下靴子,随后,他解开棉袄,把我的脚焐在怀里,用双手一点点揉搓,过了很久,双脚渐渐感觉到暖意。事后才知道,如果当时用热水泡,而不是老乡用手慢慢搓热,我的双脚很可能坏死或者冻烂掉。”

为此,穆青一直感慨:我的一生都离不开人民的哺育。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在总结穆青几十年的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时,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漫长的时空跨度里,穆青几乎都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他的新闻之树何以如此长青?

也许,从穆青自己的回忆里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我们这代人尝到了老百姓保护我们、爱护我们的滋味,所以一辈子也忘不了,总怕自己做得不好,对不起他们;总是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忘了老百姓,要处处想到他们。只要永远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心里就踏实,就有抵制各种错误东西的力量。”

古人说,“道德文章”。也许,把穆青的这种感恩理解为“一朝受恩,当报涌泉”有些狭隘,但这种“以德报德”的纯真情怀,无疑是一种原动力,融化在他的血液里,成为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一种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今天看来,依然散发着穿越时代变迁的温暖力量。

不老的激情

2000年一个初春的早晨,“老头儿”面带喜色地来到办公室。我问他:“老头儿,今天有什么喜事啊,这么高兴?”他兴冲冲地说:“早晨出门,看见院子里的小草返青了,我又回去查了下日记,比去年竟然早一天!”

2001年夏天,80高龄的穆青在北戴河休假。一天下午,我陪他在海里游泳。他习惯套个救生圈,身子在水面仰躺着。我在旁边正游得起劲,突然听到他的高声欢呼:“快看,快看天上的云彩,多漂亮啊!”我仰头一看,蔚蓝的天空上,游移着大朵大朵的白云,如狮如虎,状极逼真,确实漂亮。但这也不过就是云彩啊,至于这么“夸张”吗?看着身边欢欣雀跃的老头,那一瞬间,我真的很难把他和一个经历过重大历史风云与风霜锤炼的高龄老人对上号……

这样的细节,记忆中还有很多。他那种朴实中的率性、理性中的激情,和他的讲话,他的文字一样,常在不经意间就烧灼了自己,也滚烫着别人。

他曾这样表达自己在采访和写作中的状态:“多少年来,我们深深体会到,这种和英雄人物思想感情上的息息相通,水乳交融,有时是掺和着血和泪的。它往往产生一种无论如何都抑制不住的冲动和激情,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甚至简直是一种魔力。它能使得你如呆如痴,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周围的一切好像忽然都不存在了一样,即令做一些事情也都是下意识的,整天脑海里几乎完全被英雄人物占据着,眼前是他的形象,耳边是他的声音……”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正因为如此,从边区劳动模范赵占魁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拼上性命大干的“铁人”王进喜到百折不挠的植棉模范吴吉昌;从一辈子为绿化荒山默默奉献的“老坚决”潘从正到为建设红旗渠不怕流血牺牲的任羊成……,他笔下的人物,写一个,活一个,响一个,震撼了几代读者的心灵。

永远的求真

2000年,应《中国记者》约请,穆青以“我的记者生涯”为栏目,每期发表一篇回忆文章。在商定写作计划时,他特别提出要写自己刚当记者不久的一次失败的采访。他说:“至今想起来,我都感到脸红,所以一定要把当时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写一篇。”于是,在那期的杂志上,许多人都读到了这个名记者“走麦城”的故事。

那是穆青在延安解放日报社当记者不久,被派去采访苏联医生阿洛夫讲述苏联人民英勇抗击法西斯的报告会。一进会场,穆青就被听众高涨的情绪感染了,当阿洛夫讲到动人处,会场上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穆青和大家一样心情激动,也和大家一起拼命鼓掌。回到报社后,他依然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一气呵成写好稿子,自己还觉得特别满意,认为写出了会场的热烈气氛。没想到过了不久,时任社长的博古拿着稿子问他:“你去会场没有?”

“当然去了。”

“阿洛夫作报告没有?”

“作了,很精彩。”

“你认真听了?”

“是的。”

这时,博古一下子严肃起来,说:“你看你这里写的,‘会场上自始至终掌声不断’,既然自始至终大家都在鼓掌,那阿洛夫还怎么做报告,大家还怎么听报告?”穆青顿时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原来他在激动之下顺手写出的这种夸张的形容词,完全违背了事实和常理。他老老实实地向博古承认了错误。

半个多世纪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穆青感慨地说,从那时起,真实,包括每句话、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就成了我牢牢坚守的底线和前提。

许多读者看完文章后感叹说:一个人,在功成名就后,还在晒自己早期的“失误”,真是一种可贵的坦诚求真态度。

纵观穆青的一生,特别是在风云变幻的重大历史关头,这种求真的态度和信念显得格外耀眼。

——1966年2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发表。在“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通讯没有着墨阶级斗争;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年代,作者却真实地描写了“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枯草在寒风中抖动”等场景。

——1978年3月,新华社播发穆青和陆拂为、廖由滨合写的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媒体上突破“两个凡是”,公开否定“文革”的第一篇作品。

——1978年11月15日夜,穆青等新华社领导毅然拍板决定,播发《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电讯,这则只有239 个字的消息如石破天惊,被称为中国开始拨乱反正历史进程的标志。

……

记忆,常常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斑驳。但在我心里,关于“老头儿”的这些片段,不但“顽固”地沉淀下来,甚至越来越鲜活。每当触碰这些记忆,心头涌起的不是感伤,而是一种蔓延的温暖。这种温暖使我觉得,“老头儿”虽然离开了,但永远活在我心里。

猜你喜欢

穆青会场
扶沟人民的老朋友穆青
去往节日会场的土家女(油画)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会场交流
来自十九大会场的福建女代表心声
会场内外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开会呢,严肃点行吗?
大气磅礴的穆青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