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灯黄卷伴更长 秉烛修志硕果香
——《双鸭山市志(1986—2005)》编纂侧记

2021-11-13中共双鸭山市委史志研究室

黑龙江史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史志修志方志

中共双鸭山市委史志研究室

国有国史,邑有邑志。修志,多为盛世之举。《双鸭山市志(1986—2005)》(简称《双鸭山市志》)的编纂工作,在双鸭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府的精心主持下,由市志办具体组织实施。全市上百名专兼职修志人员共同努力,各承编单位密切配合,历经16 个春秋精心孕育、艰苦工作,于2020年12 月编纂完成并出版发行。《双鸭山市志》的出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普惠子孙,是双鸭山市文化建设领域的丰硕成果。

征程漫漫,华章皇皇。回顾16 年的编纂历程,可谓是汗水与喜悦同在,辛苦与收获伴生。《双鸭山市志》除总述、大事记、附录外,共分33 篇,300余万字。卷首彩页33 页,其中地图2幅,照片115幅,正文内插图112 幅,全面、真实、准确地记述双鸭山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发生的发展变化。《双鸭山市志》的编纂成书,凝聚了众多领导、专家和编纂者们的智慧与心血。主编:那凌云、徐文亭、王继平、李军;副主编:杨继良、邢凯明、李涛、杨政伟、张实;总纂:梁滨久;编辑:葛志、于艾娜、赵艳平、田文扬;工作人员:袁泉、安娜、党浩然、朱晓丹。

凝神昭昭,聚力汤汤。2004 年,按照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的安排部署,双鸭山市政府决定启动我市新一轮市志的编修工作,续志断限为1986-2005 年。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对续修《双鸭山市志》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以市长为主任的《双鸭山市志》编纂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对市志编修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2004 年6 月,双鸭山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修志工作会议,对二轮修志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要求各部门、单位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人员进行编写,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抢时间、抓进度、保质量,为市志办提供全面、完整、准确的文字材料、统计数据、档案资料,做到“有求必应”。会上市志办代表市政府与各承编单位签订了责任状。会后,市志办立即着手组织发动,遴选编纂人员、征集资料、拟定篇目,全市二轮修志工作迅速展开。

2004 年7 月,时任市志办主任那凌云组织编写人员认真学习方志学知识特别是方志体例和篇目设计的理论,在借鉴省内外设计篇目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邀请省志办资深专业人士,经过反复讨论,认真推敲,结合双鸭山市实际,通过对比研究、博采众长、精心制定《双鸭山市志》编纂方案、 《双鸭山市志》修志工作规划、篇目大纲、大事记及人物标准,形成征求意见稿,呈报编委会审议。征求意见稿力求其门类齐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并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篇目框架是志书的设计蓝图,它既涵盖全市历史和现状,又反映地方特色、时代特色、行业特色,与志书的科学性关系极大。市志办会同各承编部门,按照科学分类与社会分工相结合,以科学分类为主,既考虑古今的统合,又突出双鸭山市特点的原则,设计篇目框架。市志办多次深入各承编单位,上门征求意见建议,拜访有关专家和上级业务部门领导,仔细推敲,精雕细刻,数易其稿,又经编委会严格审核,终成定稿。修改、补充完善后的篇目大纲共有33 篇,全篇以类目概括全志,按编、章、节、目层次分开,基本上达到了志书编修的标准,完成修订篇目的任务。

市志内容广泛,涉及全市自然到社会的历史和现状,非个别部门或少数人所能完成。因而在全市续志工作铺开之时,市志办根据篇目内容的实际,把编写任务落实到市内相应的职能部门,以发挥他们掌握资料、熟悉情况的优势。市志办对各承编单位资料征集范围、资料长编和初稿写作等都有明确任务分配和要求。2004 年10 月,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市直各有关部门安排具有编写能力的人员承担编写工作。各承编单位认真落实文件精神,工作积极性非常高,先后成立编纂机构,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经过认真遴选,选派了解本系统、本部门的历史和现状,并具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及写作能力的修志人员来负责修志工作。修志人员主要是在职人员、借调人员和聘用离退休人员。据统计,全市有130 余个单位上百人参加了编写,形成了众手成志的局面,保证了市志各篇章同步开展,同步完成。

市志办加强修志人员的专业培训,采取以会代训,聘请专家讲座,业务指导等方式,面对面地指导各承编单位的修志人员如何进行志稿资料的收集以及志稿的编纂,进一步提高修志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培训,组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修志队伍。《双鸭山市志》的续修,由于涉及的时间久远,空间广阔,因而编写、修改、总纂的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志书质量,志稿经过多轮的编写—评审—修改过程。各承编单位完成编纂初稿后,要在单位内部进行反复的多层次的审稿,盖好公章,送到市志编辑部。市志办的责任编辑根据志书的体例和规范进行编辑和修改,对编写不合格的初稿退回重写。市志办对少量难度大的一直交不出资料长编稿的单位,反复进行攻坚,促其完成任务。

其质灼灼,其文杲杲。2009 年,完成了《双鸭山市志》的境域环境、人口与计划生育、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军事、政法、民政人事劳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医药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县区概况、人物等内容的编纂。经济类编章因改革期间的变化较大及资料缺失等原因,编纂任务进展缓慢。市志办请省地方志办公室专家对《双鸭山市志》已先行完成编章进行了试评议,针对专家提出的宝贵审核意见,市志办组织编纂人员进行了认真修改完善。

2010 年8 月,市委调整市志办领导班子,新任主要领导徐文亭为推进市志编纂进度,采取副主编分工负责制,由两位副主任邢凯明、李涛一人带一组,分工负责没有上报入志初稿承编单位的编纂工作。2012 年5 月,市志办领导班子重新调整,新任主要领导王继平把市志编修列为重点工作推进,在继续实行副主编分工负责制的基础上,借助外脑,聘请省地方志办公室原党组成员、方志专家梁滨久为市志编纂顾问。2013 年4 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召开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全市续志工作进程。为推进修志进度,市志办把没完成任务的承编单位的篇目请专家进行进一步细化,为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素材,让其在编写的过程中有一定抓手,加快编写进度。通过深入基层走访、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对已编纂完成编章志稿的遗漏进行了拾补,对错误进行了更正,对疑惑予以查证。截至2017 年8 月,《双鸭山市志》初稿已基本完成。

2017 年9 月,《双鸭山市志》开始总纂工作。总纂按分篇总纂、分项总纂和全书总纂三个步骤进行。分篇总纂由李涛、杨政伟、张实负责;分项总纂由李涛负责;全书总纂由省地方志专家梁滨久负责。每一步总纂,有关人员都力求按照志书关于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完备、特色突出、符合保密要求、行文简练流畅等六项质量标准处理文稿。

初心如炬,使命如磐。2018 年12 月,机构改革后市志办与党史委、档案馆合并为市委史志研究室,领导班子重组,由李军担任市委史志研究室主任。在李军的带领下,在所有市志编纂人员的不懈努力下,2019 年《双鸭山市志》通过双鸭山市委史志研究室一审、双鸭山市编纂委员会二审和省委史志研究室组织的专家评议后,于2019 年5 月上报省地方志书终审委员会终审。2019 年8 月29 日,《双鸭山市志》终审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经由全国地方志评审专家、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何伟志领衔的省地方志书终审委员会合议,同意《双鸭山市志》按照省地方志书终审委员会终审意见做进一步修改后,报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20年12 月,《双鸭山市志》公开出版发行。

笔耕不辍,方得始终。《双鸭山市志》编纂工作的圆满完成,得益于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修志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历任史志办领导对修志工作的组织和推进,得益于各承编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大力协助,更得益于广大修志编纂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既是我市方志编修史上的标志性成果,更是对我市志鉴力量、志鉴方阵的阶段性检阅和锤炼。十六载含辛茹苦,上百次精雕细琢,我市方志系统以“堪存堪鉴”为目标,全力打造经得起时代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精品良志,全力锻造能奋斗、能吃苦、能攻坚的人才队伍,为“两全目标”任务的完成作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双鸭山市志》编纂任务的顺利完成,既是我市第二轮地方志书编修的终点,更是第三轮地方志书续修的起点。薪火赓续、玉汝于成,市委史志研究室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档案的系列重要讲话论述,筑牢做好地方志工作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引,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挖掘方志修编的“深度”,延伸方志宣传的“广度”,拓展方志集成的“维度”,奋力书写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双鸭山方志新篇章。

猜你喜欢

史志修志方志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