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重大时政主题短视频创新表达方式

2021-11-13陈佛烘

记者观察 2021年27期
关键词:时政受众

文 陈佛烘

现今,伴随媒体融合不断深入,短视频规模在网络视听产业越来越大,主流媒体如何制作好、传播好时政短视频已成为其内在的基础要求。在重大时政事件报道中,时政短视频能否出圈出彩,重点在于创新其表现形式、叙事技巧以及编排包装,这是重大时政主题短视频制作的三大“法宝”。此外,多平台高效分发是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的后部“助推器”。

进入2021年,短视频在2020年井喷的基础上越发强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民的视听需求持续转移至线上,由此带动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进一步膨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而这8.73亿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达110分钟,未来随着5G的大规模商用,这个数据将进一步增长。在这样的用户基数和应用场景下,短视频已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战场之一,对主流媒体来说,而时政短视频犹如手中之剑,必须打磨锋利、拿稳握好。

时政短视频要创新表现形式,紧抓受众“前三秒”

在短视频传播中有个“三秒钟”法则,是指短视频要在开始的三秒钟内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才有可能达到100%“完播”。也就是说视频的前三秒钟,观众就已经决定了是否要将视频看完。短视频与电影情节不同,没有较长时间留给创作者把故事娓娓道来,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看到视频的第一时间,将这条视频的主要内容传达出来。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直接告诉他,所以这就需要信息前置来实现,但是什么样的前置信息能够吸引用户呢?时政短视频要想第一时间抓住眼球,避免“没看完就划走”,在表达形式上应该引进更多新技术、做更多创新的尝试,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3月26日,海博TV发布了一条采用svg编辑技术的创意短视频——《把福建的风景穿到身上有多美?》,在短短的45秒时间里,把福建九市一区的标志元素如历史街区三坊七巷、厦门鼓浪屿、南平武夷山、永定土楼等,变成国潮范十足的“福装”,一一穿到卡通模特身上,视频整体节奏明快,韵律感极强。视频的前三秒即点明主题——“换装”,又将九市一区的拟人化卡通形象亮相,引起观众好奇——“换装和地区有什么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该视频在文案上强调“第20秒开始惊艳”,进一步制造悬念。高潮在20秒后展开,各地市精美的标志元素随音乐节奏被嵌入服装穿在卡通人物的身上,观众不禁惊呼,城市形象宣传原来还可以这样做:这样一个个兼具艺术审美、人文内涵等卡通形象一出,瞬间抓住了各地受众的眼球,同时强化归属感,引发各地受众在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

将城市拟人化、卡通化,还融入了地方代表性元素,小视频里蕴含大内涵,这样的创意好、感染力强的优质时政短视频,为主流媒体做类似宣传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此外,海博TV在此期间发布的《创意短视频|小视角看“大”福建》亦是创新表现形式、紧抓前三秒注意力的典型案例。

该视频全程采用一次性虚拟成像,拍摄物品的局部特写镜头形成微观世界,同时将主持人风趣的讲解动作整体抠图缩小后植入微观世界,巨大的多肉植物、篮球鞋和小人对比造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感,瞬间抓住受众眼球。在视频的第一秒就用画面和主持人的口号强调主题“小世界有大数据”,随后的炫酷画面和新奇数据自然水到渠成,而特效转场和音效也为视频增色不少,在抖音、视频号、新浪微博都取得较高的播放量。多形态的内容产品不仅吸引了关心时政的人群,也大大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

时政短视频要创新叙事技巧,强化故事性

当今的媒体环境,传统平铺直叙式的叙事节奏逐渐被淘汰,过去长达几十分钟一集的时政纪录片已经很难抓住受众的眼球。在信息碎片化的当前,受众更愿意接受短视频特有的快节奏传播方式,因此,叙事类的时政短视频也应在篇幅、节奏上趋向“微”和“快”。对叙事节奏的把握,既是判断其故事化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其叙事造诣高低的重要标尺。

以海博TV在3月23日发布的时政短视频《坐武夷竹筏探“金山银山”》为例,在2分25秒的时长里,没有出镜记者、没有旁白,完全是以采访对象自述的视角,通过张新建父女真情实感的娓娓道来,先后介绍了武夷山水、自然保护区、武夷岩茶、印象大红袍等好山好水和丰饶物产,该说的一点都没落下,故事性极强。

该视频通过精巧的画面变化、空镜头的快切转场和现场原画原声的画面配合着音乐节奏的起伏、自然放松的自述,整体达到了有张有弛、以快为主的叙事节奏,突出了时政新闻的感染力、传播力,整个短视频显得信息内容饱满、风格轻巧灵动。

时政短视频要创新编排包装,集中强化主题

受时长较短的限制,短视频难以将一个主题表达得全面且深刻。如何在整合中体现效益,这是短视频要适应碎片化、移动化传播,体现深度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当今每天海量的短视频流量池中,时政类短视频要想突出重围,不仅要在主题设置上高度统一,还要在包装编排上高度统一,从而形成强记忆点。同时,高度统一的主题和包装风格促使短视频成组成系列,不仅在呈现上更加集中与强势,还能进一步强化核心主题。风格化、系列化的短视频,从表达视角、辐射范围等方面无不呈现“以一当十”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海博TV每日发布《30秒》系列,分别是3月2日南平系列之《30秒@生态武夷》《30秒@古韵南平》《30秒@武夷岩茶》,三明系列之《30秒@绿色三明》《30秒@沙县小吃》,福州系列之《30秒@三坊七巷》《30秒@清新福道》,每条视频精确时长30秒,通过精选主题、统一的首帧画面画幅、统一的标题格式,在编排包装上更匹配当今短视频平台受众的收看习惯和审美风格,再辅以精美画面、与主题适配的音乐,行成系列统一风格的短视频,短小精悍,核心画面冲击力强,契合新媒体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又兼具内容聚合的效应,富有传播力,该系列短视频在海博TV视频号总播放量超20万。

时政短视频要发力多元分发,互联互通

时政短视频相对于其他类别短视频,更要注重多平台分发,充分发挥融媒体多平台、多账号矩阵的强大优势,互联互通、多元分发,形成高覆盖面,提高整体点击量。

海博TV目前抖音用户保持高速增长,目前突破120万,海博TV视频号日点击量也达到千万级,同时,旗下的直播福建还拥有500个活跃微信社群,已初步形成强有力的多平台矩阵。据统计,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期间,海博TV原创短视频均在第一时间同步在抖音、视频号、微博、微信社群、快手、百家号等各平台分发,还充分利用多账号的矩阵优势多元分发。《我是福建人》等多条短视频还获得中央网信办、福建网信办的全网推荐,原创短视频全网播放量累计接近1亿,转赞数超过100万,其中,海博TV视频号日播放量近2600万,环比增长200%,粉丝增长率、转发评论点赞数等数据环比均有大幅度提升,多平台分发的能量凸显。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果依然困于简单拆条原搬照抄、“自说自话不论效果”,无异于原地踏步裹足不前,唯有转变思维,从用户观看习惯出发,更比拼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新媒体手段,更讲究故事化的叙事技巧,更考验短视频编排和包装的水平,通过精心思考和策划,不断提升短视频制作水平,为受众提供更好的视频观看体验,才能形成裂变式传播效应,也推动新媒体短视频行业的良性发展,使得原本“高冷”的政治话语变得更加“接地气”,更容易被普通受众接受和理解;同时,给时政新闻原本的“硬外壳”披上“软外衣”,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广大民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使时政短视频可以在社交化媒体中抢占舆论阵地。

猜你喜欢

时政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My Hometown
时政要闻
融媒体生态下广播与受众共赢发展的路径思考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浅谈江苏小高考时政题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时政
浅谈高中政治时政教学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