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建构 智慧生活

2021-11-12徐芳

启迪·中 2021年5期
关键词:平衡性时代化多元性

徐芳

内容摘要:《纲要》中指出:教导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一直以来,师生之间更多以语言来互动,而很少去行动。基于对儿童个性特征和个性特质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快乐建构智慧生活出发,试图通过“美”、“祥”、“鲜”这几点让幼儿有效建构学习,快乐生活!

关键词:经验性;平衡性;系统性;时代化;多元性

在主题背景教学中思考:一方面从幼儿出发。基于对儿童生命特征的尊重;儿童在行动与情景中感知经验;儿童具有自身个性特质和不同发展需要(因为每个孩子发展、成长速度、个性不一样,)因此学习状态不一样。另一方面对课程的思考。首先,目标比较划一;内容比较狭窄,更多关注认知、技能、离生活经验很远;互动方式更多集体形式,师生之间更多以语言来互动,而很少去行动。

根据《幼儿园指导刚要》中指出:教导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梳理出观点:幼儿在具体情境中和自己行动中感知中间够经验的,教育必须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体验、理解、操作和内化的过程;幼儿不仅具有共同特征,同时具有个体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教育应关注和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创设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的课程环境。为此,主题教学在区角活动中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自我建构,也有利于课程的实施。如何在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可通过“美”、“祥”、“鲜”这几点让幼儿有效建构学习,快乐生活!

一、美

“羊”+“大”=“美”。主题教学好比“羊”,区角活动好比“大”。从而让主题教学内容与设计在区角活动中体现,呈现出“美”。因为,区角活动打破集体教学的单一模式,区角活动多,给了幼儿更大的选择空间。为此,在设计区角活动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数量是充足的。当然,区角活动内容“多”、“大”的选择与设计是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主题的经验性

主题的经验性,是指幼儿在此主题中关键经验。海伊斯科普认知发展课程中提出,幼儿认知发展课程核心是关键经验,每一种关键经验都通过适合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多种活动来实现。而关键经验不仅仅是幼儿通过自己的主题活动所要发展的能力,也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制定教学计划及目标的主要依据[1]。

幼儿的关键经验是通过一系列适合他们的活动而获得,而活动的开展以“区角”为中介。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目标有意识的将关键经验化为活动材料和活动情境,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充分的与材料、环境、他人互动,以获得学习和发展。如1:中班《香香的蔬菜》这一主题目标:通过看看、闻闻、做做、尝尝,了解一些常见蔬菜的名称及特征,在情景化的游戏中,体会蔬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借助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和作用,引领幼儿从无组织、未分化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

可见主题的关键经验是“实践”,针对这一关键经验,就可以设计:活动一:猜一猜、尝一尝、饭桌上的飯菜知多少?

区角活动:“天天厨房”。区角中准备一:各种成品菜的照片,让有按照照片上的菜,进行实物配菜。准备二:一菜多烧。就黄瓜、西红柿、胡萝卜等,除了清炒;可以凉拌(凉拌可以加白糖,也可以加辣椒酱,还可以当水果直接吃,或者加番茄酱等)还可以炸成黄瓜汁,变成饮料,针对不同的口味,有所选择。

让原本挑食的孩子,不再需要老师重复的说教。而是看到各种蔬菜,经过自己的操作,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饮料、水果,都抢着来“天天厨房”就餐。

其实,这一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说教到,幼儿自我明白,就象海伊斯科普课程上所说的,要让幼儿对真是事物进行操作、感知,当幼儿熟悉了那些物体或事物,这样才有助于幼儿言语表征、非言语表征及逻辑思考能力的发展。[1]

而这些关键经验不是特定教学活动的“菜单”,而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营养”。

(二)内容的系统性

内容的系统性,是指在此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内容选择与设计应遵循知识的系统性,体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前后联系的特征。

如1:大家都很熟悉的“理牌”游戏。1.有几种花色?2.你有不同的理法吗?3.按数字理,每个数字有几张?4.今天你发现少了那张牌?这个游戏就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

如2:游戏“开锁”。假设电话号码都为“4653”中班、大班都可以玩这个游戏。对于中班就可以设计如下:1.直接数字呈现;2.呈现不同的图形(4就□);3.不同物体的排列(封闭式数,交叉排列数数等)。大班就可以设计为:经过计算。

二、祥

“羊”+“衣”=“祥”。给“羊”穿上衣服,是创意。如何让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中穿上外衣?让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变得有创意?因此,结合《刚要》提出的,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合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2】为此,在区角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时,活动内容的生活化、内容设计的时代化、材料投放的生态化。

(一)内容的生活化

内容的生活化,就是指区角活动选择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已有经验。如:大班《中国娃》,在益智区可设计:旅行棋。(可变1.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可变2:浙江省或江山市标志性的旅游景点;可变3.幼儿自身的旅游经验;)。通过此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自我建构,自我学习。

(二)设计的时代化

在前面的活动三:“种一种、排一排种菜收菜乐趣多”。活动场景布置,可结合幼儿熟悉的网络游戏“开心农场”来刺激幼儿的兴趣。大班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运动区中可以设计“跳舞毯”。用各种动物作为标志,然后,录有不同节奏的口令,从慢到快,加上闯关的形式。

设计的时代性,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因为一个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是失去幼儿的兴趣,那么,再好的内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鲜

“羊”+“鱼”=“鲜”。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在内容上体现丰富、数量充足;在设计上回归生活、切合时代背景等特征。于此同时,在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结合地方文化,让地方文化渗透到区角活动中。使得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内容与设计,别具一格。体现本土文化的“特色”。如何在主题背景下選择区角活动的内容与设计变得有本土文化特色?应结合多种元素:

(一)地方性性元素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的回归,在区角活动内容选择与设计是进行变通、包装。促使本土文化进活动区。如:大班主题活动《我爱家乡》。区角活动设计:活动一:江山的风景名胜。美工区画一画或者制作,江郎山、戴笠老家、廿八都等;建构区中制作江山的建筑(高楼、桥、廿八都古镇等)。活动二:江山特产总经销。活动三:江山的地方戏(婺剧、旱船、踩高足······)这一系列活动,都体现了地方性。

(二)多元性元素

多元性元素的提出,是因为在一些幼儿园环境布置中,专门为幼儿准备了一块,不同材料的“触摸墙”。发现当时给人感觉,那块墙壁真的是为幼儿设计,可是长时间下来,发现根本没有孩子去“摸”。为此,就设计了相对应的小班区角活动:《围围巾》。提供不同材质的围巾,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提示,给妈妈、老师或同伴围围巾。在这过程中,幼儿感知到,厚厚的,薄薄的不同。又如前面提到的“跳舞毯”的游戏,也是在一个活动中提供多元的材料。

(三)情趣性元素

情趣性是指活动中要有趣、好玩、有情境。如:大班主题《迎新年》。这个主题背景是要过新年了,在美工区制作“新年树”,并且为自己的好朋友准备新年礼物,在新年舞会上,好朋友互送礼物。这一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就体现了有趣、好玩、有情境。当然,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发展,因为在为朋友准备礼物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自己好朋友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还要对为朋友准备的礼物进行保密。在包装礼物时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它涉及到如何包装才漂亮,哪些地方可以用双面胶?哪些地方需要用到透明胶?这就是材料的合理运用!

在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通过“美”、“祥”、“鲜”的组合、创造、特色的相互结合、构建,体现了我们对幼儿教育根本价值的思考,体现了我们对幼儿生命特征的理解与尊重,我们期待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获得情感、能力,更获得自我的主体精神和现代的生活方式,为未来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平衡性时代化多元性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山西省煤炭行业生产使用平衡性分析
从大卫·贝利的时尚摄影看摄影艺术的多元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当代意义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追溯信息平衡性智能识别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