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应用型高校对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运行机制研究

2021-11-12刘莹莹徐菡博牟丽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人才培养

刘莹莹 徐菡博 牟丽娟

摘   要:依托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地缘优势、省内数字贸易领先的产业资源、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从组织与治理机制、服务运行机制、专创融合教育和数字共享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等四个方面探讨对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建设,以加快形成促进数字贸易增长和创新创业的新动力,助力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

关键词:数字贸易;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9-0069-04

目前,产业学院的发展虽有国家政策倾斜,但却缺乏操作规范。产业学院作为新兴的教育组织形态,在明确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清晰的产权结构、设计办学指向,既区别于高校的二级学院,又与地方性综合高职学院和混合型高职院校不同。

一、组织与治理机制

我国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法律地位模糊、产权界定困难、顶层不明、权责不清、现代治理结构缺位等主要问题。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是产业学院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对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作为独立主体,在融合外贸企业、行业、产业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方政府等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应具有产权结构多元化的特点,应体现民主治理的运营方式,契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既有公有资本的参与,也可有产业资本、集体、私有、外资等资本的加入,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和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功能。开放包容的产权结构能最大限度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助力黑龙江省数字贸易产业学院发展。从产权界定来看,产业学院不同于二级学院,它既有企业参与治理的诉求,又侧重产业服务性,与产业的对接更加紧密、直接;既需要享有办学的独立自主权,又需要更灵活的组织教学科研与培训服务。在专业对接产业的框架下设置各种教育课程、生产实训或培训项目,灵活提供覆盖产业生产销售全过程。只有依托资本混合的特质,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势,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依法享有举办者投资形成的法人财产权、办学自主权,真正成为一个独立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办学主体,才能深入挖掘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资源优势,围绕产品、技术、成本和市场等方面发挥对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优势,提升产业学院的效益,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强力的资源互补和资源交换系统,提升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市场竞争力。产业学院的投资主体应包括应用型高校与合作企业双方,并明确各方股权占比;除高校和企业外,还可以包括政府、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或捐赠者等其他出资者,在此基础上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整合多元利益关系。产业学院的建校资源需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投入,建设和运作的前提是建立多元化的资源筹集体制。产业学院前期建设投入除出资人承担外,还需要地方政府支持,主要在于建校场地的划拨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招生后产业学院独立运行,承担运行费用。人力投入主要依靠高校组织抽调或者招聘,企业可以适当参与。产业学院建成以后,政府还要发挥政策制定职能,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优秀企业补充产业学院日常运作的资金资源需求。

产业学院治理机制的本质是在多元共治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法人治理模式,有效平衡各利益方权益,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实现办学目标,更广泛地向社会融资,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组织架构上与传统学院不同,采用理事会制度。例如,黑龙江省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发起,成立对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理事会,成员由省政府、行业协会、合作企业、省内高校等部门领导构成,作为学院重大事务管理的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理事会共同审议、监督和指导产业学院建设和运作过程中经费筹集、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重大事项。理事长可以由对俄数字贸易龙头企业高管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可由省内应用型高校二级相关学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可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菁英担任。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享有独立的教育管理自主权,负责组建对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的管理共同体,建构完善相应的治理机制,落实执行理事会的各项决议,全面负责学院的各项工作,确保学院建设和运作的高效有序。此外,理事会负责聘请具有丰富教育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和业界菁英担任产业学院的副院长,院长和副院长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协作管理产业学院的教学工作(如图1)。

二、服务运行机制

(一)构建对俄数字贸易全产业链服务研究中心

在全球价值链中,数字贸易无论从所占比重还是发挥的作用上都至关重要。对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以贸易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巩固和更好发挥黑龙江省对俄传统贸易的基础优势,围绕数字贸易新模式、新业态,构建直营海外仓物流服务研究、对俄数字贸易云服务研究、跨境电商服务研究、数字支付结算创新服务研究、智慧供应链平台服务研究、大数据资源整合服务研究、国际商标等对俄数字贸易产业链综合服务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将探索如何推动数字产品有效地嵌入生产过程,利用科研院所、高校科研团队优势,渗入企业菁英反馈,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将成果产业化,为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推动实现对俄数字贸易的全产业链发展[1]。整合数据、商品定价、数字交易与支付、数字存储与转移等关键环节的运营服务体系,推动黑龙江省传统贸易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对俄数字贸易平台,扩大黑龙江省数字贸易规模,助力数字贸易企业发展。

(二)对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学科和专业群建设

学科和专业群建设面向黑龙江省数字贸易重点产业,依托省内应用型高校的对俄优势、特色专业,动态调整对俄数字贸易专业群和学科建设发展机制,促进数字贸易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对俄贸易有关学科和专业群的聚集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黑龙江省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供给侧和数字产业需求侧的融合[2]。黑龙江省外贸企业、生产制造企业涉足跨境数字贸易,包括跨境出口数字业务,跨境电子商务及其下游服务产业,具体涉及跨境物流与海外仓储、国际营销、国际保险业务、跨境供应链服务、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内容,以国贸专业为主干学科专业,电子商务、物流、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商务俄语、财会、计算机、互联网金融、数字媒体等专业为支撑专业,多专业领域参与深度交叉与融合。参与共建对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的企业应为黑龙江省内龙头企业,代表黑龙江省甚至全国对俄贸易领域实力,聚焦实践前沿建设对俄数字贸易专业群。对俄数字贸易产业学院功能能否有效实现取决于学科专业组合是否科学、合理、可发展。学科和专业群建设会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新增或派生复合、交叉、新兴专业,淘汰关联度不高的学科专业,建立动态化组合机制,根据产业链、创新链对关联学科专业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调整。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人才培养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