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1-11-12张爱妮陈悦

贵州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面住院小儿

张爱妮 陈悦

(宝鸡市中心医院(1.整形烧伤、肝胆胰脾外科;(2.烧伤肝胆一科,陕西 宝鸡 721008)

有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烧伤发生率占比较高,小儿为高发人群,小儿烧伤所占比例高达60%[1],因小儿的生理特点较成年人不同,机体免疫力低下、多数患儿无法准确描述自身感受,治疗积极性低下,均提高小儿烧伤的治疗与护理难度如护理不当极可能导致并发症发生,影响预后[2]。本文浅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8±2.0)岁;烧伤原因:高热液体烫伤19例,火焰烧伤15例,化学灼伤6例;烧伤部位:四肢20例,面颈部9例,躯干8例,会阴3例;烧伤面积:5%~10%34例,11%~15%6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7.5±2.1)岁;烧伤原因:高热液体烫伤18例,火焰烧伤16例,化学灼伤6例;烧伤部位:四肢21例,面颈部8例,躯干9例,会阴2例;烧伤面积:5%~10%33例,11%~15%7例。纳入标准:年龄≤12岁;患儿生理发育正常;烧伤面积≤15%;临床资料完整;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免疫功能缺陷的患儿;全身感染性疾病者;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过敏体质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凝血机制障碍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维持通畅的呼吸道,及时给氧,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调整滴速,监测体征变化,及时清理分泌物,提供体位干预,提供高营养流质食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模式:(1)家长心理疏导:向家长解释烧伤相关知识、病情现状、治疗措施、相关注意事项等,帮助家长接受现实,认识疾病,使得其参与治疗护理中。护士关注负性情绪严重的家长给予认知行为疗法,降低其精神压力,提高家长的照顾能力,进而改善患儿身心健康。(2)患儿心理护理:采取适合患儿年龄的沟通方式与其保持密切联系,鼓励患儿诉说内心想法,经常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技巧培训,通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最大程度上减轻患儿身心痛苦感受。(3)创面干预:对烧伤部位换药,确保创面清洁状态。向患儿及家长强调保持手卫生的重要性,提供清洁干净的病床环境,预防交叉感染,定期消毒空气及地面,限制探视。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护理过程中的情况;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儿家长焦虑情绪[3];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6.24±2.01)d、住院天数平均为(18.20±1.75)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0.19±2.42)d、住院天数平均为(22.11±1.89)d;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7.941、9.601,P<0.05)。

2.2两组患儿护理中不良反应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发生烦躁、抵抗、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各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对照组发生烦躁2例,抵抗3例,睡眠障碍2例,食欲不振4例,并发症总发生率27.50%。观察组患儿护理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0.051,P<0.05)。

2.3两组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情绪占比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比较[n(%),n=40]

2.4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家长非常满意29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护理总满意率97.50%;对照组家长非常满意12例,一般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护理总满意率75.00%。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21.344,P<0.05)。

3 讨 论

小儿生理具有特殊性,烧伤后因皮肤保护层薄弱、即使接触温度不高的热物也会造成烧伤,此外小儿神经系统仍然处于发育不完全的状态,对热回避反射迟钝,烧伤时可能存在热物接触时间延长,增加烧伤程度的现象发生[4]。小儿总血容量与体表面积相对较小,烧伤后组织液、血浆渗出量大,极大影响小儿体液平衡,增加休克风险[5]。小儿烧伤后饮食平衡遭到破坏、体液渗出量大易导致脱水、酸中毒发生;小儿机体抵抗力随之下降,烧伤后增加感染风险,如败血症、毒血症等[6]。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过程中出现烦躁、抵抗、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情况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情绪占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与实际烧伤病情,积极开展创面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维持环境清洁,降低感染风险,结合患儿喜好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提供营养支持,使得患儿安全渡过危险期,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条件;改变传统机械化护理模式,加入人文关怀,重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变化,明确给予情感交流与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患儿病情知识的认知程度,了解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提高加重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确保治疗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创面愈合,纠正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7]。

综上所述,小儿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预防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

猜你喜欢

创面住院小儿
妈妈住院了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