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相对密度测定的中药汤剂质量检验标准模式构建研究

2021-11-12胡爱红董先红朱茂施凤

贵州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液量汤剂饮片

胡爱红 董先红 朱茂 施凤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药剂科,上海 201300)

中药汤剂是指煎煮中药饮片后取汁去渣后制成的液体剂型,中药汤剂因可灵活加减、迅速奏效、方便制备等优越性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目前,临床医师开具中药处方后,药师配方,或由病人带回中药饮片自行煎煮汤剂或由煎药房包装机、自动煎药机制备。煎药房操作人员常根据经验及中药饮片的吸水性进行加水量控制,但加水量常常过量,或缩短煎药时间,降低了中药汤剂的煎药质量,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2]。而目前对于中药汤剂的质控无法采用统一标准,如何快速检验煎药质量也增加了中药汤剂质量检验的难度。本研究观察基于相对密度测定的中药汤剂质量检验标准模式构建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7种中药饮片,分别为大黄、栀子、茵陈、秦皮、黄连、黄柏、白头翁、炙甘草、白芍、葛根、升麻、黄芪、川芎、炒白术、陈皮、当归、甘草,均为上海康桥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

1.2方法 (1)计算中药饮片的吸水系数:取17种中药饮片,每种20 g,加水量为400 mL,浸泡60 min,过滤,检测滤液体积,中药饮片的吸水量为滤液体积减少量,计算17种中药饮片的吸水系数,为吸水量与饮片重量的比值;(2)检测中药饮片转换的相对密度平台值:1)蒸煮中药汤剂加水量计算:分两次煎煮中药饮片,两次药液合并制成,一煎加水量=预计得液量+预计蒸发量+饮片重量X饮片吸水系数;二煎加水量=预计得液量+预计蒸发量。预计蒸发量是指回流水200 mL煮沸20 min,体积下降10 mL则水的蒸发量为10 mL,两次煎得液量均为200 mL;2)检测转换相对密度平台值:计算公式:ρ转换=(ρ-1)X(V/400)/10,其中单位为g,饮片取样量为10,V=1 200 mL得液量,水相对密度为1,ρ为实测相对密度;检测转换相对密度平台值:取中药饮片17味,10 g/种,根据煎药标准操作流程和加水量计算法,对加水量进行计算,其中每煎600 mL预计得液量,予以冷凝回流方式两次蒸煮,一煎20 min,二煎10 min,两次煎液合并,1 200 mL得液量,冷却至室温,离心,3 000 rps/min,采集上清液,检测其相对密度ρ,转化为400 mL时每克饮片的相对密度ρ转换;(3)检测中药汤剂煎出率:选择处方5个,分为为:处方1:陈皮、当归、甘草;处方2:黄芪、川芎、炒白术;处方3:炙甘草、白芍、葛根、升麻(升麻葛根汤);处方4:秦皮、黄连、黄柏、白头翁(白头翁汤);处方5:大黄、栀子、茵陈(茵陈蒿汤)。各饮片根据配比取样均等,总量分别为20 g、60 g、100 g、140 g、180 g、250 g、300 g、350 g、400 g、450 g、500 g,根据煎药标准操作流程2次煎煮,一煎20 min,二煎10 min,煎液合并,400 mL得液量,检测相对密度ρ实测,计算煎出率、ρ理平,理论相对密度平台值计算公式:ρ理平=(ρ1w1+ρ2w2+…+ρnwn)+1;w1……wn表示各饮片剂量,ρ1……ρn表示各饮片转换相对密度平台值;煎出率y理(%)=[(ρ实测-1)/( ρ理平-1)]X100%。(4)评估处方剂量和中药汤剂煎出率的关系:y=-0.192ln(x)+1.527,其中y和x呈对数关系,1.527和0.192是关系常数,处方汤剂煎出率为y,处方饮片总剂量为x(20≤x≤500),拟合五个处方的煎出率和饮片重量,获得五个方程:y1=-0.196ln(x)+1.524,r1(相对拟合系数)为0.9924;y2=-0.182ln(x)+1.525,r2为0.9979;y3=-0.171ln(x)+1.576,r3为0.9982,;y4=-0.181n(x)+1.557,r4为0.9969;y5=-0.215ln(x)+1.614,r5为0.9968;均为对数关系,拟合获得方程:y=-0.192ln(x)+1.527,相关拟合系数r为0.9746;(5)检测中药汤剂相对密度;中药汤剂理论相对密度公式为ρ理论=-(0.192ln(x)+1.527)×(ρ1w1+ρ2w2+…+ρnwn)+1;当已知单位转换相对密度平台值、处方中饮片剂量时,可对汤剂的理论相对密度进行计算,同时对比实测相对密度,进而评估汤剂质量是否符合质控标准,汤剂煎出率模型:①y=-0.192ln(x)+1.527;②汤剂理论煎出率(%):y理(%)=[(ρ实测-1)/( ρ理平-1)]X100%;③理论相对密度平台值计算公式:ρ理平=(ρ1w1+ρ2w2+…+ρnwn)+1;按照①、②得到公式④:(ρ实测-1)/( ρ理平-1)= -0.192ln(x)+1.527;公式③代入④得到:ρ理论=(-0.192ln(x)+1.527)X(ρ1w1+ρ2w2+…+ρnwn)+1。

2 结 果

2.1中药汤剂煎出率结果分析 汤剂理论煎出率(%):y理(%)=[(ρ实测-1)/( ρ理平-1)]X100%;理论相对密度平台值计算公式:ρ理平=(ρ1w1+ρ2w2+…+ρnwn)+1,中药汤剂煎出率结果见表1。

表1 中药汤剂煎出率结果分析(%)

2.2中药汤剂理论相对密度和实测相对密度、误差值结果分析 中药汤剂相对密度检测模型ρ理论=(-0.192ln(x)+1.527)X(ρ1w1+ρ2w2+…+ρnwn)+1,临床处方5个验证误差均较小,说明本中药汤剂相对密度检测模型在处方剂量20~500 g范围内均具有普遍适用性,见表2。

表2 中药汤剂理论相对密度和实测相对密度、误差值结果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基于相对密度测定中药汤剂质量检验标准模式构建研究,结果显示:汤剂理论煎出率(%):y理(%)=[(ρ实测-1)/( ρ理平-1)]X100%;理论相对密度平台值计算公式:ρ理平=(ρ1w1+ρ2w2+…+ρnwn)+1;中药汤剂相对密度检测模型ρ理论=(-0.192ln(x)+1.527)X(ρ1w1+ρ2w2+…+ρnwn)+1,临床处方5个验证误差均较小,说明本中药汤剂相对密度检测模型在处方剂量20~500 g范围内均具有普遍适用性,与陈士林等[3]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本研究与中医“有诸内必形诸于外”理论相结合[4],中药提取汤剂的宏观性质是其微观粒子运动的客观反映,即中药提取汤剂的理化性质取决于中药提取汤剂的药物成分[5-6],本研究观察中药处方中制备中药汤剂和制备处方的汤剂的物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应用数学模型表征二者之间的关系[7-8],进而快速检测中药汤剂质量,实现测定不同汤剂的质量[9-10],不会因剂量及处方的不同产生影响。本方法可准确监测,可靠稳定安全,实用性较强,误差较小,准确率较高,是新型检测中药汤剂相对密度方法[11-12]。本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对煎煮中药的相对密度进行监测[13-14],进而控制中药汤剂的质量检验,对智能化煎煮中药仪器进行开发,在中药汤剂质量检验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目的[15]。

综上所述,测定中药汤剂的相对密度,和理论相对密度对比,评估中药汤剂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本方法准确率较高,方法可靠稳定,容易操作,是检测中药饮片汤剂质量的创新。

猜你喜欢

液量汤剂饮片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TAP阀压开地层解决方案及其在苏南的应用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工程因素对页岩气井产水的影响分析
CO2 驱低液量高气液比井下气锚模拟与优化
临床问题 如何记录出入液量更准确?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