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1-11-12任丽君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教学活动心理健康

任丽君

沧州师范学院体育系

大学生体育教学活动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并且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自然地融入在课堂教学当中,要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润物细无声的开展,特别是要让学生从中有所体会,让他们感受到身体和心理相互促进的关系,让他们能够发现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提高自信心,可以让他们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得更好。而与此同时,学生们也逐渐的感受到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他们克服体育锻炼当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升体育锻炼活动的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体育运动的成绩都有促进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工作,让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一、要从学生当前心理素质发展的情况出发,进行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家具,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调节能力较弱,使得他们在社会适应以及身心健康方面遭遇了更多的挑战。教师要从宏观以及微观的角度,了解大学生群体以及自己所教授的班级当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要理解他们目前在心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总体而言,在现代化进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竞争压力逐渐激烈,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心理压力倍增。大量的教育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心理问题,例如自我认知混乱,人际关系不健康,自我为中心,缺少责任心,克制力比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够高,缺少团队精神与坚持的精神。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在接受一个班级之后,更是要从辅导员以及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心,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能够将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和对学生的个别体育心理辅导相互结合。关注学生们在心理发展方面的特点和需求,让课程教学活动做到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为一体。

二、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要点

1.结合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抗压和抗挫折能力。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一样,现在的大学生面对着更多的压力,考虑到未来竞争的加剧,很多学生会提前焦虑,因此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抗压和抗挫折的能力,要让学生们具备坚强乐观的心态,让他们在富有挑战性的体育锻炼活动当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像自己原先所预想的那样,从而在体育锻炼活动中给学生积攒成功体验的机会,增强自信心。特别是要注重一些体育竞赛的活动的组织开展,要在赛前给学生们做心理建设,在赛中给学生加油打气。在赛后让学生总结经验,并且注重以乐观的态度去引导学生们避免形成负面的归因。

2.结合体育锻炼活动,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体育锻炼活动中,学生要在参与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充分的沟通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反映出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需要教师给他们创设沟通的环境,让他们掌握沟通的态度原则和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纵观当前大学生的日常人际关系,可以看出很多问题,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交流,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与父母交流的时候容易不耐烦,长期以来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避免由于沟通不足所带来的误解,让学生们敞开心扉把一些问题沟通清楚,从而让他们更加坦诚和谐的相处。

3.体育锻炼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面向大学生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尊重学生们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一些个性化的需求。这样可以让他们有选择性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也能够从自己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中得到更多的满足感。体育教学中的活动,多种多样、非常丰富,学生参与到这些体育活动中,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那些内向的、孤僻的学生,可以多多参加一些集体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跳绳比赛等等,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可以与其他学生交流、沟通,对改善学生的个性特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只有仔细的观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才可能判断出学生们在心理以及性格方面的特点。特别是要在体育比赛之后或者体育测验之后,综合学生的表现来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和干预。特别是要注意消除学生们的一些消极的观念,让他们对周围的人事物有客观理性的评价。从而进一步的丰富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效果。

4.高校体育活动的设计要具有心理元素的融入创新。

在体育课堂的设计,当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心理健康的观念和方法,自然地融入到教学中来,特别是要体现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介绍一些相关的权威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思想,认识和形成良好的心态,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们能够合理的看待体育锻炼和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活动的体验当中,进一步的验证教师的观点,从而让他们在思想认识上达到认同,甚至信奉的程度,将思想,情感和行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的习惯,并且让他们体会到体育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的意识,主动地调节自己消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在体育锻炼当中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质。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教学活动心理健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