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21-11-12赵亚娟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暗线记叙文课本

赵亚娟

石家庄市北新街小学

对于任何人来说,阅读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它的意义不只在于知识的获取,更在于提高一个人的自身修养。阅读,从学生开始做起。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平时教学内容中十分关键,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语感,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发展。

一、熟读课本,认识阅读魅力

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课本,是他们对语文这门课的第一印象。他们接触阅读,往往是从语文课本开始的。小学阅读的课外时间是有限的,除了平时的课后作业,还需要留出时间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帮忙做家务等等,大部分阅读的时间是在语文课堂上,需要仔细阅读的是课本里的文章。语文课本里收录的文章都是名家精品,之所以能被收录,一定有其道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熟读,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拓展到课外阅读层面上去。[1]

比如,在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它蕴含的情感感人至深,它对学生的教导情真意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从这篇文章里,学生即使没有过那样的一些经历,也定能从中感受到磅礴的力量和深深的震撼。小学课本里还有很多的记叙文,对于学生来说,记叙文是他们最喜欢看的一类文章。小学课本有许多记叙文值得多次阅读,细细感受,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回忆性记叙文全文充满深深的情感,读来让人潸然泪下,再比如《羚羊木雕》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送给好朋友一件贵重的礼物,又迫于家长压力对好朋友反悔的事情,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学生一定都能感同身受,并从中学到人生的哲理。

二、培养兴趣,持续热爱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需要充分地阅读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会愿意主动阅读,得到了阅读的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质量,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受益终生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地阅读,不能只局限于所学课本的文章类型,还应给他们推荐其他适合阅读的书籍,开阔眼界,全面地感受阅读的魅力。

比如,通过一些方法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机会,可以采用在教室内设置读书角这样的措施,增加学生阅读的机会。在教室内增加读书角,并且让学生在周围的墙面画上彩色的装饰,正式一些就可以吸引课间学生去那里阅读。学生可以从家中带来不同的书籍交换阅读,也可以用班费购买一些书籍放在读书角一同使用,可以给读书角标明不同的分类,对哪一类书感兴趣就阅读哪一类。同时,教师还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课,或者是半节课作为学生的“阅读时间”,在这一时间段内,学生可以自行阅读,可以是课本,可以是课外书籍。在宁静的阅读中感受时光的静静流淌,学生会更加享受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得到阅读满足,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有目和对象的阅读中逐渐培养阅读兴趣,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品味汉语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激活思维,提升阅读思考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时,常常借助一篇篇课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来培养,一篇文章在教学时,必然有其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是只要草草阅读一遍就过去了,还要深入分析思考,让思维发挥想象的翅膀,才能真正读懂文章,学会文章。[2]

比如《金色的脚印》这篇文章,课文构思有两条线:明线是主人公的观察视角,暗线则是主人公与狐狸一家日益亲近的感情及行为变化,在教学中,教师抓住暗线设计提问,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并且通过思考,学生明白了暗线的意义,是为了赞美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找到课文的暗线是教学的要求,它可以证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否通透。这样的题目也经常出现在试卷上。

语文阅读是学生与教师,与课本对话的过程,是语文之本,是语文之源,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让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猜你喜欢

暗线记叙文课本
课堂教学的“明线”与“暗线”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清水洗尘》的网状结构分析
例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暗线”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