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纪录片创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与文化认同的路径探析
——以2020年“看中华·港澳青年影像计划”为例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中华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文化影像传播研究中心,广东 珠海 519087)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我国“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的伟大实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践的稳步推进,其不仅仅在建设成为一个经济体,更在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文化体。2019年2月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到2035年,大湾区内“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由于香港和澳门地区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港澳青年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较为薄弱。港澳青年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力军,港澳青年的文化认同也关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区域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也指出:“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在新形势下,为增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与文化认同提供可行路径,对于国家文化安全无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内地与港澳青年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多是举办联谊性的活动。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青年交流的方式,形式不够丰富、层次不够深入,交流存在表面化和短暂化的问题,青年交流的效果还没有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在此背景下,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影像传播研究中心精心打造的以促进港澳青年文化认同为目标的大型文化体验活动——“看中华·港澳青年影像计划”(以下简称“看中华”)应势而生。

“看中华”项目在港澳高校招募多名具有一定影视制作基础的港澳青年担任导演,同时招募内地青年担任制片人,由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一对一配合,在设定的中华文化的主题下拍摄制作“看中华”系列文化纪录片作品。该项目旨在用港澳青年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祖国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了解中国内地的建设发展成就。通过港澳青年独立创作与亲身体验,提升中华文化对于港澳青年的吸引力,加强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2020年“看中华”项目携手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共有来自两所学校的20名澳门籍青年学生,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20多名内地青年一同参与项目。澳门青年导演和内地制片人搭档合作共完成了10部“看中华”系列文化纪录片的摄制工作。“看中华”项目特设“珠澳同城”年度主题,澳门青年导演用独具个性的影像风格和独特的文化视角展现了珠海和澳门两座城市的互通有无,二者宛若同城。

一、文化纪录片创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现深度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所遵循的文化符号、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等所进行的一种文化确认。由于特殊的历史际遇、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网络媒介环境的影响等多重因素,使得生活在香港和澳门地区的青年对中华文化的原有认同出现困惑、混乱,乃至产生危机。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认同强化国家认同,为国家认同提供心理支撑。因此,在新形势下提升中华文化对港澳青年的凝聚力,增强港澳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繁荣稳定至关重要。文化认同内涵丰富,是人们对文化历史与当下、文化形式与内容、文化规范与价值的总的认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文化认同应是一个由表及里、不断内化的过程。

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看中华”项目将文化纪录片创作视为项目的核心和加强港澳青年文化认同的有效方式。“看中华”项目让港澳青年走进中国内地,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只有真正地深入了解和亲历,才能使文化体验与认同不泛于表面而真正内化于心。文化纪录片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深入的文化认同的过程。在纪录片创作前期,港澳青年导演需要围绕年度主题搜寻相关选题。搜寻了解、查阅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港澳青年自觉主动去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过程。在2020年“看中华”项目中,来自澳门城市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林晓欣为了完成文化纪录片《妈祖》的拍摄,大量查阅相关的书籍、影像资料、学术性论文以了解妈祖文化的形成与历史变迁。同时她还特意走访了澳门妈阁庙相关的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妈祖文化在民间的影响与发展。这种主动的文化了解要比生硬的文化灌输更为有效。在纪录片摄制中,澳门青年导演来到中国内地,通过与内地制片人、拍摄对象深入沟通以及在拍摄地进行亲历性体验等形式实现深度文化认同。当然,澳门青年与内地青年通过文化纪录片的摄制建立起的交流也是一种深度的交流。交流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影像制作还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文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等多个方面。文化纪录片深厚的文化属性要求纪录片创作者对拍摄对象和所呈现出来的观点表达具有深刻的认知,需要透过表面现象进行深入的挖掘。因此这就决定了澳门青年导演在项目中不再是一个到访者或游客等局外人的身份,而是一个深度的参与者。

澳门青年观察内地的方式也不仅仅是通过眼睛,更多的是通过摄影机的细节捕捉,去更细微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与祖国的建设发展。文化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也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进行主观表达的过程,凝聚着创作者的精神思想、情感体验与审美价值。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澳门导演会对中国内地社会发展进行深入观察与思考,从而产生一些新的认知,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投射到作品创作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就潜移默化地实现了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制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梁文扬,正是通过拍摄竹仙洞水库的纪录片,才对珠海向澳门供水六十年的历史和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更加清晰和具体地认识到了国家为澳门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二、文化纪录片作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随着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影像媒介得到空前发展。图像叙事凌驾于语言叙事之上成为一种重要的叙事表征。图像叙事不断借助高新技术手段,打破既定表意空间,不断突破人类视域局限,带来新奇独特的视觉观感。英国学者约翰·伯杰曾感叹:“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的影像、这么密集的视觉信息。”图像叙事可以借助丰富多元、新奇独特的表意手段,将传统叙事语言中难以直观化呈现,依附于读者想象构建的画面进行直观化呈现。信息技术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影像的传播提供了优势。图像充斥于各种传媒,它侵占了原先由文字来表达的表意空间,成为一种事实镜像,更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文字仿佛成为对事物的表达,而图像才是事物本身,图像的本体化趋势已然取得了超越文字的优先权。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视听语言能直接、清晰地实现信息交流,唤起受众情感。

正是由于影像所具备的直观化的视觉呈现、丰富多元的表意手段、易于接受的阅读方式等多重特性,使得“看中华”项目选择以影像的方式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而文化纪录片因其内容真实可信、文化内涵丰富、表现手法多元等特质,无疑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最佳载体。纪录片不是现实的复制品,而是对客观世界的创造性再现。同样,“看中华”系列文化纪录片作品也不是对中华文化的呆板展现,而是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解读和影像激活。由澳门城市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兰希创作的《花婆》,通过讲述珠海湾仔三代“花婆”百年来往返濠江两岸,用鲜花与馨香连接起珠澳两城的故事,反映珠海和澳门唇齿相依的“同城生活”。由澳门青年导演梁文扬摄制的《源流》,以珠海“对澳供水60周年”为切入点,通过竹仙洞水库建设者罗雄超夫妇的故事,以“三代人护一江水,四道管通两地情”为主题,讲述珠澳两地人民一水相连、一脉相承的故事。澳门青年导演凌敬轩的纪录片作品《绿色“生命线”》,通过实地走访和拍摄供澳蔬菜生产基地、供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的员工,介绍内地供澳蔬菜背后的故事。

澳门青年导演用小视角切入大主题,用鲜活的个体故事探讨珠海和澳门两座城市的交流发展与共同繁荣。澳门青年在中国文化主题下进行的纪录片创作与传播,实质上也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这些饱含文化品位与艺术涵养的影像艺术作品,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进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透过这些文化纪录片,观众不仅能看到厚重的中华文化,更能展现出经过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欣欣向荣的现代化中国国家形象。影像艺术作品通过视听语言进行叙事,相对于传统文字语言符号系统复杂的编码、解码和意义同约,能更直观、更大限度地完成文化的表达与传播。通过港澳青年的视角看内地,也实现了表达视角的“陌生化”。在本次“看中华”项目中,澳门导演从各自饱含个性和审美特性的视角出发,寻找独特的角度切入故事,完成自己的创作与表达。

三、文化纪录片传播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现群体文化认同

近年来,部分港澳青年人群的地区文化认同被刻意激活与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被弱化,从而导致个体的文化认同整合意识与能力也被削弱。文化认同的确立与社会情景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港澳青年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是伴随着网络媒介成长起来的一代。媒体也在时刻引导、影响和塑造着港澳青年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情感。研究表明,14岁以后,由于受到家庭、学校、同伴、传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内容趋向复杂,认同感的主观心理成分作用增大。面对“西强我弱”的世界媒介格局,西方媒体正在刻意扭曲着港澳青年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知。在文化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中,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华文化纪录片,对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进行正向的文化引导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形成关于中华文化的网络社群讨论,进而增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关注,并逐渐内化为文化认同。因此“看中华”项目积极借助众多新媒体平台,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传播为核心,以形成多平台、多途径的传播矩阵为目标,促进“看中华”系列文化纪录片的多维传播。文化纪录片以民族文化资源为基底,以文化的当代表达为形式,沟通起民族文化的过去与现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历史与未来的文化通道,具有厚重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因此文化纪录片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现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这些饱含了港澳青年导演所思所感的文化表达,通过新媒体强大的传播与扩散能力,以及周密精妙的传播策略设计,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拓宽了文化交流的广度。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快餐式和碎片化已然成为年轻一代受众的收看习惯。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看中华”项目选择以单部10分钟的微纪录片作为传播文本。与传统文化纪录片所呈现出的宏大叙事、恢弘巨制的影像风格不同,“看中华”系列文化纪录片选择以个体叙事、情感表达为主要的呈现形态,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人物故事传达“珠澳同城”的主题意涵,使得影像作品更加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微纪录片的视频形态也更加符合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

珠海和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的核心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受到广泛关注的热门纪录片“题材”,但目前关于珠海和澳门互动关系的文化纪录片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也为“看中华”系列文化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看中华”系列文化纪录片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在社交媒体上打造“看中华·港澳青年影像计划”文化品牌,形成“舆论热点”效应,从而达到宣扬中华文化内涵的传播效果。一是搭建“看中华”系列文化纪录片专业网络平台,将“看中华”系列文化纪录片数字化呈现于互联网平台上;二是利用中外极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为“看中华”系列文化纪录片建立多渠道的传播途径,提升传播效果。除此之外,“看中华”项目也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举办了线下展映与创作研讨会,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港澳青年导演也纷纷将作品带回港澳,将关于中华文化的影像表达进行直接有效的人际传播。港澳导演基于自己的亲历性体验与情感认知进行的关于中华文化的影像表达,也有利于港澳受众在观看这些文化纪录片作品时消除戒备心理,增强传播效果。这种港澳青年观察视角下的艺术创作,也更容易契合港澳地区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偏好。同时青年的影像创作也更容易在青年社群中形成影响力,唤起青年群体的共鸣,近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一代的群体文化认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世界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迫在眉睫。“看中华”项目作为一项学术实践交流活动,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的活动本质为影像作品注入了更鲜明的文化深度与情感厚度。文化中心主义的呆板灌输变为了真诚的互动交流。相对于具有官方色彩的宣教式灌输,观众对于这种个体视角下饱含真情实感的个人性表达更感兴趣。由澳门城市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读硕士林晓欣创作的纪录片《妈祖》,通过实地探访珠海天后宫和澳门妈阁庙,将珠澳两地妈祖文化的同源性进行呈现。这种个体化的文化探寻式纪录片也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四、结语

香港和澳门回归已经二十余年,新一代港澳青年虽然成长在祖国的怀抱中,但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也在加剧着他们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焦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依托于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和共同的文化记忆,不断深化港澳青年的文化认同,对于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青年一代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希望所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亦肩负着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责任。“看中华”项目邀请港澳青年踏上广大的内地,用自己的眼睛去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深入发展的现代中国,通过文化纪录片制作与传播使中华文化深入人心,并内化成为港澳青年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同。毋庸置疑,以文化纪录片创作为核心的“看中华·港澳青年影像计划”,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与文化认同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现实路径。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