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复现乐舞的规训方式
——以敦煌舞、汉唐舞、唐乐舞为例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汉唐舞姿乐舞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 100000)

一、各类复现乐舞形成概述

(一)敦煌舞

“敦煌舞”是舞剧《丝路花雨》被世人知晓之后逐渐确立的,高金荣老师从壁画形态提炼出手势和脚的具体位置,依据敦煌舞的运动规律创编了手、脚和手臂的动作,将手、眼、身法、步相结合,发挥想象形成敦煌舞风格独特的动作体系。将壁画上静止的姿态通过敦煌舞独特的韵律,运用当代视角转化为诗情画意的流动线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舞蹈流派。唐代的石窟在莫高窟占大部分,所以敦煌舞训练体系的建立便以中国中原舞蹈风格为主,吸收借鉴西域少数民族的动律特点,从中提炼出典型的三道弯的独特审美姿态,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重现敦煌壁画的曼妙舞姿。

(二)汉唐舞

汉唐舞是以洒脱的汉唐艺术气质为审美主基调,以留传下来的文化意识形态作为依据,以明清以来的戏曲舞蹈形式为辅助而创建的古典汉唐舞学派。汉唐舞《铜雀伎》的问世,标志一部新的舞蹈语言出现在舞坛上,自此逐步明确了汉唐古典舞的风格与动律特点。重松垮斜身作为汉唐舞的基本姿态灵感,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意识,丰富独具中国古典韵致的舞蹈艺术形式。

(三)唐乐舞

乐舞随着千年来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在唐代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刘凤学认为,唐乐舞所蕴含的多元文化是最令人陷溺之处,唐乐舞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兼容力。原貌已经看不见动态的舞蹈形象,这使复现乐舞充满不确定性和想象空间。但唐乐舞不是虚无的想象,是以舞谱为重要的依据,以自身渊博的学识作为基础,尽可能地复现唐乐舞的风采。

二、各类乐舞规训的程式与规范

(一)敦煌舞

1.形——柔曼的“三道弯”

敦煌舞是从壁画上的伎乐佛像的姿态,通过模仿头、手、脚等方向位置来实现的外在形象,壁画上的舞姿手臂柔曼、赤足,每个舞姿多为冲肋出胯的倾势。其中反弹琵琶最令人遐思的是她那反手拨弦美妙的身姿,完美地展现了敦煌舞柔曼的三道弯。它吸收西域少数民族舞蹈舞姿而产生,舞者通过肋、胯、膝的反向移动,使身体呈现出弯曲的形态造型,这种三道弯的曲线展示了敦煌独具特色的美感。在视觉感官中诠释东方对人体美的追求,呈现一种弯曲中的松弛与妩媚的形态。

2.神——宁静安详的神态

敦煌舞在表现手段上柔多过刚,神态配合舞姿动作的变换,眼神也随之由温婉变得妩媚。壁画人物有端正温婉、恬静谦和的菩萨形象,也有刚劲的金刚形象,因为壁画多为女性形象,所以展现的多是谦和的善化神态。伎乐形象神志温婉而妩媚,动作抒情如菩萨般端庄,体现“真、善、美”的统一。敦煌舞十分注重眼神的训练,眼睛多向斜下垂视,随着动作或节奏配合活泼、善良、妩媚、端正的神态。

3.劲——迂回顿挫的气息

敦煌舞注重舞蹈整体的协调和表现,追求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的整体效果,注重气息的配合,动作迂回顿挫、动静相间,多用气息调整身体的角度,舞姿之间的连接丝丝相扣。在流动与连接中使用不同的力度对比和节奏的层次处理,在主观意图与客观图像的融合中动静兼济。

4.律——S型流线动律

以西域少数民族的风格特征为主基调,从始至终贯通身体的S型内在韵律曲线,脚下流动的路线,手臂和腰胯的运动路线也遵循S形动律特点,这构成了敦煌舞独特的美学价值,是敦煌的西域特色与中国传统伦理哲学和当代审美思潮相结合的产物。

(二)汉唐舞

1.形——斜倾身动含远意

汉唐的舞姿形态以斜塔造型为主,汉唐古典舞是在舞姿流动的过程中,舞姿定型后的再延伸,是静止状态之后的再失重而造成的美感,舞蹈动作在动态的运动,是失衡后的倾斜之美,倾斜重心后的动势在身体语言上都清晰地得以展现——“斜塔”似的远意之美。这种独特别致的重心造型区别于其他乐舞,作为汉唐舞审美的核心得以发展。

2.神——古朴的柔美

舞者用深沉静然的心,身心天地合一,体现汉唐舞古朴的精神本质。汉唐时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封建王朝的局限在文化积淀中具有中国传统的内敛柔美,在“垂眉低目、小垂手、斜曳裾、风袖低昂顿”、一抬手一舞袖中,我们感受到生机与活力,是天真狂放的意象世界中的美好。

3.劲——顿足收放显张力

汉唐舞要求以气带形,意到气到。在动作到达位置后再延伸,气息的不停滞,达到一种流畅感,一顿一动更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韵。要达到一种韵致绵长、顿足收放自如又极具张力的动作质感。汉代舞蹈轻盈跳跃又节奏感极强,舞者时而动作轻疾迅速,时而缓慢轻柔,在这种刚柔并济、动静对比的张力变化过程中,体现出了独特而丰富的风情。

4.律——轻盈厚重有余情

汉唐舞的舞蹈风格不同于古典舞的身韵学派,真实想法是复原中国古代乐舞的原貌。轻盈欢快的韵律中透漏着古拙且厚重,总是有一种肆意张扬而又难以言表的意韵。轻重缓急恰到好处,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韵致和恢宏博大的气势,古拙而意蕴纤巧的流线动律呈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唐乐舞

1.形——低垂旋拧之姿

唐乐舞的舞姿,多重心向下,低头含胸,身体螺旋向后回拧,脚下踏步屈膝,顺势而为,要一直从头延续到足部的回旋感。拧身回望以腰为核心发力使肩、腰、胯形成旋拧的倾向。身体螺旋回拧时,头顺着肩膀方向顺势转动,手臂多端正在胸前,显得谦卑有理,眼睛也随着旋转的方向低垂斜下,体现出唐代女子的温婉端庄,谦卑祥和之态。

2.神——安然典雅之美

唐乐舞舞者典雅端庄、雍容大方的气质,使唐乐舞有一种距离感,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一场庄严的皇家典礼。舞者神态中多呈现出娴雅秀丽、静谧安然的女子韵质。唐乐舞深沉之中蕴藏其“静”,一张一弛循序有度。以静制动,用静来牵动舞蹈的整体脉络,追寻内心祥和的审美意趣。

3.劲——动静相生之气

舞者以气息牵动肢体,每个动作的发力不是骤然的发力,唐乐舞看似动作静止,实质有内在的气息,是发自舞者内心深处的文化蕴涵力。伴随着动作的发展,由内而外的修炼身心。没有绝对的静止,看似静态的停顿正是准备蓄势待发为下一个动作的准备。舞者心静才能表现出唐代乐舞的恢弘大气和儒家思想的传承,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乐舞文化中的洗练。

4.律——回环流转之律

在体态之外的动态转换中,重心的转移、运动的路线、手袖的力量运用也呈现出回环圆弧式的运动规律。这与身韵古典舞的圆弧规律相似,身韵古典舞是“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路线,而刘凤学唐乐舞中的圆弧是顺应重力、由内在力量牵引,呈现回环流转的弧线之美。

三、乐舞身心交融的程式化形成路径

(一)各类复现乐舞的共性

从上述可见,以古典舞的形神劲律的框架为借鉴,归纳了其风格特征:敦煌舞的姿态离不开“三道弯”的基础规范,用气息调整动作的角度,遵循S形流线运动规律;汉唐舞的舞姿多以倾斜重心为特色,轻快的韵律中略显古朴的余情;唐乐舞的螺旋型回拧正是其他乐舞不可替代的独特姿态,安静祥和的神态蕴含着儒家的思想伦理。各类复现的乐舞也都有一个共性,即并不完全是历史中的舞蹈式样,而是根据舞姿动势、典籍为依据,由今人创建了具有中国韵致和鲜明民族基调的审美情感,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古代乐舞风貌。还有一个共性就是由气息带动肢体,强调呼吸的重要性,注重气息、眼神、舞姿和运动路线整体的配合。从内而外凸显古典的韵质遵循古典美学运动规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二)各类复现乐舞“由外到内、由内至外”的舞蹈“程式化”形成方式

1.模仿的认知

无论敦煌舞、汉唐舞还是唐乐舞都是通过模仿和借鉴壁画、出土文物中的姿态造型和描述,发挥想象去复原当时的乐舞形象,用当代人的审美情感经过提炼、组织、美化,用新的舞蹈语言展现古代舞蹈的美韵及审美倾向。乐舞的一抬手、一旋转,每次呼吸每个眼神都直击我们的内心深处,仿佛置身于敦煌的佛教世界、梦回盛唐。我们从舞者外在造型姿态的视觉感受中去反思、追寻内心的情思情感和每个朝代乐舞的文化内涵。

2.追寻内在的美学原则

复现古代乐舞又必然要深入了解乐舞内在的精神气韵。舞蹈的节奏、气息、连接动作是不可完全地再现的,历史的变迁我们能记载下来的少之又少,所以要有文化哲学的积淀才能展开思绪复现古代乐舞。研究其规训方式必然要研究各个朝代的风俗环境、文化意识形态等。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潜移默化。唐代乐舞将礼仪祭祀与舞蹈文化结合在一起。刘凤学的唐乐舞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在规训的方式中有体现其核心思想即礼仪。对三种乐舞风格特征的掌握,通过模仿外在形象姿态,追寻内心的修炼与研习,将外在的形象与内心的启迪融汇交织,把舞蹈作为文化载体起着传承古代文化的使命。

3.外显内修的文化气质

《莫高女神》就是以菩萨的神态端庄而慈祥,从神韵中透出敦煌舞独特的审美意蕴。可见内心的信仰从神态的表露从内到外地彰显当时的审美意识。唐代的乐舞思想一脉相承于先秦以来的儒家乐舞思想,唐代舞蹈重心向下,崇儒守礼,体现了大唐的雍容典雅、淡然从容的姿色。我们从模仿到感受、反思,再到追求内心的契合从内而外地去展现古代乐舞,这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舞蹈训练体系的独特之处。

四、结论

乐舞伴随着人类生存发展演变,从古至今我们的舞蹈随着历史的演变而改变,从古代的专业乐舞机构“乐府”、“教坊”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舞蹈人才,培养舞蹈人才又必然需要规范性程式化的训练,到宋元时期就出现了程式化,再看今日西方的芭蕾舞和现代舞训练体系等,以及东方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体系,起初我们用西方的训练方式来训练东方人的身体,现如今,我们追寻到适合东方人蕴含东方哲思学理的规训方式。

注释:

①高金荣.敦煌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汉唐舞姿乐舞
龟兹乐舞
上海汉唐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梦幻舞姿
舞姿翩跹
汉唐书商研究述评
舞姿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风中的舞姿
雁栖湖,汉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