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民族音乐传承发展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民族音乐民族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打破了文化交流当中的闭塞局面,也推动了文化交流不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文化在交流当中实现了传播,但同时民族文化也会遇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与挑战。所以高校作为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阵地,要抓好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传承意识,有效挖掘民族音乐的功能和价值,认清多元文化和民族音乐传承之间的关系,培养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传承人才,为我国音乐艺术和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乃至于推动世界音乐文化的繁荣进步。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意义

多元文化是一种区别于单一文化而言的综合文化体系,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拥有着差异化的发展环境与背景,最终形成的文化也有着各自的风格,这些文化彼此联系,又有着各自的独立特征。随着国家间沟通交往的增加,多元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也成为了新时代教育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以及民族特色,就必须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领域,民族音乐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非常大的。高校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重要阵地,高校在抓好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认清多元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非常必要的。

在全新的发展环境与时代背景下,高校传承民族音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以审美为核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与指导。民族音乐凸显的是民族的审美思想、文化传统等,蕴藏着强大的情感力量。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对其中的情感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加深学生对其中真善美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从而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与文化品位,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二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化传承。民族音乐是人类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民族音乐进行传承和发展,从本质上看就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学习和体验,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让学生主动承担起传承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的责任,达成高校培育全面型人才的目标。三是增加学生的社会交往。在当前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越来越关注音乐的社会交往作用。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也是人类共有的语言,在传情达意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在多样化的实践交往当中,民族音乐作品、乐器等发挥了表意工具的作用,有效加强了人际沟通,也展现出自然口语不具备的远距离传递功能,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所以学生可以在学习民族音乐和主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社会化交往技巧。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实践要点

面对多元文化发展这一现实情况,高校音乐教育要将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作为要点,逐步走出一条适合本民族发展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道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民族音乐学习和传承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实践要点:一是建立多元文化意识。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音乐文化传统的国家,再加上多民族的特性,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但在清末之后,受历史政治等因素影响,西方音乐在中国音乐教育当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甚至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本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日渐式微。要想改变这种不良情况,适应多元文化背景,就必须建立多元文化意识,积极借鉴本土文化特色,对民族音乐进行传承发扬,在此基础之上兼顾其他文化,在吸收精华之中推动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二是丰富音乐教学方法。高校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不仅要和多元文化格局相适应,还必须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到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也制约了学生良好文化意识的建立,因而教师在改革教育思路的过程中,要把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策略作为重点。三是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高校学生是民族音乐的传承者,所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音乐教育必须面向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自觉传承民族音乐。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民族音乐教育机制

在多元文化并存且彼此交融的背景下,高校要真正承担起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责任,首先就要针对当前背景以及音乐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构建完善化的民族音乐教育机制。国际音乐教育大力倡导音乐教师要秉持文化教育多元化,在音乐教育当中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音乐形式与风格,以便在多元文化的推动之下完善民族音乐。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音乐教师必须要分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音乐表现形式与风格的差异,改变过去音乐教育当中始终以西方音乐教育为主的单一化观念,逐步确立起以民族音乐课程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将西方音乐教育作为辅助,在创新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音乐教师在推动民族音乐教育机制完善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自主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民族音乐教育当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以及音乐教育方法,结合高校学生的民族音乐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传承民族音乐提供动力和保障,以此助推民族音乐文化创新与发展。

(二)创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

高校在民族音乐传承发展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既要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让学生认清民族音乐传承的价值,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避免学生在音乐学习当中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和消极抵触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民族音乐的传承要求,立足学情,创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鉴赏,目的是从经典作品当中获得灵感以及深入的审美享受,习得必要的方法和技巧,为之后的学习和借鉴打下基础。教师在带领学生对作品进行鉴赏时,既可以用示范展示的方法进行呈现,又可以将多媒体工具作为辅助,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品味音乐的魅力。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交流思想、碰撞思维,从而对民族音乐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方法远远比教师的机械性说教更能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和良好的学习体验。最后,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依托,引入微课、慕课等现代化的教学策略,让民族音乐教学突破时空限制。

(三)丰富民族音乐教育资源

为了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觉传承意识,教师要注意对民族音乐的教育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吸收和整合,充分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的少数民族和本民族音乐素材,让学生感知多彩的民族音乐与文化,并由民族音乐的丰富性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正是因为有了多种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才有了当前精彩纷呈和包罗万象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体系,所以高校在民族音乐教育当中要注意补充教育资源,建立本土音乐文化课程,将其作为传统课程的补充。比方说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地方戏曲、山歌、小调等等都是非常优质和朴实的教学资源。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有更强的自觉性与自主性,积极吸纳民族音乐资源,丰富民族音乐教育资源和教育体系。

(四)组织民族音乐实践活动

多元形式的民族音乐实践活动,可以显著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也可以在实践当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民族音乐传承意识,改变过去照本宣科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高校学生是一个积极活跃和自主意识强的群体,在课程学习当中总是接受单一的知识灌输,会让他们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从而影响对民族音乐课程的整体感受。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当中可以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鉴赏、歌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当中多角度品味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在学习戏曲音乐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戏曲当中的角色,利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戏曲音乐魅力的认识;在学习经典的民族歌曲时,教师可以设计对唱、小组演唱等不同形式的歌唱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去民间采风,了解民族音乐诞生的背景和环境,促使学生自觉传承宝贵而又独特的民族音乐。

四、结语

民族音乐课程是高校音乐教学当中极具民族特色的课程,既能够突出民族个性与文化特征,又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民族特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民族情怀。提高对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将其作为培育学生爱国品质和民族情怀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必然途径。音乐教师既要认清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意义,又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丰富和拓展教学资源,建立起良好的音乐教学保障,让学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承担起推动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责任。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民族音乐民族
我们的民族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多元民族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