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钢琴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月光曲爱丽丝曲子

(内江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2)

现阶段高校钢琴教学中多媒体的利用受到了许多家长与教师的认可,教学也不再受制于师资力量或教学场地。应用多媒体进行高校钢琴教学,将新时代下的计算机技术与钢琴教学有效地融合起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新科技,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所学技能相结合,提升学生对钢琴知识的认知和对弹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一、应用多媒体营造全方位教学环境

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标志着新时代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重要转变。在钢琴的教学演奏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可以帮助营造出立体的音响环境,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也有很大帮助。学生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自主查找相关音乐背景,并进行独立思考相。通过对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学生们可以拥有自己学习的一方天地,发掘自己更多的潜能,提升自己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菊次郎的夏天》这首曲子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打造一场全方位的视听盛宴。《Summer》这首曲子主要讲述了一位天真无邪的男孩与一个地痞混混菊次郎之间的故事。整首曲子呈现出一种十分欢乐而又充满自然的感觉,给人带来舒心而又快乐的情感体验。整首曲子通过大提琴与钢琴两种乐器间的合作,充满着跳跃的节奏感。教师在讲解这首曲子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音频。曲子开头部分引入了一个场景——正男与菊次郎这两个性格相反的伙伴,虽然他们生活的旅途并不顺利,却一直本着积极而又乐观的态度。随着曲目的推进,《summer》又带来了一股悲伤的情绪,这是由于正男的父母重新组建了家庭,并且有了新的孩子,正男觉得他们不再属于自己。这时的音乐情绪十分低沉,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种情绪。在曲子快到三分钟的时候,整个主题又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正男与菊次郎有了新的朋友,三个伙伴又回归到了初始的快乐时光。教师通过在多媒体上播放视频的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舒适的音乐体验,帮助学生深刻地体会曲目中的快乐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念。

二、应用多媒体激发主动性学习模式

在多媒体的应用下,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学生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老师枯燥而乏味的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音频的教学形式能有效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学生对带有色彩的图案以及视频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图案的展示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激发,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教授《彩云追月》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查找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彩云追月》是任光和聂耳将民族管弦乐曲改编而成的钢琴曲。这首钢琴曲展现了一幅优美而又浩瀚无边的夜空景象。聂耳与任光在改编的过程中,将钢琴的各种技巧进行融合,成就了这首经典的曲目。整首曲子采用了五个音阶段,并由八个小节构成。教师在讲解这首曲目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相关演奏视频。第一个小节的演奏,民族管弦乐器弹拨出来的轻盈感给人们带来一种张弛有度的感受。第二个小节以音调较长的琶音以及技巧甚多的颤音构成,给人们带来了浓厚的民族风味。第三、四小节是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进阶模式,在第五个小节运用左手按单一的方式交替进行演奏,描述出了浩瀚天空下的月光美景。视频的播放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彩云追月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同时,演奏视频可以让学生通过真实的表演观察演奏者的表演技巧,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提升音乐鉴赏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多媒体实现具体化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会通过多次的重复来点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这种方式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不是很明显。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具体化、细致化,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明确学习任务,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避免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的感受。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展现教学任务,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献给爱丽丝》这首曲目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进行细化。《献给爱丽丝》是贝多芬著名的钢琴曲,这是他为自己的学生特蕾泽·玛尔法蒂创作的。《致敬爱丽丝》的难度比较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展现整首曲目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献给爱丽丝》这首曲目整体由五段构成,第一段应用的是a小调,给人带来一种十分温柔而又缓和的感觉。a小调之后,整首曲目又转到了c大调,c大调与a小调相比,会给人一种十分迷茫的感觉,让人体会到作者在追求的过程中陷入了沉思。经过一段演奏以后,《献给爱丽丝》又回到了a部分的a小调。在第三段的部分,《献给爱丽丝》多采用了和弦,使得整首曲目的情感有了一个转变,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和弦的使用不仅能够增强这部分的氛围渲染,同时还能带给人很好的音乐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献给爱丽丝》每一部分的和弦以及音调都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具体化。通过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们感受《献给爱丽丝》这首著名的曲目,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大大提高,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直观的PPT展示或者音乐视频的播放,还能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为自己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教学任务直观地展示出来,对于提高高校钢琴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应用多媒体形成高素质审美能力

多媒体是新科技发展的产物,它集聚了许多科技的优秀之处。首先,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学生们可以有现场体会的感觉,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其次,多媒体视频的展示还能帮助学生观察表演者在演奏过程中的肢体表现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有很大帮助。再者,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阶段的音频,对于提升学生该阶段的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总之,多媒体进入高效钢琴学习课堂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意义深远。

例如,在讲授《月光曲》时,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学习这首曲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贝多芬的《月光曲》与《命运交响曲》是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一类学习难度比较大的曲目,应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并不断提高自己审美能力。《月光曲》整首曲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乐章演奏速度十分缓慢,营造了月光缓缓透过云雾照射到地面上的朦胧感,给人带来悲伤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并夹杂个人的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这段音乐。在这一乐章内,作曲者的情感表达非常的丰富,有轻声的吟唱,还有低沉的附和,同时也有一股柔情似水的感情掺杂在其中。这一部分虽然主调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在和声部,其音区和节奏的变化都能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作者情绪的转变。与第一章节相比,第二乐章就显得非常的欢快,呈现了一副祥和的拥有夏日朝气的愉悦图景。《月光曲》的第三章演奏速度变得更加的欢快。通过教师在多媒体上的展示,视频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作曲者的热情在逐渐上升并且达到了将要迸发的阶段。在《月光曲》的尾音部分,音乐的速度又变得缓慢起来,好像是人的心情达到了极点后又突然回归到了原点。整首曲子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美感。通过在多媒体上讲解这首《月光曲》,学生学习的难度会大大降低,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钢琴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内容与新科技有效结合的能力。现在教学改革目标要求教师以德树人,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终极教学目标,这无疑是一项既复杂又重要的任务,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猜你喜欢

月光曲爱丽丝曲子
爱丽丝的疯狂茶话会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读”好《月光曲》,教出语文味
有风吹过
月光曲
月光曲
变大变大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月光曲》中的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