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专业歌唱与伴奏双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弹奏歌唱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已成功举办了20届,其权威性及导向性在全国高校引起很大反响,歌唱与伴奏作为比赛的一部分,也说明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实践的高等技术型应用人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为中小学输送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及编创能力、组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编排各类文艺活动和辅导竞赛工作的能力。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音乐教育提出更多要求和期待。突破传统音乐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双技能人才体系,在这样一个提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社会大潮中,将是大多数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方向。接下来本文将从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现状入手,分析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歌唱与伴奏双技能人才的必要性,并对歌唱与伴奏双技能的培养提出针对性设计。

一、音乐教育专业现状

(一)学科设置不完善

掌握声乐专业技巧的同时,又能掌握钢琴伴奏技能,对于高校学生来讲是具有自身优势的。当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开设声乐和钢琴课程,目前双技能课程涉及过少,一般是两个独立的课程,对于钢琴伴奏一类涉及过少,没有适应实际情况及学生发展特点的课程,教学的全面性、科学性、针对性都比较弱。

要当好一名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懂得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其中基本技能要求不仅要能弹还要会唱,双技能教师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当在深入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科学配置,灵活调整课程内容。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学生对于具备歌唱与伴奏双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兴趣不浓厚。歌唱与伴奏双技能的培养符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才多艺,不仅能完成教学任务,适应舞台表演,还能适应社会市场全方位的需求。对于这一类课程的开展,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良莠不齐,有些学生认为声乐专业进行钢琴伴奏训练是一种专业性不强的表现,误认为这是由于没有某一项特别突出的技能才进行的综合性表演。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一直参照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造成一些高校音乐教育师生过于关注单项技能的培养,部分同学埋头学专业,声乐专业学生对于钢琴伴奏的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训练,产生偏科的现象。

二、培养歌唱与伴奏双技能人才的必要性

(一)学习钢琴伴奏可以促进演唱学习

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只能弹不能唱、只能唱不能弹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弹奏钢琴伴奏过程中,对于伴奏作品的内涵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起着衬托和烘托的作用,钢琴伴奏往往以演唱旋律作为基础,在熟练钢琴伴奏的过程中,对于伴奏和声的感觉更加分明,那么,对在演唱作品时的音准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一些难度大的作品,可以更好掌握演唱与伴奏之间的关系,对于演唱作品有更加熟练并且准确的把握。

(二)学习钢琴伴奏有利于加强与钢琴伴奏的合作

歌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关系属于“知己知彼”,并且只有当歌唱与伴奏完美结合时才能更好地合作,使作品更加美妙、和谐。在钢琴伴奏学习过程中,通过训练能更加正确的掌握节奏、呼吸,把握好这两点,熟悉歌曲风格就可以与钢琴伴奏更好的配合。通过学习钢琴伴奏,对演唱曲目的艺术特色也能有更深层次的解读,熟悉旋律的起伏、伴奏节拍的强弱,对于与钢琴伴奏的合奏更加默契,演唱的表现力更佳。

(三)对于学生就业起到积极作用

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好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系统掌握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能够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随着社会对于音乐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越来越紧缺。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掌握歌唱与伴奏双技能可以赢得更多就业机会,除掌握本专业技能,全面地提高自己才能更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掌握歌唱与伴奏双技能,能够为未来就业提供更多可能。我国正面临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这将对我国教育改革和音乐文化传承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三、培养歌唱与伴奏双技能人才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于音乐美感的培养

在钢琴伴奏教学中,除了基本的技术技能外,更应注重学生音乐美感的培养。在很多经典的中外声乐作品中,声乐作品的钢琴部分情感是跌宕起伏的,织体疏密相间、音乐色彩波澜起伏。这些都阐述了钢琴伴奏的艺术之美。如《我亲爱的》作品中,钢琴伴奏在前半部分的旋律是朴实宁静的;间奏过后,伴奏变为跳奏的柱式和弦,表达出主人公内心激动、仿若怀揣小鹿的心情,配合歌曲的陈述、展开、高潮、结尾等,使音乐表现力不断升华、丰富。理解钢琴伴奏谱中的表情术语,掌握不同的音乐风格,学会分析伴奏作品,并与其他版本的伴奏相比较,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培养音乐美感。

(二)对于读谱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正确认识音符、节奏、节拍、调号、指法等,声乐专业的同学普遍钢琴基础较为薄弱,学好钢琴伴奏曲谱的读谱,是弹好伴奏作品的前提。其次,在钢琴伴奏曲谱中的音乐术语,如跳音、重音、保持音等演奏标记,以及强(f)、弱(p)、渐强(cresc)、减弱(dim)等力度标记,是音乐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每个符号都有意义。有的同学在弹奏过程中只是机械的弹奏音符,没有认真思考曲谱的艺术语言,弹奏时掌握不住强、弱的“度”:太强会掩盖演唱者的音量,也会使音色变得嘈杂;太弱又会太清,表达不出情感变化。钢琴伴奏练习中需要关注正确的学习方法,练习过程应当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四、歌唱与伴奏双技能培养针对性设计

(一)选择适合的教材

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方向的教材包括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声乐曲选集》、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歌剧选曲集》以及不同类型的艺术歌曲曲集等。翻阅书籍会发现,其中有众多适合进行弹奏的伴奏曲,如大家较为熟悉的曲目:《让我痛苦吧》、《我亲爱的》等,这类钢琴伴奏曲目对于钢琴弹奏水平的要求更加接近车尔尼练习曲的难度;但也有一部分作品的钢琴伴奏部分对于弹奏技术要求很高,这类伴奏乐曲中包含大量复杂的伴奏音型,手指跨度较大,此类乐曲大多数为艺术歌曲,大型歌剧作品,这类伴奏谱并不适用于声乐同学进行钢琴伴奏的训练。

在钢琴伴奏训练中,可以选择适当简化乐谱。学生练习中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钢琴伴奏不需要以钢琴专业的标准要求弹奏者,根据自身情况在不影响作品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对曲谱进行合理简化。

(二)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对于歌唱与伴奏双技能人才的培养,应当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学生乐曲理解上的差异、钢琴基础的差异,声乐方向的学生表现为没有接触过钢琴,钢琴弹奏基础空白;或者有钢琴弹奏基础,但不能完整弹奏乐曲,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针对学生之间差异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首先可以进行分班授课制,根据学生程度划分班级,班级授课中,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可以尝试完整伴奏曲谱教学,在练习过程中采取互相弹唱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准确解读作品的情感与内涵;对于基础为零的学生可以从练习曲开始练习,在课堂中采用练习曲与伴奏曲谱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伴奏曲谱进行分手练习,熟悉之后再合手并且进行艺术处理。正确的弹奏指法也是重要环节,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对于后续的学习有着积极作用。为了防止无理指法的发生,教师在授课前可以根据学生双手自身条件,仔细揣摩较为合适的指法,并在乐谱上进行标注。

五、结论

本文基于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歌唱与钢琴伴奏双技能人才必要性做出分析,从音乐教育专业现状、培养歌唱与伴奏双技能人才必要性以及歌唱与伴奏双技能培养针对性设计等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综上所述,针对音乐教育专业歌唱与伴奏双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歌唱与钢琴伴奏双技能能力的培养,改变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固有观念,使我们的教育受益于学生、服务于社会,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适应用人单位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音乐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弹奏歌唱
弹 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歌唱十月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