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研究

2021-11-12章赫阳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化政治课教育者

章赫阳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

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以其个性化、受众广、传播速度快、时效性高的特点,有效整合社会信息以及实时数据,为各行各业所利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推动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由单一化,单向化向多元化、多向化转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引导主流意识。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恰逢的机遇。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短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短板日趋凸显,这主要体现在:首先,传统模式下,教育者照搬理论知识对受教者进行教化,教化的单向性弊端明显,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少,导致教师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其次,学生对把思政课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浪费时间”、“可上可不上”、“就是背”、“过了就行”成为了思政课可悲的标签。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

1.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者之间的交流。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通常围绕抽象空洞的思想政治原理这个中心,进行枯燥的单向教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往往相对较少,加上有些学生羞涩,不喜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教育者无法真正获得学生的诉求,如此来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也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本该富有魅力的课程产生兴趣。

新媒体教育模式的引进,突破了传统“一对多”的单向模式,跨越了传播模式单一的障碍,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微信公众号、QQ 群聊、微博等平台把热点新闻事件传输给学生,学生在互联网上对事件进行点评研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那些平时羞于发言或者信心不足的同学能够在网络上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不仅加强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联系,同学与同学之间也能够互相学习,交流研究。让同学们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教育者可以真正获得学生的诉求,满足学生的受教育需要。

2.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课老师在理论教化的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没有掌握恰当的教育方法,直接照搬照抄书本理论知识来进行教化,让这门课丧失了其应有的魅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难以产生兴趣,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思想政治课由此被贴上了“浪费时间”、“可上可不上”、“就是背”、“过了就行”的可悲标签,这实属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悲哀,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真正体现出其传播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实效性,无法真正体现其本质。

正如上文所述,新媒体模式的引入,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可以通过学生在网络上的反馈,真正了解学生的诉求,以此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科学引导学生的思维以及价值形成。同时,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是新媒体的最大受众群体,新媒体以其新颖、个性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刺激了大学生对新事物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感性认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魅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原理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落实这套原理和方法论,是如今高校乃至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但随着我国社会进入大变革时期,教育形势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必须进行创新,使之符合当前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符合人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教育搭上新媒体这个“便车”,通过新媒体的引导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帮助教育者获得学生的真实诉求,帮助学生重树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兴趣,以此来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化。

猜你喜欢

教化政治课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
不走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