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融路径探析

2021-11-12雷彦巧谷晓珍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思政

雷彦巧 付 国 谷晓珍

河北科技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部“90 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蕴含着崇尚英雄、歌颂英雄、敬贤怀德的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载体,高尚的精神品格等都可以为思政课提供生动素材。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政课”教育模式,助力青年学子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体系,激励青年学子努力奋进;另一方面,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光辉接力相传,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融的重要性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青年学子作为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应坚定文化自信,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力量,尤其,青年学子应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代民族文化的较为典型代表,应与思政课形成合力推动青年学子全面健康发展。

1.提升自我修养,实现全面发展。

人为什么活着?这个亘古如斯的问题使人们不断反思现实生活,寻求生命的有无意义,以超越自身价值生活。近年来,在青年大学生精神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北京大学心理咨询师徐凯文老师的问卷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存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等现象。他将其根本原因归纳为“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这一障碍使大学生发展为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现象:疲于追逐世俗世界的成绩,深深被个人利益所禁锢;第二种现象:徘徊于人生是否存在意义,逃避进步,极少谈论理想抱负。以上两种极端显示出艰苦奋斗精神在大学生中的消失与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用“精气神”来概括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如果没有“精气神”,那一切宏论便皆是空谈。正如令世人尊敬的周恩来总理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确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初心,到后来欧洲留学归来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任职于“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的黄埔军校。因此,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而言不仅可以修身养德、强健体魄,而且也不容置疑的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2.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发挥自身美育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非遗内容囊括了新姿百态的审美形态,调动培养大学生的对文化之美的审美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与领略非遗之美,在思政教育中对非遗之美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使大学生基于主位立场对非遗进行感知,降低大学生审美误判。非遗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与非遗建立紧密的关系增加相关人文知识,提升大学生感知了解民族艺术的能力,使大学生与非遗产生审美共鸣,在共鸣中审美认知更加清晰,提升其综合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其文化创意能力提升,保证设计作品具有独特审美品味。

3.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担当作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自信为我们在历史的车轮不断变化推进的潮流中创造出来一片精神净土。在世界优秀文化的相互交流学习中,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先进文化相交融创造出更具包容性、多样性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底色,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持久自信密不可分,根植于广袤的中华大地,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艺术审美追求。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思政课相融合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大学生认同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渗透以及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对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价值体系的冲击和影响,进而成为勇于担当有所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融的可行性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的宝贵的思想精神财富进行深度挖掘,既是捍卫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课题,又能推进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宝贵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相耦合。爱国主义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成长道路千万条,爱国大义第一条,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是高校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历史了解爱国主义精神在各个重大时间的体现形式,分布于不同行业肩负着不同任务的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形式。立足当前实际情况作为在校生,好好学习不荒废时光,通过实践锻炼,练就过硬本领就是爱国。第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艰苦奋斗精神。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我们继续弘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艰苦奋斗精神,面对风险挑战,要勇于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前途是光明的通向光明前途的道路是曲折,勇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不断提升自身本领与能力。第三,培养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匠人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爱岗敬业的精神。当前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每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上无不体现出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这些平凡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进行有力的宣传,更能够让青年大学生端正择业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建立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操,形成正确科学的择业观。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与此同时这种文化载体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可以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享受精神盛宴,既展示我们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它可以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对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融的实践路径

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政课”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的传承了中华文明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资源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1.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课程体系。

如果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这个重要的阶段高校思政课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丰富的营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主动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红色革命精神,要将红色精神融入到思政课的教育当中,为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把关。因此,有针对性地汲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智慧与力量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课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讲解和传授之外,还可用多样形式为载体进行课下实践。发挥好思政课教育的“组合拳”效用,进而营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接力传承的良好环境。

2.发挥新媒体优势,拓展宣传渠道。

当前,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互联网技术迅速覆盖和普及的时期,互联网技术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份,我国上网群体中,学生占比最多,高达26%。且20-29 随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将近24.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建立相应的舆论引导机制。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首先是知晓阶段。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由著名专家学者,以线上讲座的形式,讲解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性知识。其次是情感认同阶段。利用网络的及时性和交互性,扩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匠人匠心事迹的宣传范围与力度。再次是意志信念阶段。运用大数据分析,将各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出来。最后是行为实践阶段。可以在网络平台设置关于新时代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专题。当然,我们在合理利用其优势的同时也要采取相应措施规避潜在的隐患和风险。风清气正的新媒体空间可以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落实践行。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前,我们身处于巨量数据的浪潮中,如何去识别和选择信息,已成为当代人们不可逃避的命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学生应勇敢做新时代追梦人,主动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时代意蕴,从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中认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责任与担当,勇敢与奉献,忠诚与爱国的高尚品质。青年学子应充分调动自身求学的积极性,在深入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善于结合实际情况,不仅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都包括哪些的问题”,更要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传承的问题”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思政课的互融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新思路。青年学子应自觉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不断为自己补钙,练就过硬本领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人争做新时代非遗传承人,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注入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思政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