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11-12赵海伟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道德

赵海伟

河北省馆陶县魏僧寨中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发展、行为习惯进一步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其日后步入更高学府以及社会具有深刻影响。如何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是教师在新时代教育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教师必须予以重视,积极寻求教学创新,推动课程改革。

一、教师与学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教师思想意识与教学方式方面的问题。

在新兴教育改革中,对于教材的更改,部分教师没有良好的意识。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仍停留在形式表面上的工作。只是单纯的对于相关知识进行介绍,而没有深入的让学生去主动学习以及了解法治与道德对于学生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帮助。许多教师在思想上没有重视本科目对于学生的影响,只是单纯的对于学生进行课本内容上的传授以应付考试。而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吸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无法深刻理解课堂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从而使课堂低效化。

2.学校重视力度与校园环境方面。

部分学校仍较为重视学生的课业成绩,而忽略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毕竟在初中阶段部分学校有升学压力,因此学校可能会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及在生活中是否可以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在校园环境方面,只是单纯营造一种紧张的学习氛围,而忽略了引导学生重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也是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道德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的教学措施

1.更新理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教学当中强调教学发力点在学生而非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计划,放弃“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积极转变,锻炼学生的个体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诚实守信》这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一诺千金”的故事,然后抛出诚信的话题,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学生发表观点过后,教师要对学生说的观点做出总结,用学生的观点引出教材的重点,让学生自己感悟出诚信的重要性,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究构建的知识点,比教师单方面的传输效果要好的多,不仅深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结合教学资源。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基本教学内容出发,进行适当关键知识拓展,让学生真正弄懂课堂知识,使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学生的脑内生根发芽。这时,教师也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知识拓展整合过程中加深学生理解,让学生在整体课堂内了解相应观念,并不断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做负责的人》这一课程时,为加深学生理解,让学生亲自弄懂责任心的重要性。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积极思考如下几个问题――梁维月承担了哪些责任?他又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在这样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加强整体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我知识与生活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理解。这样的教学内容也有别于传统教学,在教学时,教师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资源整合,积极拓展知识,让学生在各类知识补充过程中真正了解道德与法治该门学科,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自我思想境界。

3.联系生活开展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现实生活是各种道德故事、法治故事的来源,生活在现实社会当中,每个初中生都应当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法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并为民主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因此,初中德法教师在教学之时要注意联系生活,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初中生理解相关的德法知识,并且更好的促进其各项能力的发展。

以《积极奉献社会》的教学为例,其中有一节内容是“关爱他人”,教师就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向初中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关爱他人的行为呢?”这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他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诸如公交车上让座、向灾区人民捐款、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关爱他人的行为。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初中生思考“你自己都做过哪些关爱他人的行为呢?你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他人关爱的行为有哪些呢?”通过这些生活化的问题,能够让初中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都要有关爱他人之心,这样才能构建起和谐友爱的社会。

三、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不是一门单纯的知识性学科,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德育学科,对于初中生的德育素养发展情况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升初中道法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初中德法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道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