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实词高效教学初探

2021-11-12李直蔓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词文言文言文

李直蔓

南宁市第一中学

文言实词教学普遍存在着“髙耗低效”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翻译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唯恐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文言文教学变得无趣、无味、低效,课堂弥漫着一片昏沉低迷之气。有没有高效的方式达成文言实词的教学目标呢?钱梦龙、胡明道、余映潮三位语文教育名家的文言文教学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一、以文解言,主问题设计带动实词教学

一篇好文章犹如一件艺术品,须从整体上加以把握,才能体悟到其中三味。“但多少年来,文言文教学基本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

这种细碎的“肢解式”教法,严重损毁语文诗性的美感,缺少对学生内在情感的激发,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都犹如鸡肋,啃之无味,却又不能丢弃,因为考试要考。

为了改革文言文教学的这一弊端,钱梦龙先生提出了“以文解言”的教学主张。他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把“文”放在首要的位置,应在更准确和深入地把握文意地基础上理解词句,“文”与“言”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他在《文言文非得“串讲”吗?》、《文言文的教读》、《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提出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课式,并通过《愚公移山》的教读进行了示范。在《愚公移山》的教读中,钱先生摈弃了“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教法,具体的操作步骤是:第一、“选线”。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尽力找到一根可以把许多知识的“散珠”串联起来的“线”。如教学《愚公移山》时,就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感知内容。如“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等关键性问题。这样,教学过程就显得“形散神聚”,避免了串讲法肢解课文之弊。第二、“串珠”。选取重点实词、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上予以落实。如这个片段的教学就解决重点实词“且”、“叟”、“龀”、定语后置句、省略句两种特殊句式的教学。

“以文解言”的教读思路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略其所以略,详其所当详,符合学生读文、认知的规律;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在次过程中不仅得到有效得锻炼,也可以增强学生读懂文言文得信心。我们可以采用“主问题设计带动实词教学”的方式在实践层面复制和建模:首先,由学生自读,粗知文意;接着教师提出主问题或者由学生提出问题,整体感知。再通过追问“你是从哪个地方读出来的”回归原文,最后落实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的教学。当然主问题的设计要依文体而定,叙事文可以让学生概括事件内容;写景文可以让学生概括景物的特点;说理文可以让学生理清层次,概括作者观点……

二、授之以渔,“学长”式点拨带动方法归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要使关于规律性的知识在长时间得到应用。”胡明道先生深入领会这一点,提出了“学长式教学”。《童趣》的教学充分展示了“学长式教学”方法点拨的魅力,《童趣》是初中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刚刚接触,针对这个学情,教师提出了“读懂”、“方法”两个学习目标。摘录的这个教学片段目标是“读懂”,手段是“翻译全文”,事实上并没有逃脱“逐字逐句串讲”的窠臼,但其最大的闪光点就在于“学法点拨、方法指导”:胡明道先生善于调动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丝毫没有灌输的痕迹,学生获取了知识、习得了能力,把预设的“方法”,巧妙地融入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中,教师适时、得当的“点拨”“总结”贯穿其中,无形中起到了指导的作用。

同样是“翻译全文”,在《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中,胡明道先生设计了“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环节,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破译、成果分享、温馨提醒、方法参考”。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学生应该而且必须知道哪些实词重要,哪些方法可用。真正实现了从“扶你走”到“放你走”的跨越。

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胡明道先生还将破译文言的方法总结为琅琅上口的歌诀:“借助注释第一招,语境推断也重要,古今异义需辨析,一词多义细比较”并归纳成“借助、推断、辨析、比较”八字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比结论更重要。教师善于点拨,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归纳方法,善于教会学生思考,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了,他们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在《文言文教学不能以偏概全》一文中,于漪先生总结了文言实词教学的实践经验——重点要辨析多义词以及诸多义项之间的思维差别,要重视词类活用现象。余映潮先生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非常重视文言实词的辨析和积累。与“主问题带动实词教学”不同,他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学习活动带动实词积累”。用“主问题带动实词教学”,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是零碎的、不成体系,在教学流程上,停留在“老师问、学生答”的层面上,而采用“学习活动带动实词积累”的方法,学生的积累是成块的、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大,避免了“问答交替式”的课堂流动模式,学生可以静静地自读、静静地思考、充分地活动、充分地交流,老师还可以随机点评进行方法指导。

三、突出重点,学习活动带动实词积累

文言文单元教学结束以后,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文言实词小词典”的积累效果尤其显著。教师要有意识地“左右勾连、古今互证”指导学生进行积累,例如“奔走相告”“走马观花”与“双兔傍地走”,“莫名其妙”与“不能名其一处也”,加点词都属于文言词的使动用法,用“惊天动地”、“惊天地泣鬼神”佐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用法。在解释《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斗”“蛇”的用法就可以用“云集”“席卷”进行例证;《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乐”是意动用法,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歌词“让我忧伤着你的忧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一些文言词的古义,还加深了对现代汉语某些词语的理解,达到“学用结合”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开展“断句训练”的学习活动。古代典籍都是没有标点的,句读能读准,文意大致就能理会,不妨由计划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文言水平,适当地从《史记》或《古文观止》中选一些浅易的文言短文或语段,让他们“原汁原味读古文”,对学生断句有问题的句子进行适当结构分析,自然会提升对文言句式、词汇的领悟能力。学生的语感增强了,对文言实词理解能力自然水涨船高。

三位语文教育名家的实践经验,为我们进行文言实词的高效教学提供了借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即给学生能力相当的教育”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实词教学,还要根据学情具体分析。当然,“倾筐倒箧易,画龙点睛难,为教综详密,亦仅一隅陈,贵在令反三,触处自引申”。要致力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该放手时须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喧宾夺主的文言教学方式是万万不可行的。

注释:

[1]《我和语文导读法》,钱梦龙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385页。

[2]《给教师的建议》,B.A.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2010.5重印),第440页、第211页。

猜你喜欢

实词文言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