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1-11-12黄天宇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美育教材素养

高 洁 黄天宇

云南民族大学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是心灵教育、情操教育和生命教育。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在谈到培养人的问题时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可以看出,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美育,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美育却被边缘化,美育中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一、美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设计中缺乏美育。

美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想要发挥出美育真正的作用,就要重视教材中的美育。然而,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学校更加关注的是经济价值渐渐失去对教育审美价值的重视。各科教材中的美育是教师教学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现状却是语文、数学等各科在教材设计的中都缺乏美感,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音韵美、插图美,数学教材中的抽象美、符号美、和谐美等并未在教材中充分体现出来。

2.课堂教学中缺乏美育。

我们的学校中的任何课程都蕴含着美育,可以说美育无处不在。语文课程中的美育有着语言文字的言语美;数学课程中的美育有着数字图形的几何美。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并非如此。事实上,美育课程应该在融入每一门课程之中,美育的实施途径应该在每一堂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样来看,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缺乏美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语言美、仪态美,缺乏发现美、创造美的眼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仅仅只教自己那门学科的知识从而忽视了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学科美在哪里。

二、解决美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各科教材设计中加入美育元素,引导学生发现美。

我们进行美育,并不是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而是通过美育,让学生能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学生通过美育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才是美育所发挥的真正价值所在。教材的编写并不只是为了传承文化知识,而是为了更加方便培养学生,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有着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完满的人,而不是仅仅掌握专业知识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材的编写最终是为了学生,在各科教材设计中加入美育元素,需要编写教材的人善于发现学科中的美、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教材中的美、更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美,让学生在学习教材时能够感受到美的体验,启发学生对美的想象。

2.加强中小学美育课程开发。

(1)以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开展美育课程。首先,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强美育活动的培养。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关于美育的讲座、组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发现的美以及观看一些优秀的影片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其次,对于美育的教育不仅仅关注在开设的美术和音乐课上,而是以更加融合的方式开展于教学活动之中。美育的重任并不是落在音乐、美术老师的身上,而是每位老师都应该承担的责任。最后,在美术音乐课上以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积极变革美术、音乐课程,通过多元化的思想来将美育融入到课程之中,同时也可以将先进的教学思想、方法等尝试运用到美术音乐课堂教学之中。

(2)美育课程渗透于基础教育中的各个学科。学校教育中通过各学科教学向学生进行美育是最直接、最基本的途径。首先,我们就要思考如何将美育纳入到不同教育阶段的每一科课程体系中去。美育关涉所有学科和课程,但不是所有课程的主要课程内容都是有关于美育的内容,这就要把握好美育在不同课程中的分量。基础教育与美育关系最为直接的课程是语文、艺术、音乐、美术、体育、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因此,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美育知识的渗透、美感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获得。其次,要培养高质量的师资力量,提高各科教师的审美素养,培养兼教学与审美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只有通过提高各科教师的审美能力,各科教师才能够充分挖掘本课程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去体会、领略教材中所蕴含的语言文字的美、数学符号的美、人物形象的美,从而让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成为“美的教学”。

在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美育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设计各科教材中的美育元素、加强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开发等手段能够更加有效的保障美育的实施,从而培养有着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完满的人。

猜你喜欢

美育教材素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