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直在路上
——评《绝密工程》的精神意蕴

2021-11-12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工程兵朝鲜战争戈壁滩

钱 程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绝密工程》讲述的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从朝鲜战场归来,征尘未洗的十万工程兵扎根戈壁,为建设“两弹一星”基地无悔奉献、奋斗甚至牺牲。这项工程是中国技术从弱到强一步步提升的一种见证,更是共产党人不惧艰险、奋力拼搏的革命精神的有力彰显!

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不同,《绝密工程》摒除了宏大叙事和独受崇拜的“大英雄”人物,它将视角对准生活化的小人物,采用一种细腻的手法,把历史进程压缩于片段场景、把思想意识嵌入行为细节、把精神情怀融入言语行动,群像式地向我们展示了奋斗在戈壁滩上那批有灵有肉的战士们,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直奔走在路上的共产党人忠诚体国,以为天下的崇高精神!

一、从战场而来——历经磨难再闯关

影片开头壮阔的俯拍镜头便向我们交代了中国抗美援朝士兵回国的故事背景,接着,这辆载满士兵的火车一路向西,未曾停歇。它掠过鸭绿江大桥、穿越山海关、跨过黄河大桥最后到达荒凉偏僻的西北戈壁——这批士兵从艰险中来,又将要到艰险中去。

疲惫的身躯、困顿的面容和那瘦弱的体格是他们在艰苦的朝鲜战争中留下的痕迹,那段岁月也终将是他们永远不会磨灭掉的记忆。营长魏铁北为什么会再次坚定地选择来戈壁继续战斗?影片通过闪回的梦境片段告诉了我们答案——炮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那句声嘶力竭的“隐蔽”是他内心深处的写照、是一直萦绕在他心头那份对和平生活强烈憧憬的映射。他是有着历史厚重感的人物,因为经历过磨难和困苦,所以更渴望美好的日子;也正因为渴望美好的日子,所以他必将携着自己的坚韧继续上路拼搏、再闯难关!这既是朝鲜战争给的教训也是朝鲜战争中锻炼出的更为坚固的精神品质。他,是十万工程兵的缩影,更是一代人精神的代表!

二、在戈壁投身——无悔奉献担重任

1.甘愿牺牲。

狂暴风沙肆意地袭击着刚刚驻扎好的帐篷,一夜之间帐篷便被摧毁殆尽,但在狼藉一片的残局中工程兵在营长魏铁北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重建着驻扎营。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军营粮食短缺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但几次向上级反映都无果而终。遮天蔽日的风沙依旧呼啸地吹着,在低角度仰拍的夸张作用下士兵瘦骨嶙峋的身材将当时物资严重匮乏的状况放大般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老班长每天爬上高坡等待着运输队的到来,在大远景和俯拍的镜头下,只看得到漫漫黄沙,他的身影显得无比渺小,这种大小景的对比也象征性地传达出那时人物的无力之感。当老班长看到年轻士兵因体力不支而接连倒下后,不惜违反纪律毅然决定去抢粮,第二天一早,当所有士兵轰然涌向灶台大口啃着白馍时,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漫漫长空、无尽戈壁,他孱弱的身影因给军营寻食而显得无比高大,摇晃镜头下那棵虚幻的绿油油的树更是他心底对粮食、对生、对希望强烈渴望的具象化体现。在老班长牺牲之际,特写镜头下那只在沙漠中倔强地挣扎着的手掌似乎在告诉我们他虽然倒下了,但一定会有战士替他继续在这片戈壁滩坚韧地战斗下去!

2.严谨治工。

当技术员刘小溪发现铺路的混凝土是用盐碱水调和时,即使面对着二连长咄咄逼人的话语,刘小溪依然坚定地要求拆毁返工。在当时生存资源紧缺的环境下做出这样的决定无疑是需要勇气的,而支撑她的正是对工程项目的绝对重视和负责。当沙尘暴时突然来袭时,她不顾自己安危死死地抱着测绘资料,浑浊的空气、肆虐的风声让她显得那般渺小。慢镜头下,她在余晖中慌乱地追着被吹得漫天飘飞的图纸。那只抓空的手掌在多角度的特写镜头下晃动、定格,传达着她心中万般的担心。

3.舍家保国。

刘小溪纯真善良,从朝鲜战争到戈壁滩误打误撞地与魏铁北结下深厚情谊,他们两个之间暧昧的情愫也为本片带来了为数不多的笑料。小溪性格开朗,对于情感更爱表达,半块窝窝头、纯白的兔子摆台和亲手织成的红色坎肩都是她送给魏铁北的“定情物”。但他们为了比个人情感更重要的国家建设自始至终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小溪牺牲后,魏铁北在戈壁滩奋力挖沙的情景极具张力,一次次俯背挖沙的身影彰显着对挚爱的不舍、一抔抔漫天飞扬的黄沙象征着逝者化土扎根的倔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天人永隔的结果不是必然但却是一种选择,一种对党、对国倾心奉献的坚定而不悔的选择!

这项“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儿”的绝密工程让军医兰婷与最亲密的丈夫李工断绝了联系。一次机器检修的偶然他们相遇,两人没有一句话,只有眼神的交流,可也正是这饱含深情的含泪对视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为党献身、为国奉献的高贵精神。“李工”,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它代表着一类人,一类为祖国建设事业满腔热血、挥洒汗水却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会被刻在光荣碑上,但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崇高精神却会永远被人们铭记!

三、向未来启航——整装待发奔辉煌

在一期工程临近尾声时,魏铁北和肖大海静静地坐在戈壁滩凝望着远方,不禁吟诗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确,一路走来,暖心的老班长、机灵的石头、纯真的小溪都被埋葬在这片茫茫戈壁。或许军人就是这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他们“羡慕却不曾拥有的日子”、让更多人“不再担惊受怕”。尽管牺牲这么多,代价这么大,但他们仍旧直言“想通了,值!”他们明白祖国要发展,“总要有人去做那些别人不愿做的事”,而他们就是这批勇士!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慢慢亦灿灿。一路奋战,第一工程结束告一段落,但魏铁北的奋战还在继续。一面红旗、一个敬礼便是一生的承诺,他接受命令又将奔赴下一个战场。而片尾那朵绽开的巨大的蘑菇云像是对以魏铁北为代表的十万工程兵的致敬与回报!

以先辈为榜样,继使命与担当。做祖国奋斗的前行者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工程兵朝鲜战争戈壁滩
俄罗斯工程兵“吹”出坦克和战斗机
陈士榘主持工程兵部队军事训练表演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戈壁滩
戈壁滩的树根
莫让背景挤“小”了自己
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什么停在三八线
抗美援朝战争中工程兵作战指挥的经验与启示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
朝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