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译本《红楼梦》诗词意象研究

2021-11-12房子玉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红楼梦原文诗词

房子玉

广西师范大学

第一章 诗词的意象

诗词,是用简洁、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内心丰富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丰富多样的诗词让我们见证了华夏千年的兴衰荣辱。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播和文明的变迁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形式多样的诗词歌赋。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单独存在,还能够与其它形式的文学体裁相互融合,并蕴含于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诗词与小说相结合的现象。《红楼梦》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极大的世界影响力。其中包含了作者曹雪芹创作的大量诗篇,这些诗词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它们不仅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构成内容。

意象,顾名思义,就是指借助于某种客观事物,抒发某种特定的情感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在诗歌中较为常见。诗歌的意象通常是指借助于大自然中的某个常见的事物以寄托作者情感。“意”来源于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且通过“象”来予以表达,同时“象”又是属于“意”的寄托物,“意”是“象”的表达目的。中国传统诗歌包含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艺术表达手法,抒发的感情主要包括忧国忧民的伤感,怀才不遇的愤懑,思乡怀人的愁绪,抑郁不得志的寡欢等。诗歌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与理想渴望。诗歌中所咏叹的具体事物、刻画的人物形象、描绘的各种场景等都是用来抒发情感的,这便由此产生了意象。

第二章 《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

近代,随着中国国门的开放,中韩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国,并被国外学者翻译和探讨。据史料记载,早在十八世纪末期,《红楼梦》就开始了它的“环球旅行”,经由日本贸易船只从浙江出发,向世界各地传播。用于古代朝鲜皇宫内院的消遣与学习需求,《红楼梦》被引入古代朝鲜,此后在韩国被大量翻译。[1]《红楼梦》自传入朝鲜后,一直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关注度,学术界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可见其在韩国的重要地位。

第三章 《红楼梦》诗词意象的韩译

《红楼梦》中诗词数量极为庞大,因此其意象也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在这些诗词中,随处可见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复杂的心理历程,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以及对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深刻批判和对自由的无限向往。纵观全书诗词,其中“落花”、“眼泪”、“归雁”、“寒塘”、“鹤影”、“斜晖”等一系列意象隐含悲怆凄凉之感,细细品味,不难感受出作者对日渐衰落的家庭与社会的无限惋惜与悲伤之情。同时,这些意象也是构成全书诗词的核心,与全书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有着深度契合。因此,读者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意象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解读这本书,体会其中更深层次的内涵。因此,当《红楼梦》传播到世界各国时,对于译者而言,译本中意象的翻译也显得十分重要,准确的翻译有利于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从而更准确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将对于1978 年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韩译本《红楼梦》中的意象翻译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红楼梦》一书中,“花”是全书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其具有出现频率最高、内涵最为丰富的特征。蕴含着盛衰演变的社会形态和人物命运的悲剧。以下就《红楼梦》诗词中出现的与“花”有关的意象在翻译时的特征作简要说明。

纵观全书,其中的“花”主要包括荷花、石榴花、海棠花、梅花、菊花、桃花等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花。这些“花”作为诗歌的意象,在《红楼梦》一书中多次出现,其翻译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直译法”。“直译法”,顾名思义,就是在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的前提下,不改变原文的内容直接进行翻译的翻译方法。如“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一句在书中被译为“련꽃은뿌리와 함께 향기롭더니,평생의 운명은 슬프기도 하여라”。再如“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一句译为“스무해를 고이 자라 사리도 밝더니,활짝 핀 석류꽃대궐문에 비치누나”。“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被译为“배꽃을 훔친듯이 희뭇이 희고 매화꽃을 빈듯이 향기롭기도 하네”。“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被译为“복사꽃 주렴밖엔 봄바람 살랑대고 복사꽃주렴안엔 아침단장 잊었고나”。又如“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被译为“해당화는 어이하여 급히 졌다가 오늘은 어이하여 곱게 괴였나?”。这里的“荷花”--“련꽃”,“榴花”--“석류꽃”,“梅花”--“매화꽃”,“桃花”--“복사꽃”,“海棠花”--“해당화”等这些“花”的意象在翻译时都是采用的“直译”的方法,中韩文一一对应。这种翻译方法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较为广泛,通常当该意象在语境中不具有任何感情色彩或是当一个意象在源语和翻译目的语中扮演的角色恰好可以对接时采用。“直译法”有助于读者对意象所在的诗歌甚至整部小说有更直观地理解,一目了然,避免造成曲解、误解等不必要的麻烦和错误。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与之不同的翻译方法。如,“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被译为“솔그늘도 깊은 온 뜨락에 백학들은 보이네만 백설이 깔렸거늘 꾀꼬리는 어디메뇨”。这里的“梨花”并没有采取直译的方式,而是根据诗意被译为“백설(白雪)”。分析此句可知,上句通过松、鹤表现出冬夜的清冷孤寂。松柏耐寒,寒冬不凋。在皑皑白雪的映照下,在庭院中留下疏影。“梨花”实指雪花,这里以“梨花”暗喻“白雪”,表面看似写春天到了,一树的梨花落满大地,却听不到有莺在歌唱,实际是说这并不是春天,而是雪花漫天飞舞,的冬天,这样的表达非常具有深意和诗意,将冬夜的寒冷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梨”谐音同“离”,“莺”指宝钗的丫鬟莺儿,在这里可以将其看作是薛宝钗。“不闻莺”则暗指薛宝钗早已不在宝玉的身边,为下文宝玉、宝钗的爱情奠定了感情色彩。再如“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被译为“금침안고 나온 시녀 금봉 이불 퍼놓고 란간에 섰다 가서 머리단장 푸는구나”。由此可见,此句中的“落翠花”并没有采用直译的方法,而是被译为“머리단장 푸는구나”。这里的“翠花”是指古代一种用翡翠镶嵌而成的有着花朵形状的首饰,诗中常以落翠遗簪写贵族小姐的奢靡生活。上句暗用了《西厢记》中红娘抱衾而至的故事,这或许是贾宝玉和大观园内的姑娘们在一起的生活写照。下句中的“落翠花”指的是卸下饰有翡翠珠玉的簪花头饰。倚靠着栏杆赏月的日兴高采烈地回来,卸下妆容与发饰,乖巧伶俐、聪明可爱的丫鬟早已为她整理好了衾枕。大观园中人们的生活可谓是娴静雅静、悠然舒适,“富贵闲人”的闲适情趣也由此从诗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句表现了贾宝玉对世俗的蔑视和对悠然自得的生活的无限向往。

以上两句诗句在翻译时用到的翻译方法显然不属于“直译法”,而是属于“意译法”。“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某些限制时,不得不改变原文的字面涵义,根据实际情况翻译,以求译文与原文内容最大程度接近的一种翻译方法。在很多时候,作者会借用一些意象表达具有深层次内涵的感情。此时,如果采用表面意义进行翻译,则不能准确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在翻译中最重要的是要传达原文的思想,因此意义上的忠实显得更为重要,而形式则是次要的,这就产生了“意译法”。译者在进行意译时需要对原文有着十分清晰透彻的了解,必要时要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的篡改,从而达到准确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减少对原著的错误解读。

第四章 《红楼梦》诗词意象韩译对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诗词是一种能够阐述诗内心灵美好想法的文学艺术形式,诗人、词人需要掌握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的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以及多样的意象来表现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意象是诗歌中饱含了作者感情的物象,是诗人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人和物。中国古代诗人常通过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咏史抒怀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这就需要借助意象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包括意象的创造,以及意象的升华,从而实现诗词的意境美,并准确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非常广泛,同时也有诸多韩国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韩国学界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人道主义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探索人生的意义,曹雪芹亦被韩国学者称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这样的人道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书中虽没有具体描写追求平等、反对封建,但不难发现,这部小说的主题就是追求男女平等,婚恋自由,反对封建礼教。小说通过男主角贾宝玉对女性和男性之间态度的悬殊,以及林黛玉、薛宝钗二人迥异的性格特征刻体现出这一主题。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压迫,这些主人公的本质追求似乎是一场无法实现的“梦”,同时“红楼”的故事也是一场悲剧的泡影,但这样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是弥足珍贵的,是鼓励人们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

同时,韩国学者还认为《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小说,同时它还是一面反射社会事实的明镜。它不仅能够超越自我,超越时空,与古今之历史、哲学、政治、以及艺术等多种学科完美融合,它能够巧妙地通过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情节的全景式演绎,深刻揭露中国历史上多种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变化规律及相互联系。在古人的观点上破旧立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了新的哲学理论和思想体系。因此,《红楼梦》在韩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部足以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

尽管在韩国,有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有了很多的成果,但因其在韩国传播起步较晚,并且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且译本种类较多,可参考的高质量作品却有待考量。因此,《红楼梦》在韩国的译介传播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当中国的作品被国外翻译时,意象成了不可缺少的翻译内容。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地位中享有越来越高的声誉,与他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显得非常重要。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因此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对两国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友谊,加强沟通,促进相互了解,共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第五章 结论

翻译是一项复杂、严谨的工作,其中的复杂不仅包括因语种的差异带来的内容翻译的困难,同时还包括因文化因素等差异给译者带来的诸多困扰和挑战。通过在翻译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明白,翻译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它有方法,有理论,有规律可循,同时,同一这表达,同一句话有多种译法,没有标准答案,某种程度上又不像科学那样严谨、唯一。

在翻译时,译者既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形式的重要性。作为译者,要更多地站在原作者的角度思考,将原文最大程度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中国古典诗词涵盖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要想准确地翻译中国古典诗词,并不是一件易事,必须把熟知中国历史和文学作为翻译工作的重点,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感受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红楼梦》之所以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因为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独特的形象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意象翻译的过程中丰富的意象内涵有时可以通过直译的方法将其传达给读者,但很多情况下这似乎有点困难,直译并不能翻译所有的意象,这些难以保留的意象看似给我们的翻译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和更多的困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同时还需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较高的文学素养,对该国的历史、文化、人文有着透彻深入的了解,挖掘隐藏在意象字面意义下的文化、历史各个方面的信息,努力做到减少翻译过程中意象内在表达的缺失或遗漏,忠实原文,将读者能够读到最接近原文表达的高质量作品,将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展现在世人眼前,有利于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版和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准确的翻译有助于提高原文的艺术感染力和美学效果,领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注释:

1.曹雪芹(约1715 年5 月28 日~约1763 年2 月12 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2.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判词.

3.金陵十二钗正册——贾元春判词.

4.摘自《咏白海棠》.

5.摘自《四时即事》.

6.摘自《秋夜即事》.

猜你喜欢

红楼梦原文诗词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别样解读《红楼梦》
诗词之页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