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点对点” 措施“实打实”
——威海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议侧记

2021-11-12丛燕敏

山东人大工作 2021年12期
关键词:点对点职能部门短板

□丛燕敏

问在点子上,答在关键处。近日,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议,开启了一场检验全市营商环境工作成效的“大考”。前来“赶考”的,正是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去年,威海市荣获2020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取得第4名的好成绩。营商环境优化永无止境,同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全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哪些短板弱项,需要怎样推进落实?

本次专题询问是继2020年开展城市建设管理专题询问会议后,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以专题询问的形式监督推动“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同去年相比,虽然会议主题和参会部门有所变化,但会议动真碰硬、一针见血的特点没有变。坚持问题导向,没有套话虚话,询问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一开场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做足“功课”,问题就问到了点子上。会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优化营商环境专班的情况报告,全市营商环境的优势短板已了然于胸——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对标对表再接再厉,正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边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组成的“询问席”,一边是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应询位”,略显紧张的气氛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文基第一个发问:“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我市还存在哪些问题短板?要如何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挖掘打造全国全省叫得响的标杆案例?”

随后,9个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相继抛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代表们结合威海实际,精准聚焦城市发展、企业呼声和群众诉求,为职能部门提出了一道道具体、深刻、甚至略显尖锐的“考题”:

“土地供给矛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企业反映惠企政策‘碎片化’问题比较严重,获取政策性信息速度慢、渠道少,对此部门有什么新的打算?”

……

面对“考官”一竿子插到底的询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担当负责的态度,从问题入手抓根源、想对策、谈打算,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答好属于自己的这份“考题”。

“我市开办企业这一指标去年不够理想,请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刘昌清委员提出的问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要负责人思索片刻便给出了回应:“电子证照宣传力度不够,帮办代办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询问是为了发现问题,更是为了督促解决问题。分析过短板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也拿出了具体的思路方法:“我们将打造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流程,优化企业开办程序,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广电子证照在我市的应用……”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来不是单个部门的工作。聚焦“劳动力不足,人才留不住”这个问题,市人社局、教育局、卫健委三个部门负责人分别从人才招引、子女教育、医疗服务三方面给予回答,共同攻坚,凝聚合力,为全市招才引智打造良好环境。

大到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的打造,小到招标文件设置和涉企政策宣传推广,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10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连番发问,13个部门负责人坦诚应询,在交流碰撞中发现问题短板,在你问我答中寻找治本之策。

按照“一问一答一评议”的方式,每个部门回答后,参会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都对部门应答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会止于答。市人大常委会将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让这次专题询问充分调动起各部门参与营商环境优化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优质营商环境真正成为威海的亮丽名片,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点对点职能部门短板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木桶短板理论”更具人生价值
基于虚拟电厂能量管理的点对点市场交易模型分析
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微信小程序上线
检察版(十)
借力行业指导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关于如何做好电力企业职能部门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
基于“管理创造价值”理念下的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