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山奠海右

2021-11-12关泽琳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崂山精神

关泽琳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起青岛崂山,古今无数的诗人都为其壮美的风光而魂牵梦寐。巍然擎天的巨峰、烟波渺茫的东海、腾踔着大明气象的鳌山卫城、吞吐着郑玄遗风的康成书院,足以让每一具敏感的灵魂一飨人间至境的况味。在那些白昼将罄的时刻,每当酡然的晚气将天壁烧成玛瑙精般的色泽,每当那些孤傲的山峰溶散在深红色的赞礼中,登上崂山的巅鼎,你会发现天地间浪舞千层,群鸥啸啼,来自人世外的庄严把那些属于诗的灵魂紧紧摄住。然而依我对崂山的体味,崂山那些所能洞穿旅人心灵深处的特质,绝不单纯为绮丽的光影所据有。我愿意说,撑起崂山与东海之间所有骄傲的、来自于崂山底下那些弥漫了千年的烟火,来自那些崂山所依附的文化的根。强大的风景,必定是富有精神的。

从地理的层面看来,崂山僻处海陬,似乎具有某种天涯之城的意味。然而正是因为险僻,崂山百年来的栖居者,都葆有着一份隶属于大地母亲的天真与敦厚。在我闻之所及之处,崂山雄伟绝色下的那些烟火,似乎要被温柔所命名。它的人情如水一般柔善,它的品性属于徐徐的风。在古人留下的文字里,崂山仿佛一位谦卑的圣徒,诚恳地传递着来自远古中华民族的精神,来自圣人的诲训。《崂山旧志》就说崂山“其俗尚礼仪。”在我所接触到的关于崂山的故事乃至美谈中,先德的那些智慧,藏在古书里的那些德义与孝悌,似乎在崂山人民的日常中有着活灵活现的表达,譬如对老者的敬畏、对邻人的慷慨。在庄周的寓言中,那个坚若磐石的丘壑,终究败给了夜的巨力,然而那通往至高精神的道,却在海桑三变中得以不朽。我以为,对于崂山而言,奇峰耸立的光影背后,亦正是那样一股来自传统精神的力量,静静地撑起崂山的一切,让它得以摆渡过无常的历史。这种对于德孝的薪火相传,我以为才是崂山得以不朽的明证。

有意思的是,关于德义与孝悌的生命理解,崂山人从不把它置入宏大的述说,而是把它们溶散在看不见的庸常中。那些有着浓郁崂山特色的意象,总是因为其背后的人伦与情常,而变得尤为耐人寻味。譬如沙子口一带妇女对于喝茶的理解。沙子口位居崂山南麓,域内多产独具特色的茶叶。然而在嫩叶与茶汤背后,茶所纽结起的人伦情谊,似乎更具韵味。沙子口的妇女时常在清晨时候烹煮茶叶,并把这桩“仪式”奉为一天中尤为重要的“功夫”。

又譬如逢上喜事的时节,崂山人还保留着赠送大馒头的传统风俗。在馒头制作上,崂山人各有各的讲究。有的喜欢将馒头全用精粉搓成,谓之“表里如一”;有的又喜欢在里头放黑粉,外裹一层精分,谓之“有表有里”。然而不论是“表里如一”还是“有表有里”,在温煦蒸汽的背后,崂山人对于情义的执着,似乎都被那淀粉的深刻所蕴藉于里。唇齿间的松软不仅来自大地,还来自崂山人的热心。这是崂山得以意味悠长的缘由。同样的,崂山人在重阳节保留的“送寿衣”礼俗,亦让人心生敬畏。据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每逢旅雁纷飞的深秋,崂山的子女总会不约而同地为家中的长者编织秋衣。这些在一针一线中诞生的精灵,崂山儿女喜欢把它们称作“长寿衣”。“长寿衣”被缝上最后一针后,就会带着儿女们深如大海的孝心与思念,递到老人们的手上,融入老人们不再寒冷的梦里。在这些小风俗中,不论是娴静优雅的茶叶,热情爽朗的大馒头,还是带有乡土厚重的秋衣,都仿佛一个灵动的纽带,把崂山人对于远古之根的敬畏和依附,对于群体智慧的共同理解紧紧拴在了一起。

十余年前,崂山的文人们将古人散落在崂山内的碑记,整理并安放进了厚实的《崂山志》里。在这些代表着肃穆的碑文中,依稀可见十余篇歌颂父母官的文字。我以为,崂山人对于儒家道义,尤其是“孝”与“义”的守望,是刻在这片土地的历史中的。对悖理这些智慧之人的悲愤,也刻在了不可原谅的判词之中。双塔口砖岭塔山巅上的骷髅花,便寄寓了一个关于这一话题的古老故事。相传唐师东征之时,有夫妇两人在塔畔获得了久违之稻梁,与之同行的老母亲用之做饭,以果众人之腹。然而有一天雷雨忽至,为了保全性命,夫妇两人却舍弃了羸弱的老母亲,双双避入塔中。后来,天神以其触不孝之名,派遣神龙将两人押至砖塔岭顶,使其在忏悔中幻化为两朵骷髅花。在这个传奇故事中,我们其实可以一窥千百年崂山人在文化精神上的取舍与抉择,以及他们所背负的良知。与此相反,清朝有位叫做尤淑孝的官员在初治崂山时,不仅“锄豪恶、清狱讼,固守圉,兴学校”,还鞠躬尽瘁地履爱民之德,以身作则地奉孝亲之义,崂山人动容于其“洁己爱人”“仁明莅民”之德,于是树起“磐石犹存碑”。在这段记载中,我们更可以直观地道说出,什么样的精神在崂山人的生命理解中,值得被用来与磐石共享不朽。

穿梭于那些记录着崂山精神的文字里,有一段精彩的赋文让我难以忘怀:

人第羡天地清淑之凝结,孰知为东南钟育之秀灵。至其面临大海,远望扶桑,水天一色,万顷汪洋,星晨汩没,色含穹苍,尤宇宙之奇观,乍见之而徜徉。

难以忘怀的,是“天地清淑之凝结”“东南钟育之秀灵”两股神秘的力量。这股力量造化出了崂山那些秀色可餐的星辰与大海,也叩开了与宇宙神灵的对话。在我的思索里,我愿意把这股力量的名字,交付给崂山背后那些若隐若现的德孝精神。真正为绝美与壮丽赋义的,正是这些属于恒久的人文薪火。我想,这些晶莹而又厚重、庄严而又可爱的精神理应像一个永远带着活力的源泉。在一吐一迸间,它为崂山的山海刻上灵魂,让奇峰与东海得以在安稳与骄傲中屹立在巍峨之中,把浩气传给四方,把温情播撒到摇篮中的儿女的梦乡中。在《崂山歌》中,还有一句诗如此说道:“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稱域中。”我想,上述的一切,将是崂山奠基于巨海之右、称道于广域之中最坚实的理由。

猜你喜欢

崂山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VR崂山:虚实相生的美学
啤酒节引爆崂山“嗨啤”
拿出精神
崂山茶事
登崂山
编制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