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材料研究——以武汉里份建筑为例

2021-11-12赵浩森向婷慧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安徽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武汉建筑

赵浩森,向婷慧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 武汉里份旧建筑现状

武汉地处长江和汉江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成为了近代开埠较早的城市之一,因此受到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开始在长江两岸建造了一大批西方联排住宅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建筑的合体,形成了具有武汉特色的民居形式和建筑群落——里份。里份也由此被称为“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成为了武汉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

里份的建造符合当时社会和居民的需求,公共设施也都较为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旧建筑和社会逐渐脱节成为了必然。空间狭小、闷热潮湿、基础设施差也都成为了里份的代名词。政府想要加快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历史建筑保护意识的缺失,加之居住在里份的原始居民都迫切希望政府的拆迁可以使他们有更大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各种因素的诱导下,大批优秀的里份建筑被拆除,随之起来的是各种的高楼大厦,武汉里份也由原来的二百多条巷子减少到了一百多条。现今武汉市政府认识到里份建筑的重要性,开始对里份进行有计划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各大高校的学者开始研究里份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保护里份的队伍中来。由于里份建设时间较早,一些装饰材料和建造材料都开始出现一定的问题,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把新材料巧妙地融合到旧建筑中。

2 里份旧建筑材料的保护与使用

2.1 里份旧建筑材料老化的原因

在对武汉几个保存较为完整的里份调研后发现,现有的里份建筑中,大部分建筑依旧在使用中,由于有烟火气息的存在建筑结构保存较好,部分建筑由于存在时间较早,年久失修产生裂痕,里份建筑外表皮也有不同程度上的损害,总体来讲,由于是砖石结构,混凝土和砖瓦的建筑材料,整体性保护较好。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里份建筑材料老化有两点:一是在长期时间的发展中,因为自身材料或部件达到了使用的寿命,也就是产生了功能性的本体老化现象;二是由于人们对建筑的使用不当或者因为战争等其他外在因素导致建筑出现功能损害。

旧建筑材料的老化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会发生的,其老化的原因是建筑材料长期经受风吹雨打等自然因素的侵蚀,使得材料原有的功能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或者使用不当人为破坏等因素所导致的。

2.2 旧建筑材料保护修复的意义

武汉里份大多建造于19世纪末,由于建造时间较早,其建造样式和实施工艺融合了东方西方多种不同的营造方式,是西式建筑和中式建筑的交融,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想追求美好的事物,逐渐对里份建筑群的实际使用降低,导致如今的保护和管理缺失,使得建筑本身都会受到本体老化因素和人为使用不当等导致建筑材料的破旧,满足不了现居住在里份人们的需求,因此为了留住城市记忆符号,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保护武汉特有的民居形式建筑对其保护修复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里份建筑保护的目的就是保留武汉城市的文脉,留住其在特定时期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今多元的社会当中。

修复和保护的意义首先就在于为了延续建筑的使用寿命,更长久地保留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次对建筑材料进行保护和修复可以使得建筑在新的环境下焕发建筑新的生命力,寄托人们的社会情感,让旧建筑在新环境中得以延续,保持文化的多元性。

2.3 旧建筑材料的保护修复的方法

随着城市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当代设计师对旧建筑改造的兴起,人们逐渐开始对旧建筑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因而和建筑本体息息相关的建筑材料的更新也逐渐在人们视野中活跃起来。旧建筑材料修复的方法有很多,尽管不是所有的修复方法都适用于对武汉里份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当中,但都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

2.3.1 修旧如旧

修旧如旧,即在人为对建筑和建筑材料进行修复的时候,对其外观和材料进行做旧处理,使新的材料更接近建筑原有的肌理,尽可能地保护和恢复建筑原状。修旧如旧可以将城市生命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完整地保存下来,将不同时间的历史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样不仅使城市有了时间上的延续,更有了空间上的多样。

例如上海新天地和北京雨儿胡同的再保护更新中,利用大量仿制而成的青砖来修复破损的墙面和房屋结构,使更新部分看上去和原生建筑相得益彰,这就做到了修旧如旧的手法。

2.3.2 修旧如新

修旧如新就是将建筑肌理修复到建筑刚兴建完成的状态,展现建筑原有的风貌。这种修复手法是对一些没有特定历史价值的或非永久性材料的历史建筑进行修复时常用到的,旨在突出历史建筑在新时期的实用性。修旧如新的手法会破坏建筑史料原真性和材料的肌理,但由于这种保护方法可以使得旧建筑在新环境中获得重生,因此备受人青睐。并不适用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研究性的遗产,不同的保护级别有不同的要求。

3 旧建筑中现代材料运用的必要性

在我国现代建筑中,混凝土、玻璃、钢材等新材料基本上得到普及,我们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对材料强度,新材料的开发和改进、防腐、防火、防水技术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研究,同时,新材料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它们变得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现代材料也表现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时间的发展,科技和制造工艺也在进步,对于建筑材料的发展也不断更新。为了使得旧建筑可以在我们的年代保留得更为久远,那就需要对旧建筑的材料进行不断的更新改造。

将新材料运用到里份建筑当中,运用独特的营造方法,使新旧两个事物相得益彰,同时,新材料的加入也为里份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时代精神,使得现代材料和里份建筑相互融合体现时代特色。

10月24~26日,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发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出席论坛欢迎晚宴并发表主旨演讲,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上将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并作主旨发言。

4 旧建筑中新材料的使用策略

4.1 材料对建筑空间的塑造

武汉里份原有的材料以混凝土或水磨石等材料为主,不同的时期、不同建造商建造的里份所用的建筑材料有些许差异,但给人的直观感受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对里份建筑材料的更新改造可以利用新的材料对里份街道空间进行重塑,保持其原有特色的情况下,运用不同材料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建筑空间由材料围合而成,不同质感材料的选择和搭配会对空间的品质有不同的感受,作为设计师,对于材料的把握往往会偏向独特的设计风格,在其运用新材料对建筑进行修复时,都会考虑到材料对旧建筑空间意境的表达,尽可能地营造出给人温度和情感记忆的表达。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既可以建构出建筑空间的界面,又可以对整个空间的格调和气氛进行烘托。如今人们对材料的选择不仅仅停留在实用性和功能性方面,材料的审美和对人精神上物质上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4.2 材料对建筑造型的塑造

里份原建筑形体的存在,材料需要融入原建筑的形体来延伸里份建筑的存在。处理新旧建筑形式的关系,原生建筑和新材料的不同,其使用方法也有差异,具体可分为同质同构、异质同构、同质异构和异质异构四种方法。

同质同构,简而言之就是运用和旧建筑相同或相近的建筑材料和形体,以达到建筑的延续。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宜昌路的老上海啤酒厂的更新改造中,设计师就运用同质同构的设计手法,还原建筑历史风貌,使得建筑焕然一新。

异质同构,运用现代材料或结构重新在旧建筑上演绎,建筑达到了新旧的融合,赋予了建筑新的功能和需求,其前提是要符合旧建筑的结构和材料。

同质异构,多运用于历史街区的改造中,例如北京今日美术馆的改造就是利用和旧建筑颜色、质感等相近的材料,运用现代的施工工艺和表现结构使新材料不局限于旧的建筑中。

异质异构,设计师运用区别于原建筑材料的新材料来和原建筑材料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差异。异质异构可以突出现代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时代特色。如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利用现代玻璃和钢铁的材料与卢浮宫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材料的选择中,玻璃材料的通透性使金字塔做到了消隐,完美地融入到卢浮宫的环境当中。新旧建筑既冲突又融合,各自发挥着特色。

4.3 新材料的三种使用方法

在新材料的使用上,有对比、相似、弱化三种使用方法。

对比,在我看来是一种比较和相互衬托,更可以凸显一方的特色,也体现出自身的特质,对比可以是两种材料在质感、颜色、处理方法上的不同导致的差异。

相似,是再现和调和,是材料、花色、质感的相似,再现一个特定的环境,前提是不能破坏原有环境的气氛。

弱化,利用通透性较好的材料来弱化界面和空间的界限,使得空间产生一种模糊的虚无感。

5 结语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城市历史延续的传播者,对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对历史建筑有效的保护可以保留城市的地域特性、持续历史的延续。武汉里份建筑作为武汉市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和有益的改造,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更新,改变破旧不堪的民居现状,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发展材料的最大的特性,使得材料和旧建筑之前相互融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许多材料更新成功的案例表明,历史的旧建筑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改造,挖掘旧建筑的独特价值,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武汉建筑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建筑的“芯”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