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康复的影响

2021-11-11袁卫民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泵入结肠癌疗法

袁卫民

(湖北当阳长坂坡医院外一科,湖北宜昌 444100)

当今时代,人们的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加快的工作生活节奏,人们的饮食习惯变得极不规律,给消化系统带来了极大的负担,长此以往,罹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的可能性则随之增加。恶性肿瘤细胞会侵蚀患者正常的肠道黏膜,通过无限制的增殖来消耗患者体内的营养,肿瘤细胞导致患者胃肠黏膜肿胀从而降低患者食欲,此消彼长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出现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营养不良、负氮平衡加重等恶病质体征,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的治疗呈多元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针对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更是成为了研究的热门领域。通过优质全面的支持治疗从而达到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的术后应激状态,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等目的,最终实现患者更快更好恢复的目标。结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之一,结肠癌起病隐匿,病情发展速度较缓,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经进展至中晚期,而治疗结肠癌的最佳方案是进行结肠癌根治术[2]。而根据目前循证医学的理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为了对比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在结肠癌患者的术后干预效果,当阳长坂坡医院选取了部分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方案及研究结果进行详细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当阳长坂坡医院胃肠外科住院患者中选取2019 年4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选择标准如下:①患者经影像科及病理检验科证实为结肠癌患者;②结肠癌分期为Ⅲ期以下,未累及远隔脏器、血管及神经,患者各项指标符合手术指征;③家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研究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保密协议;④患者未合并严重精神类疾病,依从性良好。经过筛选,总计89 例患者符合研究对象条件。将89 例患者随机分配至两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信息如下:实验组含患者44 例,其中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50 至76 岁,平均年龄(57.84±6.07)岁;Dukes 分期:A 期2 例,B 期36 例,C 期6 例。对照组含患者45 例,其中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龄45至72 岁,平均年龄(56.34±6.28)岁;Dukes 分期:A 期3 例,B 期37 例,C 期5 例。

1.2 研究方法

术前嘱两组患者禁食水6~8 h,手术当天为实验组患者留置鼻饲管,而后进行结肠癌根治一期吻合术,留置镇痛泵镇痛48 h。在手术完成后依据研究方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支持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24 h 后泵入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流速控制在20 mL/h,共计泵入体积500 mL;第2 d,根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确定泵入流速,共计泵入体积1 000 mL,也可采用口服+泵入的方式进食;第3 d,给予体积1 300~1 500 mL;在之后1~3 d 内逐渐给患者增量至2 000 mL,整个支持治疗周期为7~8 d。对照组通过深静脉置管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按照50 mL/(kg·d)的剂量进行输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一般在手术完成一周后患者可以开始服用流食。治疗期间给两组患者提供相同的护理服务方案。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给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第1 d、3 d 和7 d 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样品,而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学指标。

(2)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记录患者吻合口瘘、感染和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如腹胀、腹泻等)。

(3)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免疫学功能情况

由表1 可知,术后第3 d 和第7 d 实验组患者的CD3+、CD4+平均水平、CD4+/CD8+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明显的升高,(P<0.05)证明实验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前白蛋白含量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

2.2 并发症情况

由表2 可知,实验组有4 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有9 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P<0.05)。

表2 并发症发生率

2.3 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

由表3 可知,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长为(2.15±0.24)d、住院时长为(8.57±2.2)d;而对照组患者各指标的数据分别为(3.02±0.51)d、(12.47±3.6)d,各项差异P值均<0.05。

表3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

3 讨论

随着临床对康复理念的不断进步,针对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支持治疗收到了更多的关注。在传统理念中,关于结肠癌患者的术后营养支持,主要以肠外支持为主,认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能会影响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增加肠梗阻、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只有等到患者首次排气或排便后,才可进行肠内营养治疗[3]。而近期的观点认为,结肠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且经过手术后,身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加速了体内能量和营养的消耗,而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扭转患者的营养缺乏的状态,还可以纠正因手术应激而导致的代谢紊乱及免疫抑制状态。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及临床医生在结肠癌患者的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可发现,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并不会引发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免疫功能的恢复速度,还是身体状态的恢复速度均远优于传统肠外支持疗法,以上结果经统计学检查P <0.05[5]。综上所述,在结肠癌患者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状态,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术后情况,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泵入结肠癌疗法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