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过程研究

2021-11-11殷崎栋孙薛梦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长安区定标水源地

庞 敏,殷崎栋,孙薛梦,弥 雪

(1.陕西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2.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长安分局,陕西 西安 710100)

勘界定标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深化和细化,是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精准落地的最后一步。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的函》[1](环办生态函〔2018〕747号)的有关精神,加快推进陕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原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关于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的通知》[2](陕环生态[2018]128号),要求西安市长安区2018年11月底前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

1 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情况

西安市在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的统一组织下,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通过了省级技术审核,其成果是陕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果的组成部分。2018年10月陕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果上报国务院,2019年6月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共同部署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西安市长安区按要求开展评估调整工作。目前陕西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已经上报国务院,尚未批复。

西安市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的工作基础是2018年10月上报国务院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果,包括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各类保护地,各类保护地有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翠华山-南五台风景名胜区、中国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陕西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陕西省太兴山森林公园、陕西省沣峪森林公园、库峪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沣峪河饮用水水源地、渭河生态安全带以及一级公益林,分布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包括“三小一大”四个斑块,三个小斑块分别为渭河生态安全带、陕西省沣峪森林公园净业寺片区、沣峪河饮用水水源地,大为完整连片的秦岭区域。

图1 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2 勘界定标工作实施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技术规程》(试点试行)[3],勘界定标的主要技术步骤包括:工作准备、内业处理、现场勘界、打桩立标、形成勘界定标成果。

2.1 工作准备

2.1.1 收集资料收集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矢量数据,高清遥感影像数据,最新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以及林地变更调查数据。

2.1.2 实地踏勘

将生态保护红线重要位置及重要拐点的坐标导入奥维互动地图系统,对生态保护红线边界进行实地踏勘。踏勘过程中发现:①渭河生态安全带设立有各级河长制标识牌,并已包括生态空间保障的内容。②陕西省沣峪森林公园净业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位于秦岭深处,要想进入必须通过净业寺大门,寺门已起到保护的作用。③沣峪河饮用水水源地,已竖立水源地保护标识牌,且已用绿色铁网将水源地保护起来。④秦岭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横向边界大部分位于秦岭深处,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界桩和标识牌设置起不到应有的宣传和警示作用;纵向边界几乎沿秦岭各峪口内道路两侧分布,车辆、人流相对比较密集,既有设置界桩和标识牌的必要,又有设置的条件。

2.2 内业处理

2.2.1 制作工作底图

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以高清数字正射影像图为基础,辅以数字高程模型、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底图。

2.2.2 边界校核

边界校核过程中发现:①中国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陕西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翠华山-南五台风景名胜区等3个法定保护地重合,且都没有功能分区,导致3个法定保护地全部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包括太乙宫街道、五台街道、子午街道内的十余个村镇的建设用地、耕地、园地、人工商品林以及景区内已经建成的建设用地和建设预留地。②库峪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山梁上,与实际不符。③生态保护红线其他区域内无基本农田、耕地、建设用地及人工商品林等,不应该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地类。

2.2.3 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实地踏勘和边界校核结果,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采取以下方案:①勘界定标工作分阶段实施。无争议区域勘界定标试点工作率先实施,涉及有争议法定保护地的红线区域在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并获得批复后,再进行勘界定标。②将界桩分为电子界桩和实物界桩。将处于秦岭区域内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埋设实物界桩起到宣传和警示作用有限的区域设置电子界桩,暂不进行实地勘界定标;对秦岭区域内各峪口主要道路两侧、车辆人流比较密集的点位,设立实物界桩,并在主要道路和红线交汇处设立标识牌。③本着节约的原则,已有标识牌或界桩的保护地不再进行勘界定标。渭河生态安全带、陕西省沣峪森林公园净业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沣峪河饮用水水源地,已设有标示牌和界桩,不再进行勘界定标。

2.2.4 预标注

采用图解法获取生态保护红线边界上重点地段(部位)、重要拐点等关键控制点坐标,标注在生态保护红线工作底图上。

在人类活动密集区域,预标注点间距为200~500 m,位于其他区域的,预标注点间距为1 000~2 000 m。

2.3 现场勘界

通过对比工作底图和实地考察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情况,采用基于陕西省CORS的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在地势开阔、网络信号正常的地区,采用网络RTK测量技术,测量预设界桩点、标识牌坐标信息;在地形起伏较大、网络信号弱的深山地区,根据现有的陕西省CORS基准站测设图根控制点,采用RTK单基站测量技术,依次架设基站和流动站,测量预设界桩点、标识牌坐标信息。

2.4 打桩立标

测量人员外业勘界定点时,施工人员做标记,标记预埋界桩位置及界桩刻号,随后在标记处按照施工标准埋设界桩。

2.5 形成勘界定标成果

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图、界桩和标识牌点位分布数据,并将成果录入数据库。长安区共设849个界桩,7个标识牌,其中电子界桩654个,实物界桩195个。

3 讨论

根据2019年8月26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技术规程》[4],在重点地段、重要拐点等关键控制点埋设界桩,其他区域可设立电子界桩、电子围栏等虚拟电子边界;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等保护地已设立的界桩可延续使用,不再新设界桩。可见,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实施方案得到国家采纳。

4 结论

西安市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包括“三小一大”四个斑块,三个小斑块分别为渭河生态安全带、陕西省沣峪森林公园净业寺片区、沣峪河饮用水水源地,大斑块为完整连片的秦岭区域。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分阶段实施,根据红线边界所处区域,将界桩分为电子界桩和实物界桩,已有标识牌或界桩的保护地不再进行勘界定标。长安区共设849个界桩,7个标识牌,其中电子界桩654个,实物界桩195个。

猜你喜欢

长安区定标水源地
近红外定标法分析黏/锦/氨三组分纤维含量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在轨定标模式设计与验证
高分六号高分辨率相机在轨几何定标方法与精度验证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无锡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深化研究
我国为世界大豆精准选种“定标”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西安市长安区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安市长安区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安市长安区秋延甜瓜新品种引进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