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2021-11-11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老年人政治思想

胡 畔

(安徽开放大学 文法与教育学院,合肥 230022)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独特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政治工作、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社会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国际形势看,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更加频繁;从国内形势看,普惠式改革转向攻坚式改革,整合社会共识的任务日益艰巨。因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老年人平均寿命相对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据2019国家统计年鉴,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1.9%。我国老龄化程度已经高于国际平均水平。针对一个人口占比如此之大的社会群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一、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在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以“老年”“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关键词进行联合检索(2020-12-04),得到文献总量为120多篇。对文献进行分析可知,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比较新的课题,相关论文数量在2018年之后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可以预见,未来相关发文量很大可能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现有的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群体主要包括城市老年人、离退休人员等,实施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包括老年大学、老干部局等,针对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国情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时政等。

研究内容方面,学者们主要从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体、内容、方法、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学界对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认识较为一致,均充分肯定了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者们分别从宏观、微观等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宏观层面,如张国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和平演变我国的步伐随着全球化进程在加速,且手段越来越隐蔽,通过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防范错误言论、虚假信息等对少数老年人的迷惑和误导。孙爱萍认为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凝聚广大老年人及社会各界力量,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微观层面,如穆光宗认为对老年人开展国情教育可以让老年人树立自信、自尊的意识,形成积极老龄观,创造老年价值。此外,如张先飞、姜璠等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认为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老年教育内涵。

(二)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老年人作为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定,但是对于老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界定,不同学者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如叶忠海认为老年大学是我国开展老年教育的主体及重要形式,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担负起主体责任。周绍斌指出社区在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中优势明显,是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李德高提出发挥老年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依靠老年人自己教育自己。还有的研究者提出顺应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不断丰富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如司开林提出最大化发挥新媒体功能,加强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三)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学者们认为老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应包括理想信念、国情、优秀传统文化、时事政治、法律法规等。如季枫认为老年人思想教育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和老年权益观教育、老年道德观和幸福观教育、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角色转换理论教育。张婷认为应弘扬自立自强、参与互助的新型老年文化,开展积极养老观、科学养老观教育。

(四)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常见的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疏导教育法、激励教育法、感染教育法、案例教育法等。其中,疏导教育法如吴钢波提出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家庭走访等形式,与老年人开展对话,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激励教育法如陈春勉提倡“以教促学”,发挥老党员在社会阅历、理论功底方面的优势,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感染教育法如李晓丽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蕴含在老年人文体活动内容设计中,老年教育的课程设计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方向等;案例教育法如贾玉环提出组织老年人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实地参观农业公司等,用改革开放成果教育老年人,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也有学者如朱诗立、孙百亮等提出老年人关心关注的焦点、痛点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力点,通过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可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五)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从国家政策视角,如刘桂青等学者认为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更侧重青少年,对老年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从社会视角,如孙百亮等学者指出,人们通常认为老年人只要享受晚年休闲生活即可,对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从个体视角,如朱志远等指出有的老年人认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与自身关系不大,更倾向于选择实用技能或娱乐休闲的课程。

二是教师队伍有待加强。现有的教师队伍中专业思想政治教师严重匮乏,大部分思政专业师资集中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尤其农村地区专业教师不足,老年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多是村委会工作人员,对思政教育工作认识不够全面深入,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差。此外,翟美玲等学者指出对思想政治教师工作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是老年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老年人都与年轻人有所区别,他们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现有的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准确契合老年人群体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教育实效性降低。如孙百亮认为现有的老年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不紧密,不能解决老年人思想上的困惑。

四是体制机制保障不到位。如施健提出地方的教育局、民政局、文化局、街道等均是老年教育主管部门,造成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归口不一、分工不明确、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六)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如刘桂青认为要尽量避免枯燥的授课形式,推动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互动形式在老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孙百亮提出要在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方面给予支持,为老年人聘请德才兼备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国家层面应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行政、政工干部为骨干,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承担的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社会层面,社区、开放大学系统、各级老年大学、养老院、老年协会等组织应通力配合,构建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管理体系。

二、研究进展与不足

(一)进展

通过对国内近年来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入和细化。

一是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拓展。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政策教育为主,到增加法制教育(如老年人权益观教育)、生命教育(如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角色转换教育、养老教育)等,已经越来越丰富。

二是对老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不仅认为老年大学是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还开始关注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在实施老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学者们也开始以开阔的目光探究新媒体在实施老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研究方法不断改进。近年来,学者们不仅使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还开始倾向于实证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完善了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体系,有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不足

尽管对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能够发现有些研究还可以继续深化、细化,研究方法也可以更加多元化。以下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改进。

1.研究对象方面

现有研究大多数关注的是离退休干部、老年大学学员等在城市生活的老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对农村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略显不足。物质方面,与同一地区的城市相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思想方面,一方面大多数农村老人受传统农村文化影响,较为保守,加之农村老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还有部分老人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导致农村老年人很难准确理解领会国家政策,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来源不稳定,一旦他们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或遇到重大变故,就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并且有些农村老人长期处于空巢状态,消极情绪缺乏畅通的排解渠道,很容易产生焦虑、悲观甚至抑郁情绪。因此,加强农村老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帮助农村老人适应时代发展,还有利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已有的研究对农村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对农村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还比较缺乏。

2.研究内容方面

已有研究突出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而对新时代老年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研究和创新研究略显不足。一是需求研究不足。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在于促进国家稳定、社会和谐,还在于关注并满足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但是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研究没有得到重视,现有研究更多关注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是鲜有学者对现有的教育内容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契合度进行分析,如老年人对哪些内容更加关注,哪些内容更加能够激发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现有的老年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增加哪些内容等。二是创新研究不足。已有研究对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研究较多,而对内容的创新研究明显不足。

3.研究方法方面

现有研究更多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而基于数据分析和具体案例的实证研究较少,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多元化。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应从教育实践出发,做到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参与性研究与控制性研究相结合。但是目前很多学者都是通过概括国内部分地区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对老年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笼统的、宏观的介绍,更倾向于定性研究。同时,在分析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时,现有的研究也多是进行宏观概括,缺少以某一地区或者某一老年大学为例,以实际数据为基础,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展望

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一个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贴合的研究领域,也是需要教育研究重点关注的话题。未来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待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解决老年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环节和接受环节中,传授者和接收者在认知上的误区,深入研究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老年人教育需求、自身特点和时代发展方向等,探讨老年思想政治教育供需是否匹配。如通过调查了解老年人参加课程学习的动机、期望通过课程学习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倾向于怎样的学习方式、期待哪些类型的学习活动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提高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是解决农村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够充分的问题。农村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中较为薄弱的一环,而农村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农村老年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社会上普遍对农村老年教育不够重视,尤其是对农村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老年群体相对于城市老年群体拥有自身不同的特点,通过加强实证研究,了解农村老年人参与学习者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家庭状况、个人兴趣、学习效果等,探索如何以农村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纳入农村老年教育课程等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是解决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取决于教育者的素质。尽管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素质不够高等问题,但现有的研究鲜有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视角去研究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策略,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仍需深入研究,如老年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准入门槛如何设置,什么样的教师对老年人具有说服力,老年人对教师有何种期许和要求,教师的评价标准如何科学设置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四是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应不断趋向多元化。通过对近年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的系统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运用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占有主导地位,量化研究比例仍然偏低。期望今后定量研究方法进一步被学者们重视,倡导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老年思想政治研究方法的应用将更加规范、科学、多样。

猜你喜欢

老年人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办公室政治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