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康复护理体会

2021-11-10卢姗姗

康颐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护理效果

卢姗姗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醫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30例,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治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疼痛减轻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而言明显更短(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痛处,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077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若被感染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则一部分患者会发水痘,另一部分患者则为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待其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且沿神经纤维移动至皮肤发生疱疹并引发神经疼痛[1]。常发于肋间神经和面部三叉神经区域,通常年龄越大,痛感越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疗法即常规护理,治标不治本,疗效不佳。中医以辨证施治方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中药调根治本,颐养身心,有利于帮助患者恢复[2]。基于此,我院就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8~77岁,平均(51.26±4.36)岁)和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7岁,平均(52.17±4.65)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各项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据患者病症给药,如甲钴胺和维生素b缓解神经疼痛;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卡马西平等治疗神经痛的抗癫痫药;氟西汀、帕罗西汀等抗焦虑抑郁的药等。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辩证:①湿热壅阻型:此类患者湿热内蕴,阻滞中焦,困于脾胃,饮食不节,胃脘灼痛,胃纳呆滞,口苦黏腻,头昏脑胀,四肢乏力,小便不利,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弦细濡等症;②气血两虚型:多以久病不治,气虚血乏所致,气虚而无血可生,血乏而致气虚,以此恶性循环。患者常伴有头晕目眩,多梦盗汗,心悸气短,发色无泽,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四肢麻木,形体消瘦等症;③气滞血瘀型:多以情志抑郁,气机久瘀滞,阻御血行而致。肝气主疏泄藏血,若肝失疏泄,则气滞血瘀。患者常见胸按刺痛,心悸咳喘,胁下痞块,唇甲青紫,口渴不饮,瘕聚症积,脉涩结代。

(2)施治:①湿热壅阻型患者可用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择黄连6g,厚朴6g,栀子10g,清半夏10g,藿香15g,干姜3g,黄芩10g,大黄、薏苡仁、牡丹皮、生地黄、焦三仙视情况选入,水煎煮,一日一剂,量酌情加减,可清化湿热,理气和胃;②气血两虚型患者可用八珍汤,择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各9g,㕮咀,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煮至七分,除渣滓,口服,量酌情加减,可益气补血;③气滞血瘀型患者可用复元活血汤,择柴胡15g,栝楼根、当归各9g,红花、甘草、炮穿山甲各6g,酒浸大黄30g,酒浸去皮尖研成泥桃仁15g,每服一两,水一盏半,酒半盏,煎煮至七分,除渣滓,食前大温服之,可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住院时间;用问卷的方式检测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结果;用问卷方式检测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种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疼痛减轻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

相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且治愈率明显更高(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2:

3  讨论

带状疱疹感染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发生即使表面上疱疹已经消失但疼痛感仍然存在的情况。患者抵抗力低下,带状疱疹复发性发作,内在病毒反复对神经侵蚀引发炎症,从而引起疼痛[3]。痛感持续时间长,很容易让患者失去治疗信心,降低治疗依从性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出现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

西医主要是以治疗病症为主,对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诸如水痘一类治疗效果显著,但对于隐性的神经疼痛无法根除,疗效不佳[4]。在中医看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实就是邪气入五脏,致气淤血阻,不通则堵,气堵则痛,因此调气疏血,颐养神经,才是关键[5]。在本次研究中,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核心的治疗原则,辩证的将所有患者分为了湿热壅阻型、气滞血淤型以及气血两虚型三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结合患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护理措施,以患者自身为基础,帮其树立治疗信心,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依从性和信任感,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恢复。

由此可以看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痛处,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路广利,郭淑霞.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运用中医护理效果研究[J]. 饮食保健,2020,7(1):200-201.

[2]李俊雄,施佳君,方汝雪,等.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20,36(1):154-156.

[3]杨颖. 中医护理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4):71,73.

[4]霍秀娟.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研究[J]. 健康必读,2020(30):210.

[5]赵丹.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坛,2020,24(13):1886-1887.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