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运遗产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影响研究

2021-11-10刘楚琛赵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再就业

刘楚琛 赵芳

摘要: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对奥运遗产中社会遗产和体育遗产内容进行分析,认为社会遗产和体育遗产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中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主要结论:社会遗产中有助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推进志愿精神的传播、推广群众性体育赛事、提高居民健康情况和培养赛事服务人才等。而体育遗产中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有积极影响的内容主要是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建成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以及带来的其他赛事与赛事周边活动等。

关键词:奥运遗产;退役运动员;再就业

一、引言

目前,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运动健儿在各项世界大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自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军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但在辉煌成绩背后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形成的,类似金字塔形状的三级培养体系,而在其中充当金字塔基部的中、低级运动员的退役安置问题已经成为了目前难以回避的问题[2]。奥运遗产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中重要的一部分,被认为真正能体现奥运会价值的重要指标,往往能为主办地带来持续数十年的利益[3],奥运遗产中的社会遗产、文化遗产以及体育遗产等方面均需要大量从业人员推广和维持,但目前少有通过奥运遗产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奥运遗产中有关社会和体育遗产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并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提供参考。

二、奥运遗产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积极影响

奥运遗产既是申办国的愿景,也是申办国对奥组委的承诺[4],承担着人们对一届奥运会为本地带来持久回报的期待,主要包含有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环境以及城市发展等方面,通过对历届奥运会奥运影响研究工程(OGI)以及东京夏奥会和北京冬奥会遗产手册上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有直接或间接的遗产主要包括了社会遗产与体育遗产两种。

(一)社会遗产——创造机遇

社会遗产能为退役运动员创造就业的机遇,让退役运动员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遗产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首先,赛事的举办会推进志愿精神的传播,因为赛事举办过程中需要大量志愿者的参与,而诸如赛场志愿者等岗位需要志愿者有一定的专业运动知识,所以赛事组委会可以选择聘用退役运动员为赛事志愿者进行培训。其次,赛事的举办可以推广群众性体育赛事,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诸如裁判员、教练、记分员等工作人员,因退役运动员在其运动生涯中经常接触这类工作人员,较其他社会人员而言更适合这些岗位工作,能获得一定的就业优势。第三,赛事的举办还会提高居民健康情况,因为赛事的开展会为举办地带来运动的氛围,促进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由此健身房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培训教练等多个岗位需求量会加大,这将为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创造机遇。第四,赛事的举办还能为举办地培养赛事服务人才,这是由于赛事的举办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协助,而退役运动员因其运动背景更容易加入赛事管理的行业之中,虽然赛事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但是退役运动员在赛事运行的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将会为其日后工作中提供便利。

(二)体育遗产——提供渠道

体育遗产能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就业的渠道,拓宽其就业面,让退役运动员能够从事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职业,不仅能让他们半生所学的体育技能发挥作用,也能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为社会做出贡献。体育遗产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渠道:

第一:赛事的举办会通过激发青少年儿童的体育兴趣来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在目前“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围绕“学会、勤练、常赛”三方面进行,这需要大量体育教师的参与和支持,这将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第二,赛事的举办会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途径主要有观赏体育赛事与亲身参与体育活动,在观赏精彩的赛事之后,群众亲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愿望会被激发,因此体育培训业与社会体育指导部门等机构可能会对教练员有更多的需求,可以为退役运动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赛事的成功举办会为主办地遗留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其在赛后的运营和维护方面均对专业人士有着一定的需求,具有相关运动背景的退役运动员对此有更高的适应性,因此不失为退役运动员实现再就业的渠道。第四,赛事的成功举办还会为当地吸引更多的赛事与赛事周边活动,这些都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协助,这也为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提供机会。

三、结束语

在举国体制之下,大量基层运动员是实现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退役后再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果不对此情况加以重视,将会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赛事举办,这些赛事将会为我国留下丰富的遗产,其中的社会和体育遗产将会对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缓解我国退役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难的困境,需要善于结合我国赛事频繁举办的现实背景,通过赛事遗产的最大化利用,为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提供机遇和渠道。

参考文献

[1]孟凡强,冯火红,崔颖波.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制度缺陷与对策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1):69-72.

[2]兰保森,侯会生.我国退役待安置运动员的安置途径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09):24-26.

[3]SANT S-L, MASON D S. Framing Event Legacy in a Prospective Host City: Managing Vancouver’s Olympic Bid [J].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15, 29(1): 42-56.

[4]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价值及其评估研究[J].武漢体育学院学报,2020,54(10):15-22.

作者简介

刘楚琛(1997-),男,汉族,湖南衡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南宁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研究方向:大型体育赛事。

赵芳(1975-),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再就业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分析
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城镇失业人口再就业问题分析
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离岗人员再就业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韩国严限离职官员“再就业”
巢湖水域失水渔民再就业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