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情绪故事教学对小学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

2021-11-10王文君袁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影响探究情绪调节小学

王文君 袁伟

【摘要】随着教育政策由应试教育不断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成为家长教师越来越关注的方面。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引用积极情绪故事进行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以达到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能够积极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保持一个正面情绪的目的。这不仅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还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就积极情绪故事教学对小学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积极情绪故事教学;小学;情绪调节;影响探究

【正文】情绪是个体对于内部情感状态的产生程度以及时间进行启动、调节或保持的生理活动过程。小学学生由于其年龄比较低,在情绪调控方面没有什么经验,所以他们的情绪反应通常是直接而且单纯的。他们的开心、恼怒或者是悲伤等情绪都是可以直接根据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判断出来的。每个学生的成长中都会经历许许多多不同的情绪,这些情绪有好也有坏,好的、正面的情绪可以给人带来帮助,那些负面的情绪不可避免的会给学生带来困扰。因此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针对情绪的调节方法,在课堂中引用积极情绪故事进行教学成为培养小学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小学学生情绪发展和调节现状

从一个无忧无虑每天由老师带着玩耍的幼儿园阶段步入开始探索世界、学习更多知识的小学阶段,进入小学后,由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认知能力的提高,在情绪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大量的学习任务和校园生活会让学生的情绪更加丰富多彩,小学生也会开始追求在团队中获得认可、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赞扬、收获更多的好朋友等等。当他们的需求被满足时会产生正面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进步。反之可能会出现沮丧、怨恼等情绪,与幼儿园时期不同,小学时期的负面情绪更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随着年纪增长和学习面的扩增,情绪会维持时间更长更久,影响也会更大,长此以往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小学生还不具备很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任由这些负面情绪存在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阻碍其进步,更甚者还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二、积极情绪故事教学对小学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

2.1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保持正面情绪

在课堂中引入故事进行授课的教学方法巧妙的利用了小学时期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一切充满好奇的特点。在讲授故事的过程中,放任学生发挥其想象力,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角色,从而感受到主人公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和优秀性格品质。故事是小学学生的精神食粮,学生在教师利用故事所构建的课堂情景中会不由自主的模仿故事角色的行为,在优秀的充满积极情绪的故事中找到学习的榜样。故事中的主人公多半性格善良开朗、做事诚实有担当、不怕困难,这些积极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保持正面情绪,遇到挫折也能学着故事主角进行自我鼓励,调节负面情绪。

比如,在讲授长春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留心观察》这一章节时,可以引入乌鸦喝水的故事来让学生体会善于观察的意义。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一下乌鸦等鸟类都是怎么喝水的、它们平时都在什么地方喝水,帮助学生更快的带入到乌鸦的角色中去,为接下来口渴找水喝的故事情节做铺垫。设置情景让学生沉浸于故事当中,让学生自由讨论观察乌鸦身边有什么可以利用的物品,一步步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不仅能够灵活学生思维,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乌鸦扔小石子让水位升高的情节,让学生认识到乌鸦的机智,从而向乌鸦学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气馁,灵活思考,善于观察,利用身边可利用的东西解决问题而不是撒泼耍赖,以达到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目的,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2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调节负面情绪

在积极情绪故事当中占比很大的情节就是同伴间的互相帮助。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有分享、合作的经历。所以在步入小學阶段后,面对突如其来的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都是手足无措的。而且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也越来越强,都想要当领导者,不愿意听别人指挥,所以常常无法进行合作学习,又因为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气馁,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有了不想学的心态又注定了会学不好,长此以往会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要借助积极情绪故事,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以及对负面情绪的控制。

比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五年级《集思广益》一课时,课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互相合作,因此可以引入猴子捞月的故事。教师在讲述猴子们为了捞到水里的月亮选择合作,齐心协力到达水面的情节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到猴子们的想法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它们的合作意识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以此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猴子们没有捞到月亮也没有气愤,从这里也能够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结束语】

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越来越看中的一点,善用积极情绪故事进行授课,将故事和课堂结合,让故事主人公起到榜样作用,通过情节发展教育学生如何保持正面情绪,控制负面情绪,培养小学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为学生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孟祥蕊.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及教育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2):62-63.

[2]米玮.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64.

猜你喜欢

影响探究情绪调节小学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后印象主义对康定斯基的影响探究
“营改增”对餐饮业的影响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