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工程施工对堤防安全的影响评价

2021-11-10黄华倡

地下水 2021年5期
关键词:阻水行洪堤防

黄华倡

(福建省融汇水利设计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年都会因暴雨、台风等不良气候条件,使得洪水发生概率增加,对附近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困扰。本文以泉州市某处桥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理位置、桥梁面积、结构、阻水性能等建设因素做出分析,探讨该桥梁在施工中的各项控制要点,并根据数据,对河道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做出有效评价。随雨季到来,防洪安全的相关要求逐渐增高,桥梁工程应不断优化建设施工技术,提高其防洪安全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保持河道安全,维护居民利益。

1 桥梁概况

泉州市某桥梁项目,位处泉州市区的中心区域,该项桥梁工程作为为泉州市内通往博物馆的主要通道之一,在其建设中,要严格控制其建造、使用安全,保护居民安全,提高满意指数。该桥梁跨越了北渠,旧桥采用制式为1~16 m矩形板架梁桥,桥面总宽度为8.5 m,其断面型式为净-5 m的行车道路和2个1.75 m的人行道[1]。该桥梁工程跨越了下方渠道,其渠道底部宽度为7.1 m,顶面宽度为11.8 m。该项目工程秉承了河道管理条例,将建设工程目标定位于方便行人、车辆通行,且保障河渠道路通畅,能满足该条河道行洪指标。

2 场地地下水评价

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承压水,杂填土①和中细砂③为透水层;淤泥②为相对隔水层;粉质粘土④、残积砂质粘性土⑤和全风化花岗岩⑥为弱透水层;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⑦-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⑦-2和中风化花岗岩⑧为弱~中等透水层。场地中地下水主要地下水类型主要为:

(1)赋存和运移于杂填土①孔隙和空隙中的上层滞水,并与邻近地表水体呈互补关系,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迳流补给,并通过蒸发及地下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杂填土①为透水层,且与地表水水体相通,该层地下水水量丰富,但季节变化明显。

(2)赋存和运移于中细砂③层土体孔隙中的孔隙承压水,主要接受地下水的侧向迳流补给或越流补给,并通过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属中~强透水层,水量很丰富,该层地下水水量较大,为主要含水段。

(3)赋存和运移于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⑦-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⑦-2和中风化花岗岩⑧层中的基岩裂隙承压水,该部渗透性主要受裂隙性质及发育程度控制,从揭示情况看,大部分地段虽然裂隙很发育,但多属压性闭合裂隙,渗透性差、水量不大,另有少部分地段张性裂隙发育,水量丰富。主要接受地下水的侧向迳流补给或越流补给,并通过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

根据该区域的水文地质资料及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经踏勘时了解场地周边及临近场地的地质资料,不同季节和条件地下水位将有所升降,预计近3~5 a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为1.0 m左右,近3~5 a的地下最高水位标高约为3.76 m,场地地下水历史最高水位标高为4.06 m,河水抗冲刷线标高为-1.24 m。

3 桥梁工程对堤防安全的影响

3.1 堤防稳定

该桥梁横跨了北渠,左岸边为浆砌制式挡墙,右岸为块石护坡,其堤防安全工程项目需要针对挡墙、护坡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在行洪期间的堤岸结构保持绝对稳定。该桥梁在建设期间未占用河道的行洪断面,因此并不会对河道产生较大影响,也不会对北渠的河势有所阻碍。由此可知,堤防工程的稳定性保持,需要从对桥梁的堤身断面做出影响性分析,如果占用断面,则可能在建设中对渗流的稳定保持有一定影响,造成顺堤冲刷危害。另外,由于桥梁工程施工中,将紧邻堤防河滩位置上建造桥墩结构,则也有几率产生渗流问题,如在此建设中,不慎破坏堤外透水层,则将形成渗漏区域,造成流土破坏现象发生。图1为渠道截面图。

图1 该桥梁下方渠道截面图

3.2 河道防洪

该桥梁在建设中,避免桥墩结构过多压缩河道,使得河道正常运行中的过水断面受到影响,而产生桥梁建筑稳定、堤防不够安全等问题。另外良好建设中的桥梁工程,可在河道防洪中取得巨大应用优势,避免同一河道内的桥梁数量过多,或是相距较近,这将会在力学结构中,影响到相邻建筑构筑物的力学承载力表达,相互作用下,桥梁建设反而更加不够安全。当采用数学模型对该桥梁进行计算时,务必要将河道及其周边河道的行洪水位做以参考,比如桥梁工程在对河道壅水|产生作用时,该过程是叠加效应,应确保单一桥梁工程的作用可达到建设预期目的,因为全部桥梁涉水工程所能产生的综合影响,远比单一工程数据应用效果大。另外需注意的是,河道防洪工程在对河道壅水产生影响时,其作用效果随工程距离增大而减小,因此为了增强河道壅水效果,应注意该条河道内的桥梁间距密度。

4 河道堤防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4.1 河道行洪影响因素

河道行洪时,是对桥梁建设工程的一项最终考验,桥梁能否承受得住来自于行洪时的压力,并且保障该桥梁两岸堤防安全,是其最大检测目标。桥梁工程对河道行洪的性能体现,主要取决于桥墩的阻水比值、与水流所成夹角、具体型式等条件。

(1)对桥墩阻水比值的分析,河道堤防在平常中的安全隐患较低,但在行洪或是较大地质变动时,则会有较高安全工程隐患发生,因此在特殊情况下,需将桥墩结构对堤防安全的影响进行讨论。桥墩、桥台等结构是桥梁工程中会直接与河道流水进行接触的构筑物,其面积过大将会影响断面过流面积,由此使得水流经过桥梁期间,将会加大通过阻力,而且阻力越大,形成的水位壅高现象便越明显,所以为增加桥梁建设安全性保持时长,应将桥墩阻水数值在设计施工中减少。

(2)需要对桥墩和水流的夹角做出分析,将流水动力减轻,维护堤防安全。由数据可知,当夹角增大,桥墩阻水作用将会更大,与夹角为0时相比,当夹角为30°时,其阻水数值相当于将桥墩宽度增加了一倍,因此在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减少夹角数值,将会对堤防安全产生一定安全保障。桥墩对水流的影响相对复杂,因为有众多影响因素,而夹角存在时,将会对水流的分散作用更大,不利于堤防安全。

(3)桥墩的自身型式也将会对堤防安全造成影响,其体现因素是在对防洪水位时的应用分析。使用物理模型,作桥墩型式不同对桥墩阻水数值的影响研究,在模型设置中,做出两种桥墩型式,分别为圆头和圆角,分析其水流冲击下的阻水情况。当流水途径桥墩时,可在墩头两侧形成流水绕流现象,并在桥墩两侧生成回流区域,当该区域宽度增加,则阻水数值由此增加,因此可判断,良好的桥墩型式使回流区域宽度减小,则堤防安全程度越高。模型实验结果是圆头桥墩的回流区域更小,证明流线型桥墩的防洪影响较小,利于堤防安全。图2为墩头绕流现象的示意图。

图2 墩头绕流现象示意

4.2 堤防安全影响因素

该桥梁工程的管桩施工过程,将产生挤土、振动等效应,对堤防结构稳定产生影响,挤土效应使得土的水平应力增大,超空隙水压力急剧变化,破坏堤防土体原有的结构[2]。而管桩施工是动态过程,现将动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荷载简化,用静力代替施工荷载,均匀施加到各土层中,求得施工过程中堤防的稳定系数。计算工况如下:

工况一:设计洪水5%左、右两岸堤防抗滑稳定安全复核。

工况二:设计洪水5%骤降至常水位左、右两岸堤防抗滑稳定安全复核。

堤防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桥面荷载振动、桥梁结构和堤防工程距离过近、破坏不透水层、桥墩阻水数值过大等。因此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保障施工技术的相应控制技巧,确保影响因素被有效避免,增大堤防安全。

5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5.1 防洪标准控制

桥梁建设中,应参考该处的防洪标准,这是在桥梁工程开始前,必做的一项重点工作,只有根据堤防安全规划下的标准进行该桥梁的设计,才是对堤防工作的最大负责。当桥梁工程建设需要跨堤施工,则该位置下的河段防洪标准应取得上级部门的有效批复文件,再进行相关制定,若没有取得到及时的批复结果,则该位置下的防洪标准应按照历年防洪措施办法中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具体确定,而且标准制定不宜过低,以免造成堤防安全事故。

5.2 桥位选择控制

桥梁位置选择应遵循河道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该桥梁选择是在泉州市内博物馆前,该处河道位置相对顺直,且左右两岸原有结构相对稳定,因此选择该处有理论基础依据。另外北渠的河床性质体现较好,地质层稳定,其河槽深度达到了该桥梁建设要求,能在河道行洪期间进行大流量的输送。桥梁位置选择还应考虑河段影响,避免弯道、沙洲、汇合区域等位置,这是因为桥梁建设中,应保持对河流流速的控制,流速过大位置将会对桥墩结构造成巨大冲击力,选择不良河段,将使桥梁建成后的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以此增加了堤防的不安全隐患。

5.3 桥墩布置控制

桥梁的桥跨布设应顺应河势,桥墩布设应避开主槽,在主槽摆动剧烈的河段,应根据主槽摆动范围布设桥孔,尽可能使主槽在桥孔内。当桥墩需要布置在堤身背水坡时,必须满足堤身抗滑和渗流稳定的要求。边墩离堤脚距离宜为边墩宽度(直径)的3~4倍,以减少桥墩冲刷坑对堤防稳定的影响。桥梁墩台顺水流方向的轴线与洪水主流流向宜小于5°,以避免对河势稳定产生不利影响[3]。

5.4 梁底标高控制

桥梁结构的设计过程,应考虑到堤防规划措施进行,为维护当地河道行洪时的最大便利,应提供较合理、科学桥梁梁底高度,充分满足防汛抢险需要。在梁底标高的确定中,需要将防汛通道位置进行提前预留,应满足净高度达到抢险时的车辆通行标准。另外需要考虑的是,当桥梁建设中,不能足够预留出车辆通行高度,可在堤防工程中的背水坡处,进行紧急防汛通道增设,或者采用上下堤通行的交通坡道形式,为桥梁运行减轻负担。

6 结语

综上,堤防安全工程的良好落实,有赖于桥梁施工中的技术应用情况,因此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应确保其对河道安全的有效控制,保障行洪安全。在桥梁工程技术的相关施工指标中,应着重关注防洪标准、桥位选择、桥墩布置、梁底标高等因素的管理控制,将桥梁建设工程立于民生角度上,持续开发当地堤防工程安全化的应用措施,保护河道行洪绝对安全,提高居民满意比例。

猜你喜欢

阻水行洪堤防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用仿生低阻水动力外形结构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一种新型光缆阻水方式
阻水电缆专利技术分析
阻水型导引电缆结构及性能的探讨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在大辽河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